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承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油田
  • 4篇勘探
  • 4篇勘探开发
  • 3篇信息化
  • 3篇油气
  • 3篇胜利油田
  • 3篇井筒
  • 2篇油藏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数字油田
  • 2篇网络
  • 2篇井筒举升
  • 2篇静态模型
  • 2篇举升
  • 2篇卷积
  • 2篇互联
  • 2篇APP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机构

  • 12篇中国石化胜利...
  • 10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常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0篇马承杰
  • 7篇杨耀忠
  • 4篇景瑞林
  • 4篇段鸿杰
  • 3篇赵峰
  • 2篇邴绍强
  • 1篇段鸿杰
  • 1篇董琰
  • 1篇陈广军
  • 1篇于金彪
  • 1篇吴汉宁
  • 1篇王永诗
  • 1篇谭绍泉
  • 1篇鲁玉庆
  • 1篇李旺林
  • 1篇刘建涛
  • 1篇张继庆
  • 1篇赵洪涛
  • 1篇宋清新
  • 1篇穆星

传媒

  • 4篇石油科技论坛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工业计算...
  • 1篇电子技术与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数据访问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地震数据是勘探与开发研究工作中一类重要的数据,其格式复杂、数据体庞大,所以地震数据的访问成为地球物理软件开发中的技术难点之一。通过分析常用地震数据的格式,明确了地震数据访问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震道在文件中的随机定位。通过对现有勘探应用软件采用的地震数据访问技术进行总结,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微机上通过直接读取SEG-Y文件实现对地震数据访问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综合了现有地震数据访问技术的优点,直接读取原始的地震数据,无需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在数据访问的效率上可以满足用户实时处理的要求。应用这种新方法,开发了胜利探区地震数据管理系统、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等软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马承杰
关键词:地球物理数据访问技术地震数据应用软件数据管理系统直接读取
胜利油田油气认知大模型建设与应用被引量:4
2024年
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胜利油田大力推进大模型技术在勘探开发领域的研发和应用,2023年成功上线推广了“胜小利”智能助理,数万人安全使用。文章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概念,油气行业大模型发展现状。针对油气认知大模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处理、计算资源和训练效率要求高等难题,“胜小利”大模型在专业知识构建、体系技术架构、训练推理速度优化中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学习了数百万油气领域专业语料知识,打造基于千亿级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油田信息资产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应用的高效交互、专业知识的共享传承。通过定制化知识运营、构建专长大模型助手,支撑了十几个大模型虚拟专家应用,为用户节省了大量写作调研、查数据查系统的时间,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为实现“一企一模型、一人一助理”的目标进行了有益探索。
段鸿杰马承杰王振公绪超景瑞林刘鹤
关键词:油气生产勘探开发数字化信息交互
胜利油田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成效被引量:8
2023年
当前已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国内外油气企业面对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形势,有效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胜利油田在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指引下,提出了以“夯实三个基础、构建一个平台、打造五大应用云”的“315”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架构,以业务驱动、技术驱动、数据驱动、价值驱动为内生动力,打造智能化应用的生产现场、统一化管控的业务平台、规模化共享的研究环境、一体化服务的数据中心,生产现场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勘探开发研究与业务运行效率提升2~3倍,全力推动油田生产运营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优化重构,助推胜利油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变革、安全环保绿色发展。
段鸿杰马承杰董琰景瑞林刘广友李守钦赵峰
关键词:勘探开发
多模型油气开发智能诊断及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5年
随着油气开发难度增加和资源接替不足,传统的油气藏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引入智能化分析手段以提高开发效益。研究聚焦常规油气藏及页岩气藏效益开发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多模型的油气开发智能技术,实现了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异常态势全面感知和智能均衡注采优化,有效促进了油藏资源开采的智能化,为多层复杂水驱油藏均衡注采、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页岩气藏压力预测与产能因素分析技术,建立气藏异常预警机制,推送异常因素及产生原因,实现气藏由事后分析到提前预警、事前找人的转变,支撑气藏的效益开发;攻关建立了油井多模态自诊断与评价技术,实现抽油机井工况智能诊断、电泵井况自诊断与智能评价技术和油井动液面实时计算,辅助措施制定,实现对油井的精细化管理,注采调整更加及时精准,有效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通过技术的综合应用,支持油气藏动态管控过程中的“全面感知、集成协同、预警、分析优化”新业务模式构建。此研究技术已在中国石化上游企业广泛推广,实际应用围绕多模型油气开发技术展开,为当前油气藏效益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推动油气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促进了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景帅吴建军马承杰
关键词:页岩气藏
胜利油区长堤潜山区域构造关系探讨被引量:9
2001年
长堤潜山是胜利油区至今仍没有取得重大发现的潜山之一 ,对其构造形成和区域演化特征认识不清是阻碍潜山勘探并导致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区域上沾化凹陷东部地区构造运动特点的分析 ,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长堤地区和长堤潜山的构造演化史 ,对长堤潜山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陈广军王永诗马承杰
关键词:沾化凹陷石油地质
胜利油田“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2
2021年
面对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的新形势新趋势,油气行业必须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针对传统信息化建设造成的信息孤岛根除困难、业务功能重复开发、研发周期不可控等问题,开展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实施数据治理,建成企业数据湖,以构建企业级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标准化软件开发体系和集成化软件装配体系为核心,打造石化智云平台。建成具有石油行业特性的工业APP应用商店,面向油田企业全业务域开展APP规划,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为上游板块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初步构建了"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实现信息化工作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依托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打造"对内支撑卓越运营、对外推进开放互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运营新生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马承杰
关键词:信息化
不同供液状况的有杆抽油泵举升过程参数模拟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有杆抽油泵举升过程中,根据供液能力的差别,分别确定了泵吸入口压力和活塞受力的计算方法;在静态模型建立的基础上,以抽油杆受力波动方程为指导,对井筒举升过程抽油杆运动阻尼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有杆抽油泵举升动态模型。以地面实测示功图为约束,计算不同供液工况下井筒纵向空间的压力、抽油杆柱受力等数值分布,对泵吸入口压力、动液面、地层流压等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不同供液状况下有杆抽油泵举升过程参数连续模拟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供液不足工况下油井动液面计算的精度要求,为井筒举升分析、工作制度优化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耀忠邴绍强宋清新段鸿杰景瑞林马承杰孙召龙
关键词:有杆抽油泵井筒举升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模拟计算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在地震中深层构造解释中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高阶统计量所具有的可抑制高斯噪声和比常规的自相关函数包含更多信息的优点,并结合地震解释的实际问题,本文采用四阶矩函数代替互相关函数进行相干计算,对第一代相干体算法进行了改进,发展了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该方法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抑制噪声能力强.通过与传统相干算法实际应用对比,该算法有效地突出了地层的高连续性特征,有利于层位追踪和断层解释,尤其利于中深层构造解释.
段春节吴汉宁马承杰柏冠军
关键词:高阶统计量相干体
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面临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变化.提出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包括业务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建立业务模型与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方法.由于逻辑数据模型具有业务无关性和平台无关性,因此可满足不同的业务专业需求,适应不同的数据库产品.为支持模型驱动模式,建立数据元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模型驱动工具.该模型架构应用于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及数据服务平台等建设,取得满意效果.
肖波景帅吴建军马承杰
关键词:数据中心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数字油田
伪熵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提高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有效性,提出了用于刻划地震波复杂程度的伪熵属性。通过对砂泥岩沉积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伪熵分析,证实伪熵随沉积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伪熵属性具有指示沉积相带的作用,能够用于沉积相分布预测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砂泥岩薄互层地区的砂岩储层预测,预测精度达到80%;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地区的裂缝型储层预测,其效果优于其他地震属性。
马承杰
关键词:沉积相薄互层碳酸盐岩储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