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单纯手术和单纯放射治疗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用改良EORTCQLQC-30法对24例食管大部切除手术与50例单纯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并比较。结果:食管癌手术后与单纯放射治疗在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睡眠症状、吞咽症状、气促、腹泻、返流症状六个维度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手术治疗情感功能和认知功能优于放疗;睡眠症状和吞咽症状少于放疗;气促、腹泻、返流症状得分多于放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总体上优于单纯放疗。
- 李勇裴景堂马红兵刘伟超王培程鹤鹏施巩宁
- 横结肠代食管不同手术路径对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横结肠代食管不同手术路径对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食管癌切除横结肠代食管患者40例,经胸骨后颈部吻合20例(胸骨后组),经食管床颈部吻合20例(食管床组)。监测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结果胸骨后组术后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第5、7、10、14天分别为(42.17±10.15)%、(49.52±9.56)%、(55.67±10.73)%、(60.27±10.52)%]与食管床组[第5、7、10、14天分别为(37.65±9.52)%、(40.72±10.12)%、(47.02±10.65)%、(52.89±10.8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骨后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0、14天分别为(60.55±16.71)%、(67.12±16.90)%]与食管床组[第10、14天分别为(45.23±16.26)%、(50.52±16.7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骨后组术后PaO2[第1、2、3、5、7、10、14天分别为(17.56±7.32)、(19.67±6.08)、(17.17±4.85)、(15.43±5.02)、(11.32±3.79)、(9.67±2.87)、(6.98±3.26)mmHg]与食管床组[术后第1、2、3、5、7、10、14天分别为(20.17±7.04)、(22.83±6.75)、(20.67±4.31)、(18.32±4.85)、(16.02±3.71)、(13.44±2.56)、(9.01±3.17)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食管床颈部吻合较经胸骨后颈部吻合对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大。
- 李勇马红冰王培刘伟超施巩宁
- 关键词:食管肿瘤呼吸功能试验血气分析
- 管状胃对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14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78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5、7、10、14天检查肺功能。结果术后第10天两组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在术后第3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相比传统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围术期呼吸功能影响小。
- 李勇施巩宁马红冰王培贺飞刘伟超
- 关键词:食管肿瘤管状胃呼吸功能试验血气分析
- 心脑舒通胶囊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6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Hcy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试验组血清Hcy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IMT和血清Hcy水平,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
- 王豪杰赵静雅梁冰刘伟超井元虎赵辉施巩宁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心脑舒通胶囊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刘伟超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小切口开胸术
- 难治性糖尿病足治疗分析
- 2023年
- 目的针对基础治疗联合PRP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5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联合PRP治疗。结果15例患者取得不同程度满意的疗效,其中3例痊愈,7例明显好转,4例好转,1例无效,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如遇到难治性进展快糖尿病足时,要拓宽对本疾病的全面分析思维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提高全面综合治疗方法及预期预后结果的能力,尽量将损害降到最小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雷赵阳刘伟超周粤闽
- 关键词:糖尿病足多学科综合治疗
- 胸部术后乳糜胸2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总结分析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3例(96%),其中保守治疗13例,治愈12例,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放弃出院;手术治疗11例,均痊愈。结论胸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较低,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为原则,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式,对保守治疗应慎重,若病情未能改善,果断实施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 王一施巩宁赵辉车建波刘伟超
- 关键词:胸外科肺癌食管癌乳糜胸
- 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重建手术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重建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37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患者中112例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4例,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78例;25例采用胸骨后胃咽腔或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11例,气管切开4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食管化学烧伤后应积极采取食管重建术,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都是适宜的。
- 丁凯李晓辉梁冰施巩宁刘伟超何占峰王作培
- 关键词:食管重建食管狭窄烧伤
-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01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115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组),897例未发生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65岁,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高血压病史,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h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P均<0.05)。结论高龄,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COPD、高血压,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h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 李勇马红冰王培贺飞刘伟超施巩宁华龙
- 关键词:食管癌心律失常外科手术
- 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研究组采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吻合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吻合时间(16.03±2.32)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7.41±1.8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吻合口反流发生率(6.45%)、吻合口瘘发生率(3.23%)与对照组(9.68%、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可减少术中吻合用时,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反流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刘伟超
- 关键词:食管胃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