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4-2013年吉安市艾滋病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吉安市艾滋病疫情分析,了解吉安市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特点和趋势,为制定、调整吉安市艾滋病检测、发现方案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吉安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及筛查中心实验室获取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吉安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349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89.68%,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相应出现下降的趋势;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无业人群为主;感染人群文化水平较低,以低文化层为主,占73.07%;样品来源以医疗行为检测者为主,占49.28%,且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近年来,吉安市艾滋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青壮年、农民、民工、无业人群病例居多,区域分布以主要城区及周边县区为主,病例分布情况及病例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变化趋势,临床医疗机构在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作用越来越大,吉安市应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 孙爱猛吴珺习金发贺麟周眉冯明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防控对策
- 江西省新干县外出农民工艾滋病感染及行为学特征调查分析
- 目的:为了解农民工艾滋病感染及相关知识、行为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春节前后对江西省新干县回家过春节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感染情况检测;结果:共调查1793名外出农民工,艾滋病感染者6例、...
- 刘桂华邓秋英李小明龚向辉曾翠勇廖新利刘耀龙冯明周国华
-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率行为学问卷调查
- 文献传递
- 吉安市医务人员对待艾滋病态度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情况,进一步提升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吉安市多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对待艾滋病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不高,尤其是在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面;同时对艾滋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如拒绝提高医疗服务、区别对待等。结论吉安市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认知不足,且存在歧视现象,应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消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歧视心理,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
- 王真华周眉王晓斌魏碧海冯明
- 关键词: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歧视
- 2021—2023年吉安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掌握吉安市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吉安市2021—2023年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汇总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2023年,吉安市共监测重点行业企业654家,以小微企业(94.34%)和制造业(74.92%)为主。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率(接害率)为55.35%,其中噪声接害率最高(47.44%),其次为粉尘(44.12%)。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率分别为72.78%、72.78%和83.74%,各项培训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χ^(2)_(趋势)值=15.808、17.649、398.746,P值均<0.05)。企业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面具、防噪声耳塞/耳罩发放率分别为90.39%、61.33%和66.31%,其中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耳罩发放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值=24.010、21.100,P值均<0.05)。防尘设施、防毒设施、防噪声设施的设置率分别为88.99%、76.00%和54.67%,各项防护设施设置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值=14.625、9.818、34.993,P值均<0.05)。654家企业中,超标企业有437家,企业超标率为66.82%。2021—2023年,岗位检测超标率分别为40.92%、24.41%和24.17%,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值=78.647,P值<0.05),且随企业规模缩小而升高(χ^(2)_(趋势)值=10.093,P值<0.05)。不同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噪声的岗位超标率最高,粉尘、化学因素的岗位超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值=72.219、31.342,P值<0.05)。结论近年来,吉安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有所好转,但形势仍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 朱雯冯明廖春华罗青孙爱猛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 2019年吉安市某电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吉安市某电子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为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岗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9年在岗期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355人,发现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1例,苯系物职业禁忌证26例,噪声职业禁忌证19例,其他疾病或异常症状者175人,总异常率为62.25%,女性职工异常率(79.10%)高于男性职工(58.33%),异常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值<0.05)。项目异常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心电图(19.44%)、肝功能(17.46%)、尿常规(17.18%)、血压(16.62%)、纯音听阈测试(15.43%)、血常规(10.99%)、腹部B超(5.71%)。结论该电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 朱雯冯明
-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 吉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学特征及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吉安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性病艾滋病感染率情况和相关行为特征,为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知情同意后对MSM人群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并进行采血检查。结果:共调查了148例MSM人群,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为主,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大部分有多个男性性伴,33.78%的MSM能坚持使用每次安全套,最近1a出现性病症状有17.6%,79.7%至少接受一项以上的干预措施。HIV阳性检出率为1.4%。结论:MSM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认识,但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多性伴使艾滋病感染率偏高并有扩散趋势。加大干预力度,减少不安全性行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这类人群中流行和蔓延。
- 刘耀龙贺进冯明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