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方式改革中编码员的可能行为。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编码员的可能行为,根据因子分析提取行为公因子;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编码员群体进行聚类。结果:将编码员的可能行为分为遵循编码规范和标准等正向行为和阅读病历不细致而直接编码等负向行为;小于等于25岁的编码员倾向采用负向行为,副高级职称、对DRG认知水平较高倾向于正向行为。将编码员群体分为倾向于采取正向行为的“积极型群体”和负向行为的“消极型群体”。结论:编码员采用正向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应关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编码员行为的影响;对不同类别的编码员群体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分层分类加强培训,提升编码员对DRG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正向行为的选择。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热点状况,探究国内外智慧养老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我国智慧养老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智慧养老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样本,应用VOSviewer软件绘制国家、机构合作网络共线图,采用CiteSpace软件实现关键词的突现图,分析智慧养老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有效中文文献996篇,英文文献530篇。分别对发文量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外发文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智慧养老文献的发文国家共现分析、发文机构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及突现分析,发现中文文献研究的热点主要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老龄化问题使服务更加适老化。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则以智能家居和智慧诊疗为主,倾向于智慧平台及服务系统的研究。结论结合国内外智慧养老领域的研究现状,我国未来可加强针对老年人个性化服务的建设,将智慧检测诊疗设备等智能服务方式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