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梅湘

作品数:24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犯罪
  • 7篇侦查
  • 7篇嫌疑
  • 7篇嫌疑人
  • 7篇犯罪嫌疑
  • 7篇犯罪嫌疑人
  • 5篇法律
  • 4篇刑事
  • 4篇诉讼
  • 3篇义务
  • 3篇侦查机关
  • 3篇权利
  • 3篇技术侦查
  • 3篇告知
  • 2篇刑事诉讼
  • 2篇引诱
  • 2篇侦查行为
  • 2篇正当
  • 2篇人权
  • 2篇审理

机构

  • 14篇湘潭大学
  • 8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作者

  • 22篇刘梅湘
  • 1篇孙明泽
  • 1篇胡之芳
  • 1篇刘文化
  • 1篇李真
  • 1篇仲慧

传媒

  • 2篇中国刑事法杂...
  • 2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法学研究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人权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法商研究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证据科学
  • 1篇中国审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犯罪嫌疑人的确认被引量:40
2003年
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 ,对其进行正确认定既能保障无辜的人不受追诉 ,同时又有利于确实保障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的及时行使。分析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初查时的犯罪嫌疑对象之间的界限 ,旨在解决确认一个人为犯罪嫌疑人需要具备哪些证据 ,这些证据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以及确认犯罪嫌疑人这一法律身份的起始时间和程序等问题 。
刘梅湘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诉讼参与人被告人
对刑诉法第43条之反思被引量:12
2006年
有相当一部分讯问策略带有欺骗、威胁、引诱的性质,立法上不应对其一律加以禁止。并非所有的欺骗、威胁、引诱的讯问策略都损害了正当性,也并非所有的欺骗、威胁、引诱的讯问策略都会导致虚假口供,即这些讯问策略有一定的道德许容性,因此,对其应当加以甄别,只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德、可能导致虚假口供的讯问策略予以禁止。
刘梅湘
关键词:欺骗引诱
从保证方式看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被引量:6
2019年
取保候审是我国法定的强制措施,保证方式是取保候审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保证方式也具有继续发挥作用的空间,取保候审保证方式在刑事诉讼中体现出重要价值。我国保证方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保证方式不全面、保证金额规定不明确等。学界也对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存在争议,但是我国保证金保证和保证人保证还是需要保留。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保释制度的规定比较全面,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应当在考量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域外制度。我国保证方式的进路应当是建立财产保、人保与具结保证相结合的保证体系,在这一体系下,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刘梅湘孙明泽
论侦查行为的可诉性被引量:4
2006年
侦查行为应当具有可诉性,其理论依据在于司法最终裁决原则、程序正义理论和人权保障原则;国际公约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均规定对侦查行为可以提起诉讼,我国立法应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强制侦查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对提起、受理及审理程序作出规定。
刘梅湘刘文化
关键词:侦查行为可诉性诉讼程序权利保障
欧洲人权法院视角下警察间接引诱的标准与效果评析——以“阿克贝等人诉德国案”为例被引量:5
2024年
欧洲人权法院通过判决表明:违法间接引诱的构成须同时符合三项标准。先前直接引诱违反“必要的被动性”,后续间接引诱满足“合理的预见性”,警察引诱对次要被告犯罪具有“决定性”,属于混合性标准。间接引诱的法律后果区分一般间接引诱与违法间接引诱。欧洲人权法院对违法间接引诱后果的基本立场从支持量刑减让转为认可程序性出罪,并将一般间接引诱作为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在刑事司法准则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上述标准和立场对我国相关规则的完善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刘梅湘侯慧如
关键词:合法性标准法律后果
完善职务犯罪指定异地审判管辖制度建议
2022年
实践中,职务犯罪指定异地审判管辖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为此,可从细化审判指定管辖的法律规定、明确指定异地法院的标准、规范指定审判管辖的具体适用程序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为我国职务犯罪指定异地审判管辖制度有所助益。
张旺刘梅湘
关键词:职务犯罪指定管辖
监控类技术侦查证据运用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监控类技术侦查证据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但在具体适用中存在移送规范粗放化、证据出示随意化、质证方式单一化、对监听译文审查不足、违法技侦证据排除困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立法上的缺失,受技侦证据固有特点和侦查神秘主义的影响。对此,应进一步明确证据的移送和出示规则,保障证据移送的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扩大证据的"原件"范围,规范概括出示并限制说明性材料的转化使用。在质证程序上按照"常规模式—技术处理模式—庭外核实模式"的先后顺序适用;庭外核实程序视保密情况采取庭外质证或单向质证的方式。在证据审查上,明确监听译文具备证据能力的三个条件,即监听程序合法、录音清晰明确、翻译内容与录音具有同一性;完善非法技侦证据的排除规则,严重违反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的证据予以强制排除,审批文书部分内容缺失、变更办案人员的由法官裁量排除,有利于被告人的违法技侦证据不予排除。
刘梅湘李真
关键词:质证程序
论控制下交付的法律性质被引量:5
2014年
控制下交付是否为强制侦查行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控制下交付的类型进行判断。控制下交付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不构成实质性侵害。替代品控制下交付中对可疑物品或财物进行的秘密扣押属于强制侦查行为,应设置较为严格的程序,而其他控制下交付都属于任意侦查行为。人货同行的控制下交付会对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构成侵害,但侵害的程度远低于监听。控制下交付是与技术侦查并列的一种侦查措施,不能以概括性的控制下交付许可令实施技术侦查。替代品控制下交付是与秘密扣押为一体的侦查措施。
刘梅湘仲慧
关键词:控制下交付强制侦查行为技术侦查
犯罪嫌疑人义务探析
理论界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很少对犯罪嫌疑人的义务进行研究。但从立法及实务来看,犯罪嫌疑人负有义务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侦查机关在行使侦查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围绕查获犯罪人展开的,一旦确认犯罪嫌疑人...
刘梅湘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法律义务侦查机关国家强制力
侦查机关实施网络监控措施的程序法规制——以域外法的相关规定为参照被引量:15
2017年
侦查中的网络监控措施是一种技术侦查手段,立法应将其区分为对内容数据的监控与对非内容数据的监控。对内容数据的监控只能针对达到法定证据要求的重罪案件实施,并且必须是在采用其他侦查措施无法达到侦查成效或成效甚微时经中立机关授权才能对特定对象实施。对非内容数据的监控则无需适用必须是重罪案件的原则,也不需要达到有"合理根据"的要求。
刘梅湘
关键词:网络监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