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民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分子肝素对开胸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胸部肿瘤发病率攀升,开胸手术的实施例数亦在随之增长,与之而来的就是开胸术后并发症概率的增加。有的时候,患者的开胸手术实施的非常成功,但患者往往因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降低了生活质量甚至丧失了生命,所以胸外科医生在努力提高手术技巧的同时,也一直在跟开胸术后并发症做斗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开胸术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及治疗不及时,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血栓脱落栓塞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的情况。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凝聚于深静脉血管腔内,是一种不正常的凝结,使静脉腔受阻塞,进而阻碍静脉回流[1]。针对这一点,本研究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预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魏世民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开胸手术低分子肝素术后预防疗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照分析高龄(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观察他们围术期发生并发症情况,并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接受肺癌手术患者中≥70岁41例(39.05%,70岁以上组),<70岁患者64例(对照组)。70岁以上组围术期发生肺内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肺并发症发生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70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肺并发症较多。
- 郑凯魏世民徐明
- 关键词:肺癌手术高龄并发症围术期
- 术前不同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术前不同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现况。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观察他们围术期发生并发症情况,并按术前肺功能分组比较。结果 105例接受肺癌手术患者术前低肺功能状态36例(34.29%,%FEV1≤50%,低肺功能组),术前非低肺功能患者69例(对照组)。低肺功能组围术期发生肺内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肺并发症发生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肺并发症较多。
- 郑凯魏世民徐明
- 启膈散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食管鳞癌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启膈散联合TP化疗方案对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4月肿瘤科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TP化疗方案治疗,予紫杉醇135mg/m2每2周1次静点,顺铂50 mg/m2每周1次静点。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口服启膈散治疗,于每日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次口服75 ml,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30 d的持续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CEA(血清中癌胚抗原)、SCC(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KPS评分(卡氏评分),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计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改变。结果 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CEA、SCC、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启膈散联合TP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及扩散,提高免疫力,改善吞咽梗塞、疼痛、呕吐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 魏世民
- 关键词:启膈散噎膈食管癌鳞癌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