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征兵 作品数:24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2025年 目的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和调查。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直系家属成员外周血,提取DNA进行二代测序,使用Sanger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对检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先证者存在桥粒斑菲素蛋白2(PKP2)基因(NM_001005242.2)c.498C>G(p.Tyr166*)杂合变异,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A成员5(KCNA5)基因(NM_002234.4)c.1727C>T(p.Ala576Val)杂合变异;验证PKP2 c.498C>G(p.Tyr166*)变异来源于先证者父亲,KCNA5 c.1727C>T(p.Ala576Val)变异来源于母亲;PKP2 c.498C>G(p.Tyr166*)变异未遗传给先证者子女,KCNA5 c.1727C>T(p.Ala576Val)变异遗传给女儿。生物信息学分析变异可致PKP2与KCNA5发生结构改变。结论患者PKP2 c.498C>G(p.Tyr166*)变异与KCNA5 c.1727C>T(p.Ala576Val)可能是造成先证者心律失常的原因,2个基因的组合杂合变异的检出丰富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致病机制。 陈瑞锋 穆艳超 狄华 马征兵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A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AN3CA、ECC-1、Ishikawa以及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MGA2在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AN3CA、ECC-1、Ishikawa以及2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HMGA2-mRNA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AN3CA、ECC-1、Ishikawa中均有表达;在I期、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1/12)、88.9%(8/9),HMGA2-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00,P<0.05),在高分化腺癌、中低分化腺癌的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6)、33.3%(5/15),HMGA2-mRNA表达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331,P>0.05);HMGA2-mRNA在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无一例表达;Western Blot的结果与RT-PCR的结果相符合。结论:HMGA2基因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马征兵 杨瑛 王珺 苗卓 朱晓明 尹国武 姜锋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印迹 高迁移率族蛋白A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A(HMGA)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TM4、GC-1spg、GC-2spd(ts)中的表达,为深入探讨HMGA基因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TM4、GC-1spg、GC-2spd(ts)中HMGA1、HMGA2基因的表达。结果:HMGA1mRNA、HMGA2mRNA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TM4、GC-1spg、GC-2spd(ts)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HMGA1与HMGA2蛋白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TM4、GC-1spg、GC-2spd(ts)中呈阳性表达,与RT-PCR的结果一致。结论:HMGA的表达可能参与了细胞株TM4、GC-1spg、GC-2spd(ts)的分裂、增殖,在雄性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征兵 杨瑛 王珺 李磊关键词:精子发生 小鼠 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精子用于人工授精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的精子用于人工授精的可行性。方法:碱化患者尿液,应用两层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尿液中的精子,在配偶排卵期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5例逆行射精患者,在经过共18次收集尿液中精子及对配偶实施人工授精术后,有3例成功妊娠并有2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逆行射精患者尿液中的精子,方法简单、快捷有效,用于人工授精具有可行性。 马征兵 李智勇关键词:逆行射精 精子 密度梯度离心法 人工授精 不育症 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与受精能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在精子受精能力中的作用,查找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病因。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3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精子动态学(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和形态学检查的基础上,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比较各项参数的相关性,对其中162例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行精液优化和人工授精治疗,随访治疗结果。结果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动态学(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和形态学等各参数呈正相关(P<0.05),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均正常者的人工授精妊娠率显著高于均异常者(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异常是不明原因性不育症的潜在病因,对这些患者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尤为重要。 马征兵 薛力关键词:精子顶体酶活性 临床妊娠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前列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38MAPK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p38MAPK在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40/40),其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7和0.57±0.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38MAPK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5)有关。结论:p38MAPK的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38MAPK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马征兵 张顺 薛力 韩秀娟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前列腺肿瘤 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精子主要参数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1年 精索静脉曲张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精子的发生和发育,造成精子浓度、活率、正常形态率、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降低,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引。目前,包括腹腔镜在内的多种手术方法可以治疗不同情况的精索静脉曲张。资料表明,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精子动态与形态学参数。然而,手术治疗后精子主要参数的变化与随访时间的关系目前少有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马征兵 李智勇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精子浓度 参数变化 术后 两种超排卵剂量鼠胚实验对辅助生殖实验室质控的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超排卵剂量下的鼠胚实验对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质控的可行性。方法对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行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超排卵,在采用8 IU PMSG+8 IU HCG和16 IU PMSG+16 IU HCG两种不同注射剂量下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观察不同剂量、不同受精方式下鼠胚发育的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分别实施8 IU PMSG+8 IU HCG超排卵剂量与16 IU PMSG+16 IU HCG超排卵剂量后,雌性小鼠体外受精,鼠胚优胚率分别为90.965%和81.877%,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2.341%和75.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体内受精,鼠胚优胚率分别为93.096%和85.889%,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3.432%和76.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种超排卵剂量下的鼠胚实验对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质控具有可行性,恰当的超排卵剂量,能获得较高的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 马征兵 张志军 元媛 安慧萍 穆艳超 赵会玲关键词:体外受精 胚胎培养 胸部闭合伤并迟发性膈疝1例诊治分析 1998年 我们收治创伤性迟发性膈疝1例,误诊1周后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治愈出院,现将其诊治,经过及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病人男,39岁。胸部撞击伤后左胸痛,无胸闷、气促等症状。查体:左胸皮下挫伤,左侧第5、6、7肋骨。腋前线处有压痛、骨擦感及骨擦音,... 孙广增 马征兵 王凯 牛德旺 张天增关键词:胸部损伤 并发症 膈疝 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周期排卵率、身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40/50),相较于对照组的62.00%(31/5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FPG、HbA1c、FINS、HOMA–IR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卵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BMI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H、T、FSH水平、LH/FSH比值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可进一步提升疗效,调节糖脂代谢水平、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降低BMI。 宋宁 马征兵 成重峰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穴位埋线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