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娥 作品数:19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艺术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更多>>
图兰多与杜兰朵:抗拒的阅读 被引量:3 2005年 普契尼歌剧《图兰多》(Turandot,1924)使中国公主图兰多成为世界舞台的经典形象,魏明伦依照歌剧脚本将之改编为川剧搬上中国戏剧舞台。女性批评抗拒的阅读揭示,无论图兰多还是被置换到中国文化语境里的杜兰朵的人物形象都不免被符号化,简单化,是父权话语下女性失语症的又一例证,其西方童话或东方传奇般的故事结局则是父权话语规范其象征秩序的又一表征。 凌建娥关键词:女性批评 苏珊·洛里·帕克斯《强者/弱者》戏仿之管见 2017年 《强者/弱者》是苏珊·洛里·帕克斯的代表作之一,凭借此剧帕克斯获得了2002年美国普利策戏剧奖,也是获得该奖的首位美国非裔女性剧作家。剧中主要探讨了以林肯与布茨为代表的美国非裔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发展历程。作者用反讽的手法借用美国历史上伟大总统之名与最受鄙视之名,给这对黑人兄弟取名;戏仿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林肯被刺。帕克斯强调历史从来不是由白人单方面所记载,谁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由谁来书写,谁是历史的强者,谁是历史的弱者等问题进行深入挖掘美国非裔史。剧中展示了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美国非裔人民的不在场与缺失的话语权,帕克斯修正并反拨了美国历史由白人所书写的权利,解构了白人历史主体性和中心位置,还原美国历史上真实的黑人在场,重构美国非裔人民的历史存在和主体性。 李红艳 凌建娥关键词:戏仿 论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冰山语言风格 被引量:1 2010年 海明威创作中的冰山风格使他的作品简洁而深刻。这一风格在他第一部成功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尤其是其人物对话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对话中大量运用替代和省略,使人物对话简洁含蓄。文章试从文中人物对话的结构层面来探讨其简约语言的奥秘及其如何成功地烘托了作品的主题。 殷艳 凌建娥关键词:冰山风格 《太阳照样升起》 简约 漂白的世系 不变的枷锁——书写黑人女性命运的《凯恩河》 被引量:2 2004年 当代美国非裔女作者拉丽塔·塔德米的处女作《凯恩河》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基质 ,以史诗般的气魄生动再现了路易斯安那州凯恩河地区百余年间三代肤色逐渐漂白的黑人 /有色人妇女紧密团结 ,带着不变的种族枷锁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凯恩河》对种族身份流变中的黑人妇女生存的深切关注继承和发展了黑人女性文学的传统 。 凌建娥关键词:黑人女性文学 世界先锋艺术维度上的中国戏剧生态——国际剧协秘书长托比亚斯·比安科尼先生访谈 2015年 2014年7月4-8日,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以下简称PSi 20)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700多位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学者与艺术家参加了此次盛会。国际戏剧协会(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简称ITI)秘书长托比亚斯·比安科尼先生应邀出席,并致开幕词。7月8日中午,比安科尼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院对面的世界戏剧之窗咖啡馆接受了笔者的访谈。访谈原文为英文,文字整理稿经电子邮件与受访者审阅确认,此处中文稿系笔者自译。 凌建娥关键词:先锋艺术 表演学 现代话剧 地方戏曲 译介·批评·方向——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 被引量:1 2008年 西方妇女戏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约十年后,以美国妇女戏剧为代表的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得以引进。从介绍性报导、剧作翻译与演出到学术批评与交流,中国有关西方妇女戏剧的课题累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着重梳理二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期待中西方妇女戏剧更好的交流和对话。 凌建娥 张敏存在与艺术:弗吉尼亚·伍尔夫《幕间》的矛盾哲学 被引量:4 2008年 《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天鹅之歌,体现出作者在生命晚期和战争的特殊年代关于存在与艺术的矛盾的哲学思考。存在是矛盾的,两性冲突与战争的威胁并存,波宅笼罩在死亡阴影中。艺术是矛盾的,露天历史剧的作者兼导演拉特鲁布女士诅咒自己成为观众的奴隶而要去创作没有观众的戏剧。而存在与艺术之间更是互相矛盾,露天历史剧既以戏仿等艺术特权颠覆着父权历史,以狂欢化舞台自嘲人类"饭渣、油渣和碎片"般的现实存在,但同时又成为存在的动力和希望,促使人们从离散走向团结。纵使战争必须发生,存在必然遭受毁灭,艺术仍将永恒。 凌建娥 张敏关键词:《幕间》 艺术 第20届人类表演学国际大会的先锋之声 2016年 "先锋"是第20届人类表演学大会名副其实的主题词。先锋的内涵与生产机制、先锋与传统的关系、各类表演的先锋性研究等成为众多与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从他们对上述问题的回应来看,随着先锋生产的主体日趋大众化,体制多元化,生产手段的多样化和多媒体化,流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有理由相信全球范围内的先锋生产正走出低谷,直面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的后果和生活的境遇。 凌建娥关键词:先锋派 人类表演学 身份、创造力与姐妹情谊——论艾丽斯·沃克《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 被引量:24 2003年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 ,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 ,以写信 ,缝纫 ,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 ,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 ,迈向自然 。 凌建娥关键词:《紫颜色》 生存观 身份追寻 创造力 姐妹情谊 论先锋派的乌托邦主义 2015年 先锋派具有试图整合艺术与政治的乌托邦冲动。其乌托邦气质缘于该词本义,又在演变为文艺批评术语过程中得以强化。先锋派的乌托邦冲动通常直接诉诸于公开发表的宣言,《未来主义成立及其宣言》可谓突出代表。从未来主义这一显著塑造了先锋派概念内涵的文献来看,集体主义、极端主义与激进主义是理解20世纪文艺先锋派乌托邦主义的出发点。在比格尔看来,先锋派旨在打破资本主义艺术体制和艺术自律,建造融艺术于生活的乌托邦。朗西埃则认为,先锋派的乌托邦诉求直指以美学革命范式引领人类解放。在资本主义进入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下,当前先锋派正努力寻求新的可能性。 凌建娥关键词:先锋派 乌托邦主义 未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