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弘达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腔积液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积液
  • 3篇急性加重
  • 3篇急性加重期
  • 3篇肺疾病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气管
  • 2篇哮喘
  • 2篇良恶性

机构

  • 11篇丹阳市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3篇马弘达
  • 5篇张腊娣
  • 5篇潘慧明
  • 5篇费湘平
  • 2篇李倩
  • 1篇林云辉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根据有无哮喘分为观察组(有哮喘)和对照组(无哮喘),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eNO水平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N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EF、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水平高于治疗前,FeNO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查丽芬潘慧明费湘平马弘达张腊娣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哮喘
Survivin、VEGF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2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中的Survivin和VEGF浓度,同时与28例良性胸腔积液作对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的Survivin和VEGF浓度较良性胸腔积液患者显著增高(P均<0.05);胸液中VEGF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3%,准确率88%,胸液中Survivin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9%,准确率84%;胸液中的Survivin、VEGF联合检测(串行试验)的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99%,准确率为77%;胸液中的Survivin、VEGF联合检测(平行试验)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83%,准确率为84%。结论 Survivin与VEGF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胸液中Survivin、VEGF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马弘达
关键词: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存素
机械通气后血清s TREM-1、IL-12水平与ICU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型受体-1(sTREM-1)、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与ICU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ICU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195例,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82)和肺部未感染组(n=113)。收集患者基础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机械通气后6 h内血清sTREM-1、IL-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肺部未感染组比较,肺部感染组血清sTREM-1、IL-12水平高(P均<0.05);血清sTREM-1、IL-12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均<0.05)。sTREM-1+IL-12诊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均<0.05)。结论血清sTREM-1、IL-12水平升高是ICU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
徐鑫祥马弘达查丽芬顾俊
关键词:机械通气白细胞介素-12
一种多功能输液杆机构
一种多功能输液杆机构,由输液杆(1)、托盘(2)、加热板(3)、重量传感器(4)与警报装置(5)组成,所述的输液杆(1)为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杆(1)顶端设有托盘(2),托盘(2)上表面设有角度为120~15...
马弘达岳菊三
文献传递
一种便捷式医疗推车
一种便捷式医疗推车,包括车架底座(1),所述的车架底座(1)底部四角设有静音移动轮(14),车架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箱体(2),箱体(2)一侧设有打印机放置盒(3)与悬挂式废物桶(4),箱体(2)上设有两层柜体,每个柜...
马弘达
文献传递
胸腔积液中ADA、LDH诊断结核性和细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LDH)诊断结核性和细菌性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出院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n=31)、细菌性胸腔积液组(n=38)和肿瘤性胸腔积液组(n=21)。比较三组胸腔积液ADA、LDH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ADA、LDH诊断结核性、细菌性胸腔积液的效能。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水平高于细菌性胸腔积液组、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胸腔积液组LDH水平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显著(P<0.05)。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2%和62.9%;诊断细菌性胸腔积液AUC为0.51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3%和73.2%。LDH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AUC为0.52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6.9%和67.8%;诊断细菌性胸腔积液AUC为0.8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1%和56.7%。结论不同类型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ADA、LDH水平存在差异,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能优于LDH,LDH诊断细菌性胸腔积液的效能优于ADL。
查丽芬张腊娣潘慧明李倩徐鑫祥杨广惠费湘平马弘达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胸腔积液
5例肺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2008年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PE是1种发病率高、误诊和漏诊率高、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2003年11月~2004年05月短时间内确诊了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提高早期对PE的临床诊断意识,降低死亡率,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5例为住院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结合胸部CT、x线胸片、肺动脉造影、B超深静脉多普勒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而确诊。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62岁。
马弘达林云辉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病理生理综合症平均年龄肺循环障碍肺动脉造影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0年
探讨和分析在肿瘤诊断中利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价值和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课题在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展开,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正在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经其中70例进行分组研究,研究期间将被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将被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利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阳性检出率较之实验组明显较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结论:在诊断肺癌疾病时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着较高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查丽芬张腊娣潘慧明费湘平马弘达
关键词:肺癌
T12椎体背侧肌肉横截面积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T12椎体背侧肌肉横截面积(T12DM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的118例老年AECOPD患者,年龄平均(70.20±7.50)岁,根据入院治疗28 d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93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T12DMA和T12椎体背侧肌肉密度(T12DMD)值]和治疗措施等。结果死亡组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级高于生存组,入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白蛋白入院水平和治疗过程中平均值降低,T12DMA和T12DMD值下降,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增多、使用时间延长以及静脉糖皮质激素用量增加,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COPD分级、有创机械通气、白蛋白水平、T12DMA和T12DMD值均是影响老年AECOPD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12DMA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05~0.869,P<0.05),临界值为23.56 cm^(2)。根据T12DMA临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T12DMA值<23.56 cm^(2)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T12DMA值≥23.56 cm^(2)组(log-rankχ^(2)=5.632,P=0.003)。结论老年AECOPD患者病死率较高,与多种临床指标相关,其中T12DMA降低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与机体肌肉萎缩可能有关,T12DMA可作为预测老年AECOPD患者生存预后的有效指标。
马弘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常规检测指标和医师的临床经验应用抗菌药物,观察组根据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应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总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其总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可有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查丽芬潘慧明李倩徐鑫祥杨广惠费湘平马弘达张腊娣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