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单梁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油田骨架井网的确定及井组试验
- 2012年
- 油田通常在井网的部署中研究的是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在井网密度上,目前的总趋势是先期采用稀井网,后加密,但缺乏可靠的定量标准。本文利用经济最佳井网密度方法,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与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曲线交汇找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最小值和最大值,来确定基础井网的部署方式,这不但满足油田开发条件,而且使得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 陈江刘国霖杨雪刘志森万单梁
- 关键词:井网密度
- 氮气泡沫调剖数值模拟研究
- 2018年
- 国内外大量实验证实氮气泡沫具有“遇油消泡,遇水稳定”的特性,消泡后粘度降低,不消泡时粘度不变,从而起到堵水不堵油的作用,能较好的弥补凝胶调剖的不足。本文软件对氮气泡沫调剖的各项注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调剖方组合案。
- 万单梁李菲菲任瑞峰袁强
- 关键词:氮气泡沫数值模拟
- 优化设计方法在气井完井管柱选择中的应用
-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进一步需求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天然气受到了普遍重视,发展采气工程技术已成为当代世界潮流,好的采气工程方案是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最优合理开采的关键。合理的安排各种开发方式,使油田在开发期内投资最省、经...
- 万单梁
- 文献传递
-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预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天然气开采及运输过程中,气体组成、温度、压力和含水量成为水合物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预测方法和防治成为天然气科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常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预测方法进行介绍和对比,并应用于油田实际的水合物生成预测。
- 万单梁万单静王乔康凯峰杨雪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温度
- 边底水凝析气井临界含水饱和度停喷标准研究
- 井筒积液是边底水凝析气藏开发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井筒积液后气井产量下降,甚至停喷,严重制约着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基于油藏工程师们对气井生产的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采用临界流量的方法判断井筒积液,但对井筒开始积液后气井停喷的判...
- 孙敬刘德华刘志森万单梁
- 关键词:井筒积液含水饱和度
- 文献传递
- 实验设计方法在氮气泡沫调剖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在进行氮气泡沫调剖的设计中,影响氮气泡沫调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注入时机、气液比、表面活性剂浓度、注入段塞尺寸等。本文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最佳取值范围基础上,利用优化设计软件对影响氮气泡沫调剖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归了增油量公式,经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5%。
- 万单静万单梁黄威郭志文冯海峰
- 关键词:数值模拟方差分析
- 利用“声波-产能关系图版”提高补孔措施有效率
- 2018年
- 声波时差测井是测井系列中主要的测井方法之一,同地震波资料类似,声波数据也是多属性综合体,主要用来确定地层孔隙度、划分岩性和探测含气地层,以及为地震勘探提供必需的速度资料。作为主要测井项目,声波测井数据相对全面,可充分利用声波数据约束二、三类层(包括未解层)物性、含油气性的识别,进而预测产能,以提高补孔措施有效率。
- 袁强魏祥华任瑞峰万单梁党庆明
- 文209块高含水后期井网重组研究及现场应用
- 2018年
- 文209块属于多层砂岩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随着井网多次调整,井网加密和细分的范围逐步缩小,层间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采用传统井网调整技术,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效果变差,在油藏开发动态上表现为调整井效果明显变差,含水很高,单井产油量下降,另外措施效果也逐年变差,导致油田递减加大。为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打破原有的井网界限,根据层间开发特征进行注采井网的重新匹配,并对不同的层位采用不同的开发对策,提高油藏的产能与采收率,并获得明显经济效益。
- 李石权党庆明范爱霞万单梁袁强王兆田
- 关键词: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
- 基于合理井网密度部署低渗油田骨架井网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与井网密度密切相关,合理的井网既能实现注采平衡,又便于今后的开发调整。利用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并通过相关地质软件模拟来确定低渗油田的骨架井网部署方式。以下寺湾长8延长组油区为例,用曲线交汇求解方法确定了该区块的骨架井网,从而为油田开发初期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 杨雪刘国霖刘志森万单梁
- 关键词:井网密度井网部署低渗油田
- 气水交替驱CO_2注入界限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机理模型,研究了M1油藏CO2驱气水交替注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井组地质模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气水交替注入方案。结果表明,气水交替注入时除了CO2注入量、注入气体浓度、CO2注入速度、注水速度、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外,焖井时间和前、后段塞比都会对开发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在此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水驱效果相比,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提高,而含水率却比水驱低。因此,CO2驱气水交替可以在M1油藏使用。
- 马超群黄磊罗璇范虎万单梁
- 关键词:正交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