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绍峰

作品数:50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中毒
  • 9篇细胞
  • 8篇砷中毒
  • 5篇亚砷酸钠
  • 5篇酸钠
  • 5篇燃煤污染
  • 5篇燃煤污染型
  • 5篇老年
  • 4篇
  • 4篇ERCC1
  • 3篇中毒患者
  • 3篇膳食
  • 3篇砷中毒患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燃煤型
  • 3篇老年人
  • 3篇基因
  • 3篇MIR-14...
  • 2篇蛋白肽

机构

  • 46篇贵州医科大学
  • 4篇贵阳医学院
  • 4篇贵州省疾病预...
  • 3篇黔南民族医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地方病...
  • 1篇贵阳市公共卫...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健安德科...

作者

  • 50篇魏绍峰
  • 18篇张爱华
  • 13篇罗鹏
  • 12篇孙宝飞
  • 4篇雷世光
  • 4篇曾奇兵
  • 4篇黄晓欣
  • 4篇程寿峰
  • 4篇梁冰
  • 3篇汪希兰
  • 3篇张锐智
  • 3篇董令
  • 3篇李军
  • 2篇肖德卫
  • 2篇杨敬源
  • 2篇管庆虎
  • 2篇潘雪莉
  • 2篇穆秋玥
  • 2篇胡先运
  • 2篇王大朋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2018环境...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癌变.畸变....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7篇2025
  • 5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0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0—202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效果评价
2025年
目的评估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成效,为更加精准地指导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0—202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年度监测全覆盖数据,包括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饮用水氟含量、8~12周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及尿氟、成人氟骨症随访和治疗管理情况。结果2020—202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所有病区村均落实了改水措施,有少数改水工程间歇供水或报废;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率分别为0.28%(11/3885)、1.62%(63/3878)、1.25%(48/3848)、1.72%(66/3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15个病区县儿童群体尿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6个县儿童群体尿氟值超出正常值范围(1.4 mg/L),占40%(6/15);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9.89%(11861/119824)、8.15%(9257/113606)、7.24%(7569/89581)、7.64%(8120/106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下降趋势;氟斑牙以极轻和轻度为主,各年度流行强度均为阴性(小于0.4)。2020—2023年累计随访成人氟骨症病例19890人次,累计药物治疗氟骨症病例12537人,共有158例氟骨症患者开展了手术治疗。2023年,对1779例药物治疗的氟骨症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5.12%(269/1779)、66.16%(1177/1779)、18.72%(333/1779)。2020年、2023年以县为单位达到控制的县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7.10%、77.42%。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达到控制的病区县数有所减少,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巩固提升;同时,应加强氟骨症患者的干预和治疗管理工作。
王正辉张峰峰李秉政贾清珍雷延庆王永平荆玉兰罗鹏魏绍峰卢芸温新平
关键词:饮用水尿氟氟化物中毒
贵州省雨樟镇居民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雨樟镇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村和非砷暴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中心卫生院确诊并纳入糖尿病管理的594人的基本信息数据;雨樟镇11个行政村依据《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 277-2007)被分为砷中毒病区村(5个村)和非砷暴露村(6个村);采用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8年雨樟镇糖尿病患病率为1.74%(594/34218),男性为1.38%(243/17665),女性为2.12%(351/16553),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94,P<0.05)。砷中毒病区村的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38%;非砷暴露村标准化糖尿病患病率为3.13%。性别分层分析后,以非砷暴露村为参比,砷中毒病区村男性患糖尿病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0.65(0.50~0.81),砷中毒病区村女性患糖尿病的OR及95%CI为1.35(1.09~1.67)。结论燃煤砷暴露与糖尿病患病的关联与性别有关,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高于男性。
阮璇邹忠兰田宇杨敬源孙宝飞魏绍峰张爱华
关键词:砷中毒糖尿病患病风险
富硒绿茶提取物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2025年
探究富硒绿茶提取物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影响,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建立,检测小鼠肠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富硒绿茶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富硒绿茶提取物显著提高肠道菌群失调小鼠回肠SIgA含量、小鼠粪便中SCFAs含量,降低小鼠结肠组织中LPS含量,相比普通绿茶,富硒绿茶具有更强的肠道免疫调节和抗炎优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富硒绿茶提取物可以显著调节头孢曲松钠引起的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改变,抑制变形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和促进毛螺旋菌、阿克曼菌、拟杆菌等有益菌的繁殖,因此富硒绿茶提取物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陶会徐婵宋杰玉李进滕春丽潘灿平杨鸿波魏绍峰
关键词:肠道菌群头孢曲松钠
国产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3岁人群中接种安全性的单中心Ⅰ期临床试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一款国产四价灭活流感病毒裂解疫苗(Quadrivalent inactivated influenza virus split vaccine,IIV4)在≥3岁人群中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性的Ⅰ期临床试验,在贵州省某县序贯入组18-59岁、≥60岁、9-17岁和3-8岁受试者,其中≥9岁各组接种1剂IIV4,3-8岁受试者分为两组接种1剂和2剂IIV4,观察每剂接种后30d内征集性/非征集性不良事件和6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结果5个观察组各纳入20例受试者,共接种120剂次IIV4。征集性、非征集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25.0%、30.0%,征集性不良事件主要为接种部位疼痛、肿胀和瘙痒以及疲乏、食欲减退、腹痛等全身症状。严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7%,均与疫苗接种无关。结论Ⅰ期临床试验初步显示试验疫苗IIV4在≥3岁人群中接种安全性良好。
韦霞柴晶陈建民蒋凤蒋凤管庆虎张锐智王明惠王亚男聂飞魏绍峰魏绍峰
关键词:安全性
1399名贵阳市18~65岁常住居民的膳食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1399名贵阳市18~65岁常住居民的膳食结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阳市9个社区540户居民家庭中18~65岁1399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24 h回顾法结合称量法,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将食物摄入信息转换为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水、畜禽肉、水产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油、盐摄入量并对贵阳市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2016年膳食宝塔推荐值比较,贵阳市2018年18~65岁常住居民平均日摄入量中蔬菜类、水果类、奶及奶制品、水低于推荐标准,水产品类食物符合推荐标准,谷薯类、畜禽肉类、蛋类、大豆及坚果类、油和盐摄入量高于推荐指标;男性谷薯类、畜禽肉类、水摄入量高于女性,水果类食物摄入量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在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大豆及坚果类、水摄入量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收入居民水产品食物摄入量比较,高收入水平居民水产品摄入量高于中、低收入水平居民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文化水平居民的畜禽肉类、蛋类、奶及奶制品、水和盐的摄入量比较,禽畜肉类、蛋类、水、奶及奶制品摄入量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市2018年18~65岁常住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普及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
邹沛陈樱子刘小艺佘颖刘诗文魏绍峰
关键词:膳食结构膳食宝塔膳食调查居民膳食膳食模式
贵州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了解贵州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21年贵州省8个重点监测县的11 938名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和体格检查,并对所在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LwiN 2.23拟合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13.29%。零模型结果显示,学生贫血在学校水平存在聚集性(χ^(2)=24.757, P<0.01),采用多水平模型拟合效果更佳。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50,95%CI:1.34~1.68)、 1~3年级学生(OR=1.90, 95%CI:1.31~2.76)、营养不足学生(OR=1.53,95%CI:1.28~1.82)的贫血发生风险高;超重肥胖学生(OR=0.74,95%CI:0.62~0.88)、家长额外承担餐费的学生(OR=0.54, 95%CI:0.34~0.86)、学校食谱为带量食谱的学生(OR=0.55,95%CI:0.35~0.86)贫血发生风险低。结论贵州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偏高。学校应注重学生平衡膳食,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干预,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石柱刘怡娅贺林娟吴胜男黄伊彦文魏绍峰雷世光
关键词:贫血营养改善计划多水平模型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α-硫辛酸减轻IR-HepG2细胞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
2025年
目的探讨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α-LA)是否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改善HepG2细胞氧化应激,进而缓解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方法通过高糖(0.03 mol/L)联合胰岛素(10-6mol/L)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蒽酮硫酸法检测细胞糖原含量,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细胞总Nrf2、核Nrf2(Nuc-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法和siRNA技术证明α-LA通过Nrf2改善细胞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结果α-LA显著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以及HK和PK酶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TG和FFA的含量(P<0.05)。在α-LA干预下,IR-HepG2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降低,包括ROS和MDA减少、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增强(P<0.05),以及Nrf2通路上抗氧化蛋白表达水平(Total-Nrf2、Nuc-Nrf2、HO-1、NQO1、SOD2)显著提高(P<0.05)。沉默细胞中Nrf2基因后,α-LA改善IR-HepG2细胞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能力被显著削弱。结论α-L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Nrf2信号轴的激活相关。
覃川侯成香王鋆柯陈梦玲李昊羽魏绍峰梁冰
关键词:Α-硫辛酸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
亚慢性低砷暴露对大鼠肠道及菌群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构建低剂量亚砷酸钠中毒SD大鼠模型,初步探究低砷暴露对肠道损伤及菌群的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NC组(正常组)、AS1组(砷染毒12周)、AS2组(砷染毒16周)给予亚砷酸钠1 mg·kg^(-1)灌胃染毒,一周6 d,每天一次,实验终期收集各组大鼠血液和脏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显色基质鲎试剂盒检测肝门静脉中内毒素(LPS)水平。结果表明,砷组中结肠的肠绒毛排列紊乱,间隙大,随着砷暴露时间的增加,有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肠的长度缩短,肠砷含量逐渐升高,肝门静脉中的LPS水平显著升高(P<0.05)。砷暴露后与正常组相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丰度增加;从属水平看在砷暴露组中保护性细菌的丰度减少,如Roseburia、Anaerovoracaceae和Blautia等,增加Faecalibaculum、丹毒丝菌(Erysipelotrichaceae)和Quinella(P<0.05)等条件致病菌的丰度,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高。因此,亚慢性低剂量亚砷酸钠诱导大鼠肠道发生损伤,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发生改变。
左佩佩王国泽魏绍峰罗鹏
关键词:亚砷酸钠SD大鼠炎性
Gadd45β和Gadd45γ在亚砷酸钠所致的MIHA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索Gadd45β和Gadd45γ在亚砷酸钠所致的MIHA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为砷中毒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病区砷中毒人群以及格沙屯正常人群分别作为砷中毒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人群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分别以不同剂量亚砷酸钠、不同时间处理M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针对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分别设计的siRNA作用于染砷的MIHA细胞,反向验证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在砷致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多组间差异。结果人群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砷中毒患者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 RNA表达水平升高(t=2.576,P=0.011;t=2.312,P=0.022);MIHA细胞中,随亚砷酸钠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增加,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升高(F剂量=340.136,P<0.001;F_(时间)=49.194,P<0.001);在相对较低亚砷酸钠浓度(低于20μmol/L)、一定时间内(低于48 h)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染砷剂量、染砷时间升高而升高,超过该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后,出现表达下降的现象(Gadd45β:F_(剂量-蛋白)=37.568,P<0.001;F_(剂量-mRNA)=9.771,P<0.001;F_(时间-蛋白)=61.144,P<0.001;F_(时间-mRNA)=46.366,P=0.001;Gadd45γ:F_(剂量-蛋白)=12.989,P=0.001;F_(剂量-mRNA)=23.613,P<0.001;F_(时间-蛋白)=27.425,P<0.001;F_(时间-mRNA)=37.969,P<0.001)。转染si RNA分别下调Gadd45β和Gadd45γ的表达后,细胞周期都出现G2/M期比例下调(t=3.053,P=0.038;t=14.47,P<0.001)。结论砷致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其诱导MIHA细胞出现G2/M期阻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诗文王文静孙宝飞张爱华魏绍峰
关键词:GADD45Β细胞周期
亚砷酸钠对L-02肝细胞miR-21和Gadd45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对L-02肝细胞miR-21和Gadd45α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砷致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2.5~160μmol/L NaAsO2染毒6~48 h对L-02细胞活力的影响。以qRT-PCR法检测L-02细胞mi R-21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add45α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随着染砷剂量和时间的增加,L-02细胞活力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各剂量染毒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dd45α蛋白相对表达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染毒不同剂量NaAsO2的L-02细胞miR-21 mRNA表达与Gadd45α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545,P=0.036);染毒不同时间NaAsO2的L-02细胞miR-21 mRNA表达与Gadd45α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r=0.872,P=0.000)。结论砷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miR-21和Gadd45α的表达增高有关。
魏绍峰刘诗雯孙宝飞董令张爱华
关键词:MIR-21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