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芳 作品数:109 被引量:578 H指数:15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47 2010年 对福建南平大坪村样地和福州旗山样地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雨动态进行了2a的观测,并在种子雨结束后不久的3月份和种子雨开始降落之前的9月份进行土壤种子库取样。南方红豆杉种子雨持续3个多月,高峰期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约40d,种子雨绝大部分降落在树冠范围内,种子雨中成熟种子占85%以上,2007年和2008年种子雨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南方红豆杉土壤种子库主要集中在树冠范围内,在种子雨刚结束的3月份,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且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两层(P<0.05),9月份第2次取样,枯枝落叶层种子库密度明显减少,当年种子雨仅有3%可补充到土壤种子库中,南方红豆杉种子雨中绝大多数种子受到动物取食、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损失掉无法进入土壤种子库。 岳红娟 仝川 朱锦懋 黄佳芳关键词:南方红豆杉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包括可伸缩的手持杆、采样瓶和连接线,所述手持杆的前端设有滑轮,后端设有卷线器,所述连接线一端绕设于所述卷线器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与所述采样瓶连接。该装置不仅有利于对较远距离的水样进行采集,... 孙东耀 黄佳芳 胡敏杰 仝川文献传递 模拟SO_4^(2-)沉降对闽江口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N_2O通量的影响 2018年 选取闽江口塔礁洲淡水感潮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湿地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每月小潮日原位定期向实验样地施加2个沉降量水平的硫酸钾溶液:S60(60 kg·hm-2·a-1)和S120(120 kg·hm-2·a-1),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模拟硫酸根沉降对河口区淡水感潮湿地N2O通量的影响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照、S60和S120 3个处理下N2O通量分别为(58.06±23.07)、(23.50±22.85)和(20.75±7.83)μg·m-2·h-1,年尺度上,S120处理显著降低N2O通量(p<0.05),S60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闽江口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整体上表现为大气中N2O源.野慈姑湿地N2O排放通量与间隙水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亚热带河口区淡水感潮野慈姑湿地,施加量为120 kg·hm-2·a-1的模拟硫沉降显著降低其N2O排放通量. 何露露 代超 谭立山 黄佳芳 仝川关键词:N2O通量 漳江口不同潮滩秋茄树干CH_4传输速率与呼吸速率 被引量:4 2019年 树干对红树林湿地CH_4和CO_2的排放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红树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子,于2017年9月利用树干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以漳江口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潮滩(中、高潮滩)下秋茄树干CH_4传输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特征.结果表明:①中潮滩秋茄树干CH_4传输速率〔(91. 19±16. 63)μg/(m2·h)〕显著大于高潮滩〔(0. 71±0. 24)μg/(m2·h)〕(P<0. 001),而中、高潮滩秋茄树干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②秋茄树干CH_4传输速率受土壤孔隙水的影响较大,与土壤孔隙水中c(CH_4)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与孔隙水中ρ(DON)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③秋茄树干呼吸速率与胸径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并呈极显著性幂函数回归关系(P<0. 001),而树干CH_4传输速率不受胸径大小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红树林湿地的空间异质性相比,植物特征对树干呼吸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反,对于树干CH_4传输速率,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比植物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 张雨雪 黄佳芳 罗敏 武政 李慧 陈坤龙 谭季关键词:秋茄 树干呼吸 模拟SO_4^(2-)沉降对河口潮汐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0年 2008年每月小潮日原位定期向闽江河口鳝鱼滩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潮汐湿地试验样地施加25,50,100kgSO42--S/(hm2·a)的硫酸钠溶液,探讨模拟SO42-酸沉降对河口潮汐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酸沉降对于河口潮汐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基本无抑制作用.添加SO42-室内厌氧培养试验结果显示,虽然SO42-输入对湿地土壤CH4产生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相对对照组,下降幅度仅为8.5%~15.4%.室内添加甲烷产生基质的厌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非竞争性途径甲烷产生基质(甲醇和三甲胺)的添加可刺激并增加土壤的甲烷产生量,解释了原位施加SO42-对于河口潮汐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基本无抑制作用的试验结果. 仝川 柳铮铮 曾从盛 钟春棋 黄佳芳关键词:CH4通量 福州市滨海湿地中主要草本植物的种子性状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植物种子的性状可以影响种子的扩散能力、幼苗定植和种群分布格局。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福州市的罗源湾区、敖江口区、闽江口区、东湖湿地、福清湾区和兴化湾区的湿地中,采集了12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原位测定了采样点水体p H和盐度等环境指标;在实验室中,利用超高精细体视显微镜、电子数显卡尺和万分之一天平等仪器和工具,统计和测定了种子的性状指标(包括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单株种子数量和质量、单位面积种子数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研究结果表明,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夏飘拂草(Fimbristylis aestivalis)、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南方碱蓬(Suaeda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种子的结实率分别为100.0%、83.2%、61.1%、50.8%、41.1%、10.7%和5.5%;夏飘拂草种群、两歧飘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种群、短叶茳芏种群、叉分蓼种群、南方碱蓬种群、田菁种群、互花米草种群和海三棱藨草种群的单位面积种子数量分别为170 184.0粒/m^(2)、84 457.0粒/m^(2)、36 601.6粒/m^(2)、24 524.2粒/m^(2)、12 580.2粒/m^(2)、5 246.9粒/m^(2)、4 218.3粒/m^(2)和1 623.6粒/m^(2);罗源湾区的单株互花米草的种子数量(28.5粒)、种子质量(135.4 mg)和互花米草种群的单位面积种子数量(5 317.9粒/m^(2))、单位面积种子产量(32.4 g/m^(2))都明显大于闽江口区和东湖湿地;采样点水体pH是单子叶植物(芦苇、狭叶香蒲、互花米草、3种飘拂草属植物、短叶茳芏和海三棱藨草)地上生物量(鲜质量)和植株高度的影响因素;水体的盐度、水体的电导率是单子叶植物盖度的影响因素。采样点水体的盐度、水体的电导率是双子叶植物(南方碱蓬、海滨藜、叉分蓼和田菁)高度、种子的百粒质量、种子长宽比的影响因素。 李海燕 李海燕 黄佳芳 黄佳芳关键词:草本植物 种子性状 种子数量 种子产量 滨海湿地 滨海盐沼CH_(4)排放对生态系统净CO_(2)吸收抵消的模式与规模 2025年 甲烷(CH_(4))排放在20年和100年尺度部分抵消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CO_(2))吸收,然而滨海盐沼湿地CH_(4)排放对生态系统净CO_(2)吸收的抵消强度尚不清晰.本研究运用透明箱+不同遮光率布罩+痕量气体红外分析仪+经验模型的方法,高频测定和评估了闽江河口分布的海三棱藨草盐沼、芦苇盐沼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O_(2),NEE)和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并同步测定CH_(4)排放通量.海三棱藨草盐沼、芦苇盐沼年尺度均表现为对大气CO_(2)的净吸收,NEE分别为-1673.7±122.7 g CO_(2)m^(-2)a^(-1)和-5550.0±130.1 g CO_(2)m^(-2)a^(-1),芦苇盐沼四季均净吸收大气CO_(2),海三棱藨草盐沼冬季向大气净排放CO_(2).基于CH_(4)排放100年和20年尺度全球变暖潜势(GWP_(100)和GWP_(20)),海三棱藨草盐沼CH_(4)年排放抵消年净CO_(2)吸收的8.6%和25.2%,芦苇盐沼CH_(4)年排放抵消其年净CO_(2)吸收的19.2%和56.7%.综合考虑CH_(4)排放的GWP_(100),海三棱藨草盐沼碳汇速率为1530.6 g CO_(2)-eq m^(-2)a^(-1),冬季为大气碳源;芦苇盐沼碳汇速率为4483.5 g CO_(2)-eq m^(-2)a^(-1),四季均为大气碳汇.滨海盐沼CH_(4)排放虽然部分抵消生态系统净CO_(2)吸收,但是其仍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禹仪轩 黄佳芳 李琳 李琳 林文波 高居娟 仝川亚热带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CDOM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被引量:21 2019年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对我国亚热带地区闽江、木兰溪、九龙江河口滨海陆基养虾塘水体的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进行了组分及来源分析.研究表明从养虾塘水体CDOM荧光光谱中解析出4个有效PARAFAC荧光组分,包括2种类蛋白质物质和2种类腐殖酸物质,其中类蛋白质组分是河口陆基养虾塘水体中CDOM的主要组成部分.水体的荧光指数FI和自生源指标BIX表明河口区滨海陆基养虾塘水体中CDOM的强自生来源贡献.而腐殖化指标HIX表明养殖塘水体具有弱腐殖化特征.类蛋白质组分与类腐殖质组分之间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属性和地化行为,盐度与CDOM呈现极显著负相关,而DOC与CDOM中类腐殖质组分(C2、C3)呈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养虾塘水体CDOM的光化学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爱菊 孙东耀 谭季 黄佳芳 罗敏盐分和淹水增加对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21年 选取中国东南沿海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盐分(淡水对照、低盐处理、高盐处理)和不同淹水(CK、CK+15 cm、CK+30 cm)交互处理对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闽江河口潮汐淡水沼泽湿地土壤中,无机磷是土壤总磷的主要赋存形态,约占总磷含量的68%~82%,有机磷含量约占总磷的18%~32%.无机磷以铁铝结合态磷为主(60%~66%),其次为钙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淹水处理对磷的总量和形态的影响有限,盐分变化对磷的总量和形态影响显著.低盐处理可增加铁铝结合态磷、闭蓄态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高盐处理则对它们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盐分的增加,土壤总磷含量逐渐降低,土壤中钙结合态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将逐渐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无机磷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当盐分由淡水变化至低盐时,土壤磷的形态主要由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而当盐分由低盐变化至高盐时,无机磷占比降低,有机磷占比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磷形态对盐分和淹水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一萍 罗敏 刘育秀 谭季 黄佳芳关键词:盐分 淹水 磷形态 磷酸酶活性 闽江口短叶茳芏+芦苇沼泽湿地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与CO_2浓度日动态 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河口感潮沼泽湿地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日动态对于揭示河口湿地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于2010年的4月4~5日和9月2~3日(小潮日)和4月14~15日和9月9~10日(大潮日),对闽江河口鳝鱼滩中部中高潮滩过渡区分布的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的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和CH_4浓度进行24 h连续监测,并同步测定了原位土壤温度、电导率及NH+4-N等参数.结果表明:14月与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88.20~190.74、53.42~141.24、16.27~81.89和44.90~88.53μmol·L^(-1),其中4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5),而9月大、小潮日呈现相反的日变化趋势(P<0.05);29月大、小潮日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日变化范围分别介于19.33~40.1μmol·L^(-1)和9.69~29.96μmol·L^(-1),均呈现昼低夜高特征(P<0.01);3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O_2浓度均要低于涨潮前与落潮后,而涨潮期间土壤间隙水溶解性CH_4浓度高于涨潮前和落潮后. 谭立山 杨平 何露露 黄佳芳 胡智强 仝川关键词:间隙水 河口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