吕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新疆瘠薄土壤地区果蔬种植中最佳养分供给条件的试验研究
- 2018年
- 现代农业是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形式发展,由于大量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土壤中有机养分逐渐降低,因此以新疆瘠薄土壤为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方式制备生物有机肥料为该地区果蔬种植提供最佳土壤养分条件。首先,以花生饼和菜籽饼为主要原料,以醛渣、酒糟、鸡蛋壳及菌种为辅料发酵成为基质微生物复合有机肥料,利用重铬酸钾测定上述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并采用凯氏定氮仪、碱熔-钼镝抗比色法及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检测各肥料中的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然后,在实验区域种植番茄后并施加花生饼肥料、菜籽饼肥料及有机化肥,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中的有机生物质、土壤酶活性及其他性质酶活性等养分明显增加,且该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低于化肥施肥果实。
- 王立生吕平
- 关键词:土壤养分生物肥料
- 一种荒漠防护林的体系结构配置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荒漠防护林的体系结构配置方法,包括:在荒漠地区迎主害风向的风沙前沿区域,选取防护林配置区域;在所述防护林配置区域,沿所述主害风向从外到内依次建植固沙带、阻沙带、沉沙带、防风林带、药材种植复合带、林果复合带...
- 吕平王立生张卓李岚洁唐诚王羿骁吴永杰马依丹娜柴政轩娅萍孙迎宾陈月媚
- 氮肥对头状沙拐枣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施用氮肥对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干旱区重要造林树种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组水分处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和两组氮肥处理(未施氮和施氮),测定幼苗同化枝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同正常供水相比,亏缺供水下的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RWC)、正午同化枝水势(Ψm)、最大气孔导度(g_(s))、叶绿素含量(Chl)、表观量子效率(Φ)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2)同未施氮组相比,施氮减缓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的下降,但不显著;同正常供水比,亏缺供水下施氮降低了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同化枝水势;(3)正常供水下,施氮提高了幼苗Pro、SS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亏缺供水下,施氮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ro含量和SS含量(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拐枣幼苗生理活性受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而施氮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影响。施氮提高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溶质浓度,有助于头状沙拐枣幼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损伤,增加渗透调节物质。
- 李金瑶徐贵青王立生吕平石东方郑伟华
- 关键词:施氮抗旱性生理生化
- 试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职工林业收入的影响
- 2013年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是党在十七大中提出的,它的提出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权改革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职工林业收入的影响进行讨论。
- 吕平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收入
- 免灌人工梭梭林生长与土壤水分变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绿洲过渡带区域龟裂土立地条件下免灌人工梭梭林生态特征,探讨林分的最佳建植密度,对莫索湾1983—2021年38 a集水造林地初始种植梭梭、梭梭自然更新苗及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梭梭生长对密度差异的响应,同时分析了各林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梭梭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以期为人工梭梭林的营建与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当梭梭造林密度为6 m×3.5 m时(480株·hm^(-2)),母树存活率最高。随造林密度增大,母树保存率与梭梭自然更新比逐渐下降;母树保留密度越大的林地,其长势越差、生物量越低;盖度、郁闭度越高的林地,阻碍浅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导致梭梭更新苗长势及生物量越差。(2)梭梭母树的林木生长与其根部140~28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主要利用根部140~240 cm土壤水分,对比3个林地可知该层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的林地,其母树的长势越好、生物量越高。(3)当母树保留密度为360株·hm^(-2)(株行距4 m×7 m)时,梭梭长势较好、整体生物量最高,林下植被更为丰富,林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综上所述,在该地区进行集水造林时,保持该密度更有利于免灌人工梭梭林结构稳定、持续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 朱家龙周智彬王立生吕平姜咏雪
- 关键词:人工梭梭林集水造林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