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晓翔 作品数:20 被引量:9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5例。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优19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左传宏 谢威 凤晓翔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钉棒系统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2008年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0例,根据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8例。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结论: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入路、可靠内固定及满意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管立新 吕波 孙良业 凤晓翔关键词: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5 2012年 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治疗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窦强兵 孙良业 凤晓翔 管立新 谢晓东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 切开复位 应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006年 目的:探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按Merchant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 谢晓东 韩玉升 吕波 孙良业 凤晓翔关键词:胫骨平台 骨折 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2002年 目的:介绍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32例较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螺钉、钢丝、克氏针、丝线或可吸收缝线)后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5个月,骨不连再手术3例,再移位2例。结论: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可以避免伤口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出现,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窦强兵 孙贵平 凤晓翔关键词:有限内固定 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经后内侧入路桡骨远端T型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行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固定。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条植骨。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术后一年根据膝关节KSS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可1例。结论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采用经后内侧入路。 袁先发 凤晓翔 窦强兵 龚保军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后内侧入路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 2008年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0例,根据骨折类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复位情况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8例。关节功能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结论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入路、可靠内固定及满意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管立新 吕波 孙良业 凤晓翔关键词: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术 重建钢板 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术前仔细阅读患者影像资料,通过牵引、内旋、后侧支撑及撬拔等方法进行闭合复位,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结果28例获6~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6例,中2例。结论PFNA内固定技术设计合理,抗旋转能力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聂勇 凤晓翔 赵长青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 微创 非电透监控下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的早期并发症及防治 2000年 目的 :探讨非电透下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的早期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共应用Dick棒等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共 2 63例 ,术中均未采用电透监探。结果 :出现早期并发症有病椎定位错误 4例 ,螺钉位置不当 32例 (共 58枚 ) ,神经损伤 5例 ,脱位及椎体骨折复位不良 2 0例 ,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 3例。结论 :在术中无电透监控下开展经椎弓根内固定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但通过术前以注射针刺入并留置于棘突后摄片以定位病椎 ,多参照物联合确定进钉点等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左传宏 凤晓翔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脊柱 并发症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和问题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髋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随访结果进行评价。对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原因。结果176例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根据黄公怡评定标准患髋关节优良共142例,优良率80.7%。发生各种不同的医源性错误和并发症共34例,其发生率是19.3%。主要的并发症是内固定失败。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较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的特点,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较理想方法。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与术前准备、适应证的选择、DHS的选用、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医源性因素有关。 凤晓翔 谢晓东 袁先发关键词: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