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民
- 作品数:56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主体生成论的宗教背景被引量:1
- 2010年
- 赵敦华刘素民
- 关键词:宗教背景生成论现代西方哲学大学哲学
- 追问宗教起源的发生学意义——麦克斯·缪勒思想中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2
- 2006年
- 麦克斯.缪勒是宗教学的奠基者。《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沿着三条基本线索展开。宗教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无限观念是一个过程。
- 刘素民
- 关键词:比较宗教学
- 缺乏与补充:明末清初西学入华案例的当代启示
- 2018年
- 从早期中西思想交往典型案例中可以尝试找寻可供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重要原则。中国传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各个朝代的更迭,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其中,有西方哲学和文化输入中国,也有中国哲学输入外国,渠道与路线大相径庭。"缺乏与补充"原则关涉"中国哲学失调,外来哲学补充"和"道德文化式微,宗教文化补足"两个层面的哲学意义。中国儒、道、佛三教融通后形成的东方哲学与希腊、罗马、希伯来思想融通形成的包含基督教文明的西方哲学的交流渠道、交流方式与交流内容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全面改进,今日中国的哲学发展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更加深刻地思考与西方哲学对话的问题。如果中西方由于各自的文化传统而彼此之间并不准备互相理解,那么,任何形式的中西哲学的对话与融通恐怕都只能够流于表面。
- 刘素民
- 浅析经院哲学的“在物共相”被引量:3
- 2015年
- "共相问题"之所以在12世纪成为经院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是有着多种促成因素与理论铺垫的。在中世纪"共相之争"中,面对"先物共相"与"后物共相"的激辩和思想漏洞,经院哲学适时提出"在物共相"的主张,其理论思考与亚里士多德"从知识到本体"的知识进路的形而上学(存有学)不无关系。阿伯拉尔提出了概念论;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说明个别事物的共同存在状态即它们之中的普遍本质或一般存在,从而将阿伯拉尔的概念论转变为实在论。"在物共相"以将"共相"定位于"在物"之中的方式委婉而较有成效地平息了"共相之争"。
- 刘素民
- 关键词:共相
- 宗教学研究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读段德智教授之《宗教概论》所思
- 2007年
- 《宗教概论》一书反对那种泛泛地将宗教思想视为“宗教学”的观点。宗教学之发展可以归结为三大阶段:用实证的“描述性”方法排斥其他方法的“一元性”阶段;接受哲学的“规范性”方法的“二元”阶段;以及重视理解的“对话性”方法的“三元”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征在《宗教概论》一书中得到了深入阐释,并清晰凝结为宗教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原则与研究方式:“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 杨异之刘素民
- 关键词:宗教学研究
- 烙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
- 该论文旨在研究托马斯自然法思想.托马斯的自然法是永恒法、人定法的中介与桥梁.自然法'上通'永恒法而赋有'神性',从而形成自然法的形上架构与神学意涵.自然法'下贯'人定法而赋有'人性',从而显现自然法中所蕴含的'人学'旨趣...
- 刘素民
- 关键词:睿智自然法思想人定法神学
- 文献传递
- 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段德智教授《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
- 2010年
- 自笛卡尔哲学出现后,主体性哲学便开始成为西方哲学一个主要的话题。这个话题在遭遇主体死亡论的挑战之后,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的《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超越》一书正是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而提出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
- 刘素民
- 关键词:生成论人学现代西方哲学主体性哲学大学哲学
- 烙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
- 本论文旨在研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托马斯的自然法是永恒法、人定法的中介与桥梁。自然法“上通”永恒法而赋有“神性”,从而形成自然法的形上架构与神学意涵。自然法“下贯”人定法而赋有“人性”,从而显现自然法中所蕴含的“...
- 刘素民
-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
- 文献传递
- 在启蒙的古希腊哲学中探寻“无神论”
- 2020年
- 启蒙的古希腊哲学土壤里并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彻底的"无神论",我们在其中所能够发现的,是与"物活论"相交织的"无神论"。古希腊哲学家对于民间盛行的神话拟人化的宗教信仰的微词的确会在与神有着紧密关系的社会秩序中发酵,甚至因此而被定"无神论"之罪,智者学派就是戴着"亵渎神明的无神论者"高帽的第一批人文主义者或思想启蒙者。苏格拉底否认人能知晓地狱及死后的世界,但其"灵魂不朽"思想却包含了"到来世和彼岸去"的心理暗示,或许可以成为他二元世界与二元人生决定性的信念,以及他由"知识即美德"这一"知行合一"主张所要达及的"福德一致"的信仰信息。柏拉图提出一个动力因意义上的能将原型与质料适为糅合、塑在"扣拉"之上而成为现实的自然宇宙的造化神"狄米奥吉"。作为希腊古典哲学最终形式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启蒙价值在于其最终"发展为无神论的唯物主义"。亚里士多德关于"存有本身"的理论和基本概念不仅为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特别是经院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而且由此开启了西方哲学关于"存有""存有者与本质"等问题旷日持久的论争。
- 刘素民
- 关键词:无神论物活论
- 永远的阿奎那(上)——中外托巴斯·阿奎那研究回顾与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刘素民
- 关键词:著作翻译中世纪哲学思想神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