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萍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36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或LV)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7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L-OHP、130mg/m2,d1静脉滴注2h;CF200mg/m2,静滴2h,d1~5;5-FU500mg/m2,静脉滴注4hd1~5。对照组:DDP15mg/m2,静脉滴注d1~5;CF与5-FU用法同治疗组,21d重复1次,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2.8%,(36/19),对照组有效率为32.4%,(12/3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治疗组9.8个月,1年生存率41.6%,(15/36),对照组为7.5个月。1年生存率35.2%(13/37)。有效患者中位缓解时间:治疗组7.6个月,对照组5.2个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其发生率为55.6%,(20/36),较对照组29.7%(11/37)为高。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1.6%(16/36),56.7%(21/37),较对照组的发生率为80.5%(29/36),78.1%(29/37),明显为低。结论:L-OHP联合CF/5-FU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而且安全。
- 于桂萍李英林
-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疣状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等,是一种特殊典型的胃炎。根据悉尼胃炎新分类,属于隆起糜烂性胃炎。近年来对本病的报道日趋增多。根据对本院4年来的资料分析,探索其病理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
- 于桂萍高宁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疣状胃炎病理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3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104例(80.00%),腹痛65例(50.00%),压痛及反跳痛64例(31.05%);血常规:白细胞(W BC)≥10×109/L 80例(61.82%),中性粒细胞≥0.70 83例(63.07%);腹水检查白细胞总数≥0.5×109/L 46例(35.38%),PMN计数≥0.25×109/L 48例(36.92%),PMN比值≥0.50者97例(74.61%)。腹水细菌培养阳性25例(19.23%),共分离细菌34株,大肠埃希菌占42.86%;治愈、好转79例(60.77%),恶化、无效51例(39.23%),自动出院8例(6.15%),死亡43例(33.07%)其中19例死于严重的肝肾综合征。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比较可靠的参数,腹水培养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
- 于桂萍高宁汉雷晓霞
- 关键词: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