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珠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4篇小说
  • 3篇大学叙事
  • 3篇叙事
  • 3篇知识分子
  • 2篇隐痛
  • 2篇刘恒小说
  • 2篇反讽
  • 1篇当代小说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女性
  • 1篇新写实
  • 1篇新写实小说
  • 1篇叙事策略
  • 1篇叙事小说
  • 1篇中产阶层
  • 1篇人性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建构
  • 1篇宿命
  • 1篇探询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吉安广播电视...

作者

  • 7篇马建珠
  • 1篇何平辉
  • 1篇颜敏
  • 1篇谢红

传媒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1990年代以来大学叙事中的反讽修辞
2021年
反讽之所以能在1990年以来大学叙事中产生广泛影响,除了社会转型语境下文艺观转型带来的叙事策略调整需要外,还在于反讽的伦理倾向契合了知识分子"祛魅"化的现代性趋势。反讽内涵的复杂性与外延的迁延性决定了其文本形态种类繁多,纷繁芜杂,较为常见的文本形态有言语反讽与情境反讽。反讽以对话性的叙事结构使其伦理倾向显得暧昧不明,这种暧昧性决定了文本的多义性与丰富性,从而拉开了与非反讽小说的差距,显示出1990年以来大学叙事的创作实绩。
马建珠颜敏
关键词:大学叙事知识分子反讽
生存困境中的人性挣扎被引量:1
2007年
刘恒在小说中设置了不同的人生困境,可以看到他笔下的主人公做着惨烈而真实的人性挣扎。在这挣扎的背后折射着刘恒对人类文化与命运的深层思考。刘恒的沉重,缘于他的真实;刘恒的悲观,缘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完美追求。
马建珠何平辉
关键词:刘恒小说宿命
逡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现代性隐痛
2022年
从《暂坐》中女性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元素来看,贾平回对该小说寄寓了明显的创作突破的意图。但他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犹疑而迷范的态度,又决定了他在小说中难以超越其惯有的文化视野.从而使得小说中的都市女性虽然时尚靓丽充满着现代气息,但缺少一种现代性人格特质;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虽然看似旷达闲适,但面对强权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以致处于一种失语的精神境遇.
马建珠
关键词:女性人物现代气息都市女性旷达文化视野
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学叙事”小说研究
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关于大学题材的小说创作也随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这一文学现象,并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然而,纵览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学叙事小说的...
马建珠
关键词:当代小说大学叙事审美建构
认同与批判:阿袁“大学叙事”小说中的反讽叙事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学院派新生代作家阿袁的小说以其鲜明的大学题材与典雅的叙事风格成为当代文坛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阿袁以言语反讽作为表达言意相异的修辞方式,以叙事反讽完成多重视镜的动态建构,以情境反讽作为小说的结构原则。多种类型的反讽叙事策略,为其小说营造出了浓郁的反讽意蕴。她以认同与批判的叙事姿态呈现出大学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命情态与精神症候。虽然阿袁认同的叙事姿态为有些论者所诟病,但反讽视角的切入,为全新理解阿袁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可能。
马建珠谢红
关键词:大学叙事反讽叙事策略知识分子
生存困境中的人性探询——刘恒小说创作论
作为新写实小说中坚人物的刘恒,因其对人性的极端性探询和小说风格的多变,从而使他成为20世纪后期文坛上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位作家。本文将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三部分进行展开: 一、主要分析了新写实小说产生的历史背...
马建珠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文献传递
逡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现代性隐痛——以贾平凹《暂坐》为中心的考察
2022年
从《暂坐》中女性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元素来看,贾平凹对该小说寄寓了明显的创作突破的意图。但他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犹疑而迷茫的态度,又决定了他在小说中难以超越其惯有的文化视野,从而使得小说中的都市女性虽然时尚靓丽充满着现代气息,但缺少一种现代性人格特质;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虽然看似旷达闲适,但面对强权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以致处于一种失语的精神境遇,这些都形成了他在小说中的现代性精神隐痛。同时,他又将这些精神之痛隐匿在极为平淡自然的日常化叙事中,形成了具有贾平凹特质的隐痛叙事美学。然而,他又总是试图从这种“隐痛”中传达出一种人生启发与生活智慧。于是,这种“情感”的隐匿与“理念”的表达,导致与其叙事的悖离与失衡,造成某些概念化与理念化的美学缺失。
马建珠
关键词:知识分子中产阶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