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延伶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油藏评价
  • 2篇油层
  • 2篇油气
  • 2篇试采
  • 2篇盆地
  • 2篇葡萄花油层
  • 2篇凹陷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压力恢复分析
  • 1篇优质烃源岩
  • 1篇油量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开发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布

机构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7篇马延伶
  • 1篇宋延辉
  • 1篇曹瑞成
  • 1篇李会光
  • 1篇陈方文
  • 1篇李吉君
  • 1篇卢双舫
  • 1篇王伟明
  • 1篇陈海峰
  • 1篇毛伟

传媒

  • 2篇油气井测试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试油试采资料在油藏评价阶段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在油藏评价阶段利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朝阳阶地川3井区试油资料,优选开发目的层系,明确开发区块的油水分布关系,为油田开发提供借鉴;利用川3井区试采资料判断储层规模,给出采油强度、流压等参数,利用物质平衡法给出单井控制储量,为油田开发提供资料;利用该井分析结果建立动态地质模型进行储层规模预测比较合理,同时利用解释出的探测半径,边界情况等,为合理编制开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马延伶
关键词:松辽盆地油藏评价压力恢复分析试采
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呼和湖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东南部,已经列为该盆地东部断陷带的重点勘探领域之一,近年来的勘探实践也揭示了呼和湖凹陷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南屯组地层是研究区最主要勘探目的层,由于其石油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相带窄...
马延伶
关键词:成藏规律层序
文献传递
试井技术在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试井作为油藏评价中的一项主要技术,同测井、地质、地震技术相比,主要从动态角度对油藏作出描述。以往在大庆外围油田开发方案中使用试井资料时仅局限于试油产量和地层压力、温度数据,未对压降、压力恢复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其实压力资...
毛伟马延伶
关键词:油藏评价低渗透油藏
文献传递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被引量:87
2012年
"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的拐点来确定优质烃源岩的有无及其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在TOC较低时,所有源岩的排烃量有限,难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当TOC升高到某一阀值时,排烃量随着TOC的升高出现明显的增大.这一明显增大的拐点应该为优质烃源岩的下限,TOC高于该值的源岩即为优质烃源岩.虽然优质烃源岩的下限还与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但为简明实用,综合定量评价认识,推荐TOC=2.0%作为确定优质油源岩的下限.该标准在研究区的应用表明,区内南二段、南一段优质烃源岩的生油贡献比例达到71%和87%,排油贡献比例更是高达85%和94%,优质源岩的分布与区内油藏的分布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优质源岩的控藏作用.
卢双舫马延伶曹瑞成李吉君王伟明李会光陈方文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乌尔逊凹陷生烃潜力石油地质
试油试采在勘探开发卫星油气田中的作用
2003年
马延伶宋延辉
关键词:试油试采油气勘探开发
古龙油田油水分布规律研究
对于油藏分布规律复杂的古龙油田而言,准确的预测油田的油水的分布情况,是保证油田稳定产量、提高采收率的核心问题。受岩性和构造双重影响,工区油水分布呈现“油水同层、上油下水、上水下油、油水层互间”等特征,联合各种手段刻画微幅...
马延伶
关键词: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有利区带预测
文献传递
二维趋势面分析在微幅度构造识别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大庆市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微幅度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和油井的产能有更加明显的控制作用。应用二维趋势面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微幅度构造识别,介绍其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微幅构造图绘制原则。通过研究与分析,识别出微幅度构造160个,幅度差主要分布在1—4m,面积主要分布在0.05—0.2km^2,其中最大幅度33m、最小幅度1m,最大面积0.29km^2、最小面积0.02km^2,总面积22.84km^2。依据微幅度构造位置、沉积相等成藏主控因素在常家围子向斜设计有利目标井位1口,研究结果对古龙油田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及有利区的优选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王凤启陈海峰马延伶
关键词:葡萄花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