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16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痹汤2号治疗感染后肺纤维化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肺痹汤2号治疗感染后肺纤维化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4年10月昌平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就诊的60例感染后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肺痹汤2号,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EF)、一氧化碳弥散(DLCO)]、胸部CT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MEF、DLCO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MEF、DL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部C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胸部C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结论:肺痹汤2号能够有效改善感染后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纤维化进程,安全性良好。 刘艳芳 孙维颖 许佳 付跃峰 王洋 史华伟关键词:肺纤维化 临床疗效 醋酸泼尼松 郭蓉娟教授“心身并调”在失眠治疗中的经验 被引量:5 2015年 郭蓉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于运用"形神一体""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是基于中医"形神一体"理论,主要体现在生理上形具神生、神为形主和病理上形变及神、神变及形。郭蓉娟教授临证问诊时,常常同时重视失眠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即兼顾患者心身症状;临床治疗失眠常常身心并调,包括注重疏肝泻肝、佐以养血和血,并且调理脏腑功能、重视言语疏导。本文主要介绍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治疗失眠的经验。 董洪坦 孟宪慧 贺立娟 王嘉麟 邢佳 赵振武 史华伟 李令康 韩刚关键词:失眠 泻肝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泻肝安神方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及海马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分别以不同剂量泻肝安神方及地西泮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逃逸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采用HE染色,对各组大鼠海马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泻肝安神方可延长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的睡眠时间,降低逃逸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轻海马锥体层细胞损伤。结论泻肝安神方可提高睡眠剥夺大鼠受损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组织形态。 刘旭 郭蓉娟 王椿野 史华伟 朱晓晨关键词: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原发性失眠症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系统分析原发性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PI)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改变,从全脑、脑区、脑区间功能连接和脑网络四个层次分别说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总结文献发现,PI的发生、发展与海马、杏仁核、扣带回、岛叶、额叶和丘脑等多个脑区的组织结构、功能、代谢变化相关,情绪、认知相关的脑区变化和脑网络功能紊乱与失眠症状和严重程度有关。基于影像学方法和技术研究PI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对理解PI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臧书晗 史华伟 张旭冉 朱丽虹 周莉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 神经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脑区 泻肝安神方调节血清与杏仁核炎症反应改善肝郁火化证焦虑大鼠行为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泻肝安神方对肝郁化火焦虑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与杏仁核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组、泻肝安神高、中、低剂量组,单笼饲养和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应激建立肝郁化火焦虑模型,泻肝安神方高、中、低剂量和地西泮组按28.0、14.0、7.0和4.5mg·kg-1灌胃,其他2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14 d。第7、14天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旷场实验及明暗箱实验评价焦虑行为学,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和杏仁核炎症因子含量。结果:第14天模型组开臂运动路程百分比及其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停留时间、进入明箱次数及明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旷场运动路程增加,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改善,模型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增加、IL-10减少,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调节炎症反应。结论:泻肝安神方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抗焦虑,提示抗炎作用。 赵振武 郭蓉娟 顾丽佳 史华伟 邓潇斐 郭晓 袁清洁 郭建友关键词:血清 杏仁核 抑郁症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4年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记忆障碍,是抑郁症即使在缓解期内仍不能恢复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控制抑郁症状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更多的临床工作者将把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诸多学者从神经心理、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及药物作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抗抑郁西药已广泛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但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中医中药在治疗抑郁症学习记忆障碍上有一定优越性,但仍需要深入的探索。 史华伟 王椿野 赵振武 郭蓉娟关键词:抑郁症 学习记忆障碍 神经心理 神经生化 神经影像 干预效应 脑梗死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中医社区综合康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9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行对照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针灸、按摩、中医心理、中药泡洗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疗程为3个月。[结果]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集(PPS),治疗组的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程度与对照组相当,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社区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与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与传统西医康复方法相当,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西医康复。 王嘉麟 邢佳 贺立娟 朱晓晨 郭蓉娟 张允岭 薛斐然 金香兰 张志辰 刘世军 王玲玲 孟宪慧 张志军 胡皓 张岩 吴业清 池学洋 高明超 吴浩 段锦秀 符海燕 王蕊 赵斌 张迎 李麒豫 王椿野 史华伟 刘旭 贾蓓 董洪坦关键词:脑梗死 中医康复 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二级预防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种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二级预防模式的疗效,以求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纳入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150例,其中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50例,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50例与单纯基础治疗组50例,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3种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病残恢复程度、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秩和检验,无论是治疗期还是随访期,三组在CSS与ADL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与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但解毒通络+基础治疗组与解毒通络+调摄情志+基础治疗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解毒通络药物,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恢复早期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病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但加用中医调摄情志法后尚未提高疗效,有待探索。 王嘉麟 邢佳 朱晓晨 郭蓉娟 张允岭 李麒豫 王椿野 贺立娟 耿东 史华伟 刘旭 杜雅薇 齐锡友 董致郅 王玲玲 孟宪慧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 毒邪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25年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流程,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在现实诊疗环境中将现有的最佳证据与专家经验结合起来,通过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的形式收集临床应用建议,根据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研究类型(population、interventions、comparisons、outcomes、study design,PICOS)原则确定临床问题并进行证据评价和推荐等级评估(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经过名义组法形成推荐意见7条(其中强推荐3条,弱推荐4条),共识建议23条,明确了疏血通注射液的适应病证、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完善了安全性信息,补充更新了第1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药理毒理内容,为临床合理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提供参考。本共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进行了发布,编号GS/CACM345-2024。 唐璐 马丽芳 史华伟 赵性泉 高颖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项目组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疏血通注射液 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醒脾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舍曲林组、醒脾解郁高、低剂量组。采用28 d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建立抑郁模型,治疗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28 d。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药液。以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爱及旷场实验进行抑郁行为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率下降、旷场运动总路程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醒脾解郁高、低剂量组及舍曲林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旷场中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增加(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细胞均出现线粒体数目减少、形态肿胀、空泡变性,内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醒脾解郁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线粒体接近正常,未见肿胀及空泡变性;醒脾解郁低剂量组与舍曲林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的线粒体形态轻度肿胀,内嵴部分紊乱。结论慢性应激导致抑郁的发生中,海马与骨骼肌均会出现线粒体结构的损伤,这可能是抑郁症极度疲劳和多系统症状的关键因素之一;醒脾解郁方能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学及线粒体结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一定程度上比舍曲林组有效果更好的趋势。 史华伟 郭蓉娟 赵振武 王惠 邓潇斐 袁清洁 郭晓 郭建友 王惠关键词:海马 骨骼肌 线粒体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