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林

作品数:33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0篇疗效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急性
  • 8篇造血
  • 8篇造血干
  • 8篇造血干细胞
  • 8篇骨髓
  • 7篇骨髓瘤
  • 6篇贫血
  • 6篇淋巴
  • 6篇干细胞移植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亚砷酸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机构

  • 16篇山西医学科学...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高志林
  • 23篇马梁明
  • 21篇田卫伟
  • 18篇王涛
  • 13篇任瑞瑞
  • 12篇朱秋娟
  • 11篇朱秋娟
  • 9篇贺少龙
  • 9篇牛燕燕
  • 7篇王涛
  • 6篇程红霞
  • 5篇鹿育晋
  • 5篇史玉亮
  • 5篇边思成
  • 4篇赵秀娟
  • 4篇孟利花
  • 3篇靳红岩
  • 2篇颜成晋
  • 2篇乔振华
  • 2篇牛燕燕

传媒

  • 5篇白血病.淋巴...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第十一届山西...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的37例RRMM患者, 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7例RRMM患者中位年龄[M(Q1, Q3)]62(56, 68)岁, 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1, 3.5)线, 12例(32.4%)伴髓外病变, 12例(32.4%)乳酸脱氢酶(LDH)≥245 U/L, 11例(29.7%)既往接受三线及以上治疗。完成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27例患者中, 8例(29.6%)伴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从诊断到使用达雷妥尤单抗中位时间为23.1(5.9, 52.0)个月。37例RRMM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ORR)为75.7%(28/37), 其中无髓外病变和有髓外病变患者ORR分别为88.0%(22/25)和50.0%(6/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中位随访时间为12.3(4.6, 22.7)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7.8个月(95%CI:2.0~13.7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22.4个月(95%CI:17.5~29.5个月)。无髓外病变和有髓外病变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1.8、4.2个月, 中位OS时间分别为23.5、8.3个月, 二者PFS、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DH≥245 U/L和<245 U/L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6.5、11.9个月, 中位OS时间分别为30.2、12.1个月, 二者PFS、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12/37), 其中最常见的为输注相关不良反应(29.7%, 11/37), 均为1~2级;≥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5/37), 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最常见(8.1%, 3/37)。结论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RRMM患者的ORR高, 不良反应可耐受。
艾尚怡贺少龙王涛朱秋娟高志林赵洁田卫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AHSCT治疗的37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复发(移植后复发<12个月)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同时分析国际分期系统分期、细胞遗传学、移植前疗效、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移植年龄对OS的影响。结果:37例患者中,早期复发13例(35.1%),未早期复发24例(64.9%)。早期复发患者中有3例合并髓外病变,未早期复发患者无一例合并髓外病变。移植前,在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分别为23.1%(3例)和62.5%(15例),前者的疗效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12-96)个月,中位OS时间为93个月。早期复发患者与未早期复发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17和93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和38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有早期复发、高危细胞遗传学和移植前疗效≥VGPR。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早期复发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患者预后差,早期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田卫伟任瑞瑞郑凤丽朱秋娟贡蓉王涛高志林马梁明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影响因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Th1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尼龙毛柱法提取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35例)和正常对照T细胞,密度梯度离
史玉亮赵秀娟肖玲靳红岩颜成晋孟利花高志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文献传递
SAA患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重建特点及与aGVHD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特点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9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移植前、移植后d 14、21、30、60、90和120的CD3^(+)T、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以及CD4^(+)T/CD8^(+)T比值,并比较无aGVHD发生组、发生Ⅰ-Ⅱ及Ⅲ-Ⅳ度aGVHD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27例患者移植后14、21 d所有T细胞计数均远低于正常水平,但存在明显异质性,且T细胞免疫恢复与预处理方案、年龄、移植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的关系。CD3^(+)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30、60、90和120 d呈稳定上升趋势,移植后120 d恢复至正常水平;较快的CD4^(+)T细胞恢复与aGVHD密切相关,其在移植后30、60、90、120 d呈缓慢上升趋势,移植后120 d仍远低于正常水平;CD8^(+)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14、21 d开始恢复,且恢复早于CD4^(+)T细胞,在移植后30、60 d呈快速上升趋势,在移植后90 d已超过正常水平。由于CD8^(+)T细胞重建较快,而CD4^(+)T细胞重建缓慢,使移植后长期CD4^(+)T/CD8^(+)T细胞比值倒置。aGVHD组在移植后各个时间段CD3^(+)T、CD4^(+)T、CD8^(+)T细胞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高于无aGVHD组;aGVHD组中,Ⅲ-Ⅳ度aGVHD多发生在移植后早期(14-21 d之内),Ⅰ-Ⅱ度aGVHD组多发生在移植后30~90 d之内,且Ⅲ-Ⅳ度aGVHD组中CD3^(+)T、CD4^(+)T、CD8^(+)T细胞计数明显高于Ⅰ-Ⅱ度aGVHD组;且CD4^(+)T占比较大,aGVHD程度越严重。结论:SAA患者单倍体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快慢不一,与预处理方案、年龄、移植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关系,CD4^(+)T细胞恢复过快与a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
田倩朱秋娟王涛贡蓉田卫伟高志林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改良FLAG与C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FLAG方案与CAG预激方案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1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改良FLAG方案组28例,方案为G-CSF200 μg·m-2·d^-1,第0~5天;氟达拉滨30 mg·m^-2·d^-1,第1~5天;阿糖胞苷(Ara-C)1 g·m^-2·d^-1,第1~5天.CAG方案组33例,方案为G-CSF 200 μg/d,第1~14天;阿克拉霉素20 mg/d,第1~4天;Ara-C 10mg·m^-2· 12 h^-1,第1~14天.结果 改良FLAG方案组12例达完全缓解(CR),5例达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61%;CAG方案组7例达CR,5例达PR,有效率为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感染,改良FLAG方案组感染发生率为68% (22例患者粒细胞缺乏期在无菌层流病房治疗),治疗相关死亡(TRM)率7%;CAG方案组感染发生率为55%(均未进入无菌层流病房),TRM率3%,感染率及TRM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FLAG方案可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患者,通过加强感染防控措施,缩短骨髓抑制时间,可进一步提高疗效.CAG方案不良反应小,可用于年老、脏器功能差的老年患者.
王涛马梁明朱秋娟贡蓉高志林田卫伟
关键词:难治病
硼替佐米作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硼替佐米(万珂)联合大剂量马法兰作多发性骨髓瘤预处理方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至2014年6月住院的患者.其中采用硼替佐米(万珂)联合大剂量马法兰作预处理20例,其中男13例,...
马梁明朱秋娟王涛田卫伟任瑞瑞程红霞鹿育晋贡蓉高志林乔振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感染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重要治疗方法[1]。感染是SAA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如何确定这类患者的移植时机以及移植前抗感染方案的选择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allo-HSCT合并感染SAA患者的临床资料。
王涛马梁明朱秋娟贡蓉高志林田卫伟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医生常见并发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81.三氧化二砷联合丁硫氨酸亚砜胺对K562/ADM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涛马梁明朱秋娟贡蓉高志林程红霞
文献传递
FC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FC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难治性AML患者采用FC方案,氟达拉宾(F)30 mg/m2,第1~5天;阿糖胞苷150 mg/m2,第1~7天.对照组20例采用C...
马梁明朱秋娟王涛高志林贡蓉田卫伟贺少龙任瑞瑞牛燕燕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化学治疗
文献传递
以低剂量TBI预处理联合EA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剂量全身照射联合EA方案作为预处理,观察移植疗效、毒副作用及其它并发症情况.方法 2009年5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性10例,年龄16-59岁,中位年龄37岁.
马梁明王涛朱秋娟任瑞瑞高志林贡蓉程红霞田卫伟贺少龙牛燕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