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亚楠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李斯特菌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单核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疫苗
  • 1篇异基因
  • 1篇致病机理
  • 1篇禽流感
  • 1篇禽流感病
  • 1篇禽流感病毒
  • 1篇消减杂交
  • 1篇李氏
  • 1篇李氏杆菌
  • 1篇李氏杆菌病

机构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出入境检...
  • 1篇吉林省出入境...

作者

  • 5篇吕亚楠
  • 3篇钱爱东
  • 3篇赵权
  • 3篇龙川
  • 1篇颜雯
  • 1篇田明尧
  • 1篇李影
  • 1篇李洋
  • 1篇任静强
  • 1篇金宁一
  • 1篇孟庆峰
  • 1篇杨晓琳
  • 1篇王伟丽

传媒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吉林农业(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在李氏杆菌的6个菌属中,只有李斯特菌和人类的李斯特菌症相关.因此,李斯特菌最有检测意义.本研究介绍了利用血清学、PCR、单克隆抗体和仪器法对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龙川吕亚楠钱爱东赵权
关键词:李斯特菌血清学单克隆抗体
重配H9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2012年
为了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试验采用霍夫曼发明的8质粒拯救系统,将分离得到的AIV Isolate3(H9N2)基因组,通过RT-PCR得到HA基因,并克隆到以pcDNA3质粒为骨架自行构建的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8上,得到HA转录/表达质粒,再将HA表达质粒与构建好的包含A/Puerto Rico/8/34(H1N1)7个内部基因双向转录/表达质粒共转染人肾上皮细胞(293T)与犬肾细胞(MDCK)混养细胞。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重配H9N1亚型流感病毒减毒株。
龙川赵权田明尧杨晓琳李洋任静强吕亚楠王成颜雯金宁一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病毒拯救
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1年
在李氏杆菌的6个菌属中,只有李斯特菌和人类的李斯特菌症相关。因此,李斯特菌最有检测意义。本研究介绍了利用血清学、PCR、单克隆抗体和仪器法对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并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成为可能。
龙川吕亚楠钱爱东赵权
关键词:李斯特菌血清学PCR单克隆抗体
VBNC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差异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自从1982年正式提出细菌活的不可培养状态以后,有越来越多VBNC细菌在长期饥饿的实验室无菌环境中,细菌可培养数小于0.1CFU/L,而总的活菌数保持正常水平。这种菌可以成功的逃避常规检测,从而造成漏检,进而威胁公共食品...
吕亚楠
关键词:MRNA抑制性消减杂交
文献传递
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病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李氏杆病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单核细胞增多,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文章通过对李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致病机理、毒力有关基因功能及现有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来更深的了解李氏杆菌病,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吕亚楠李影王伟丽孟庆峰钱爱东
关键词:致病机理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