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科西克的科学观
- 2012年
- 《具体的辩证法》一书包含了科西克对科学的丰富理解,他认为,科学是人类在特定自然历史条件下,能动地把握和占有世界的实践方式之一,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现实中,科学过分强调手段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对人自身造成的影响,结果,科学给人类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的不自由。因而,在科西克看来,需要对科学及其活动重新定位。
- 马翠明
- 关键词:科学观
- 城市与文明——基于过程哲学视角反思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 2017年
- 在怀特海看来,文明的社会需要具备五种基本的品质。作为现代文明产物的城市,既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标志,又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隔离的开始。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既受全球现代化运动的影响,又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决策。因此,我国城市化运动作为双刃剑已经暴露出种种问题。从过程哲学视角审视这些问题,指出其得与失,并试图探讨一条更加适合我国向着更高文明阶段发展的道路。
- 马翠明
- 关键词:文明中国城市化过程哲学中国文明
- 实践哲学视域中的人与世界关系——科西克思想研究
- 科西克的哲学属于现代实践哲学,“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是他理论研究的着眼点。因此,应该在实践哲学视域中剖析他的哲学。考虑到科西克是在现代性视野下批判现实社会的,因而有必要以他的《现代性的危机》中包含的政治哲学思想为补充,同时...
- 马翠明
- 关键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
- 文献传递
- 科西克"人与世界关系"研究的优先地位--读《具体的辩证法》
- 2012年
- 《具体的辩证法》的主旨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本文试从科西克的理论旨趣和他对其它哲学思想的审视中考察“人与世界关系”研究在其理论中的优先地位。
- 马翠明
- 关键词:理论旨趣审视
- 科西克“人与世界关系”阐释的实践基质
- 2014年
- 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科西克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传统,在总体性辩证法和实践哲学范式下,把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把劳动、生产作为直接性的基本实践样式,把哲学、经济、艺术、宗教等都看作实践形式和人的关系之表述,强调实践的生存要素。进而,他主张开放、历史、生成的实践不仅是现实的人及其关系、世界生成的根本路径,"经济人"、"操持"、"操控"和"烦"等人的异化实践成为"人与世界关系"异化的深层原因,而只有依靠批判的革命实践、辩证思维、真理的实现来摆脱异化的实践,才能从"伪具体"走向"具体总体",把属于人的意义世界还给人自身,获得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所以,实践成为科西克探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质。
- 张秀华马翠明
- 关键词:异化
- 工业化农业是“养活世界”的最好选择吗被引量:2
- 2016年
- 尽管工业化农业包含很多好的意图,但是,这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不仅明显地不可持续,而且正在引起土地和人们自身的健康危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依靠好的生态科学和经济投资,传统农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食物的产量,同时可保持乡村农业共同体的完整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城市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和未充分就业的人,也能为自己种植更多的食物。
- 马翠明
- 关键词:工业化农业传统农业城市农业
- 工业化农业是养活世界的最好选择吗
- 2017年
- 有论者称,工业化农业能比任何其他的农业耕作方式生产更多、更便宜的食物,而且不可避免的,全世界都会实现工业化耕作。也就是说,没有其他可能的办法能够养活全世界现在已经超过70亿而且有望迅速增长到90亿的人口。很多人由衷地相信这是真的。看起来好像是这样:有机种植的食物有益于土地和人的健康,但对于已经富起来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 凯萝·庄斯顿马翠明
- 关键词:食物养活耕作农业工业化
-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深层原因探析——基于现代性批判与跨学科视野下的解读
- 2013年
- 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者的个案访谈和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既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完整的现代性"的大环境问题,也有大学自身的小气候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还与宗教文化自身的价值与传承等因素有关。
- 张秀华马翠明
-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跨学科
-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 2015年
- 按照倪梁康在"第一版译者引言"中的说法,胡塞尔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解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为自然认识提供基础和说明"。比梅尔却更加强调,五篇讲座稿被看作是"事物讲座","‘事物讲座’属于‘现象学的主要部分和理性批判’的系列讲座,在这个系列讲座中,胡塞尔试图完成‘理性批判’的‘一般任务’",而且"五篇讲座稿的根本意图正是在于构造的思想。
- 马翠明
- 关键词:哲学思维明晰性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