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涛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火灾
  • 2篇煤矿
  • 2篇煤炭
  • 2篇煤炭产量
  • 2篇灰色系统
  • 1篇定位技术
  • 1篇山西煤矿
  • 1篇铁矿
  • 1篇铁矿石
  • 1篇自燃
  • 1篇自燃火灾
  • 1篇钻孔
  • 1篇巷道
  • 1篇巷道火灾
  • 1篇消费量
  • 1篇煤层
  • 1篇煤矿自燃
  • 1篇进口量
  • 1篇井下
  • 1篇井下火源

机构

  • 8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8篇侯涛
  • 5篇王文才
  • 4篇杨驭东
  • 3篇王俊峰
  • 2篇李晨
  • 2篇姜宇鸿
  • 1篇张金山
  • 1篇孙建岭
  • 1篇孟海东
  • 1篇王浩

传媒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现代矿业
  • 1篇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7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煤炭产量预测与对比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预测我国的煤炭产量,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理论GM(1,1)模型较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符合我国煤炭产量的发展趋势。灰色理论GM(1,1)模型的煤炭产量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 a我国煤炭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产量分别为34.83亿t和37.82亿t,增长比例分别为7.5%和8.5%。
王文才侯涛杨驭东王俊峰
关键词:煤炭产量
优化GM(1,1)预测模型对煤炭产量的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预测我国煤炭产量的发展状况,针对传统GM(1,1)模型预测煤炭产量时存在的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GM(1,1)预测模型和基于连分式理论的有理插值改进背景值的GM(1,1)模型。并对预测结果做出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误差较小,精度较传统GM(1,1)模型有所提高,更符合实际数据的发展趋势,为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和调控能源结构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驭东孟海东侯涛姜宇鸿
关键词:煤炭产量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和进口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建立了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和进口量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的三年内,我国铁矿石的消费量预计分别为12.007 4,13.677 2和15.579 3亿t,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预计分别为7.775 69,.222 9和10.939 7亿t,均呈增长趋势,但进口量的增长率高于消费量的增长率.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势必影响我国铁矿石产业的正常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目前必须采取措施,在尽量抑制铁矿石消费量的前提下,一要继续提高铁矿石的生产能力,二要重视铁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要不断开发铁资源的替代材料,以遏制不断增长的铁矿石进口量占铁矿石消费量的比例.
王文才侯涛杨驭东
关键词:灰色系统铁矿石消费量进口量
基于GM(1,1)模型的山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预测研究
2012年
文章根据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建立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GM(1,1)动态预测模型。对山西省近几年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行统计预测,对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构造是正确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精确的理论依据。
孙建岭李晨张金山王浩侯涛
关键词:GM(1,1)模型灰色系统百万吨死亡率
基于AHP的潘津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在系统分析潘津煤矿自燃火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潘津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煤层自燃情况、防火安全管理和火灾处理3大二级因素,这3个二级因素又分为9项三级因素和27个具体评价指标。通过权重分析和一致性检验,得出煤层自燃发火期、煤质及埋藏条件、巷道布置与支护方式、传感器灵敏度校验、煤矿火灾监测系统、灌浆系统的构建所占权重较大,因而在防灭火过程中应加以重视。针对潘津煤矿的实际评价表明,潘津煤矿存在着煤层自燃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因而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王文才侯涛杨驭东王俊峰刘华清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煤层自燃火灾
钻孔测温定位技术在井下火源位置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袁堂井901采区⑤分层为3#煤层最底开采分层,由于④分层带采煤柱5 m形成的煤体破碎带,导致⑤分层轨道巷煤柱侧340#棚~360#棚出现高温、高浓度标志性气体、煤焦油味等矿井煤层自燃征兆。在分析破碎煤体空间分布、浮煤厚度以及漏风状况基础上,采取钻孔注水控制火灾进一步扩展,采用气体分析了解火灾状态,采用钻孔测温定位技术准确确定火源位置,然后通过钻孔注复合高分子材料将煤层自燃火灾彻底消除,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王文才王俊峰孙守山侯涛
关键词:钻孔测温火源
矿井火灾时期角联通风网络风流流动规律研究
矿井火灾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不仅会烧毁井下机械设备和煤炭资源,还会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危及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时期的高温烟流容易引起井下通风系统风流状态的混乱,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研究火灾时期风流流动的规律对于正确判...
侯涛
关键词:矿井火灾
文献传递
巷道火灾时期火区阻力的实验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呼和乌素煤矿4104主运顺槽和辅运顺槽及其联络巷道为实验原型,根据流体相似理论以1∶20的比例构建了相似实验模型,并在其中的一段巷道中进行了巷道火灾中火区阻力的实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巷道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巷道火灾时期火区阻力的大小与火源热释放特性有关,即火灾的火区规模、燃烧温度和释放的热量越大,火区阻力也越大.
王文才侯涛姜宇鸿李晨
关键词:巷道火灾火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