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夜肥
- 作品数:3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Y染色体异常不育症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36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患者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的临床意义。方法36对不孕夫妇采用控制性促超排卵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后第3天行胚胎活检、卵裂球固定和FISH检测,第4或第5天选择核型为XX的女性胚胎移植,怀孕16周时,进行羊水复检。结果36例患者,每例患者均进行了一个ICSI—PGD周期,共36个周期,获卵总数580个。成熟卵子473个,正常受精398个,受精率为84.14%(398/473);胚胎形成率99.50%(396/398);优质胚胎率29.55%(117/396);实施活检胚胎281个,胚胎活检成功率为100%(281/281);卵裂球固定率为100%(281/281),其中12个卵裂球无细胞核;有细胞核卵裂球的FISH杂交成功率为100%(269/269)。FISH杂交结果显示,核型为XX的女性胚胎数为38.29%(103/269);核型为XY的男性胚胎数为26.77%(72/269);非整倍性异常胚胎数为34.94%(94/269)。共移植52个女性胚胎,着床率38.46%(20/52);临床17例妊娠,妊娠率为47.22%。8例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FISH复查,结果显示均为女性。目前已有12例正常女婴成功分娩。结论应用ICSI结合PGD治疗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选择正常女性胚胎植入母体子宫,是解决此类患者不育问题、同时避免Y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
- 王珺罗亚宁马夜肥李丽刘赛张顺黄建磊黄琴莉王晓红
- 关键词:植入前诊断原位杂交不育
- ICSI周期中拆蛋时间及ICSI注射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 刘闯李博李辰龙李丽马夜肥张亨德康彬石永乾王晓红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aCGH—PGS)技术对复发性流产(RM)患者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54例RM患者分为aCGH-PGS组(n=25)与非PGS组(n=29)。aCGH-PGS组胚胎行aCGH筛查,选择染色体整倍性胚胎植入,其临床结局与非PGS组相比较。结果:aCGH—PGS组中染色体整倍性胚胎占26.93%(42/156);平均移植胚胎1.3±0.8个,低于非PGS组2.6±0.6个(P〈0.01);胚胎着床率(57.58%)与临床妊娠率(61.90%)高于非PGS组(27.03%,P〈0.01;46.43%,P〉0.05),早期流产率(7.69%)低于非PGS组(38.46%,P〈O.01)。结论:经aCGH—PGS,植入1-2个染色体整倍性胚胎,可使RM患者获得更高的胚胎着床率及较低的早期流产率,是RM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
- 王珺张靖黄剑磊李丽马夜肥张亨德王晓红
- 父源印记基因H19印记控制区域DNA甲基化与少、弱精子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H19印记控制区域的DNA甲基化程度与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排除染色体因素干扰,进一步借助精液常规参数、伊红染色以及精子形态等指标,筛选出18例单一因素少精子症患者(浓度<15×106/ml,其余指标均正常)和20例单一因素弱精子症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32%,其余指标均正常)用于DNA甲基化检测;提取精子样本全基因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处理、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测序;通过BIQ Analyze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质控和DNA甲基化程度分析。20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液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甲基化丢失率[(0.30±0.06)%]相比,少精子症患者的H19印记控制区域的DNA甲基化丢失程度显著增高[(9.19±2.45)%],尤其当精子浓度<3×106/ml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弱精子症患者中H19印记控制区域的DNA甲基化丢失程度[(0.30±0.07)%]和模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62)。进一步重点分析了CTCF6位点的DNA甲基化状态,少精子症患者的DNA甲基化丢失程度[(2.6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3)%]和弱精子症组[(0.03±0.02)%],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5)。结论:H19印记控制区域的DNA甲基化程度的降低与少精子症密切相关,且降低程度与精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精子活力无关。
- 李建波李博梁新新王珺马夜肥张永琦刘正闵保华马旭辉王晓红
- 关键词:DNA甲基化男性不育少精子症弱精子症
- 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胚胎植入前性染色体遗传学筛查分析(英文)
- 2014年
- 目的分析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胚胎性染色体组成,探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此类患者胚胎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Y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AZFc区缺失、Yqh+、Yqh-)男性不育症患者经ICSI技术形成胚胎。同意进行PGS的患者,对其胚胎进行单卵裂球活检,采用Vysis CEP X/Y DNA探针检测胚胎的性染色体组成,选择女性胚胎(XX)植入。不同意进行PGS的患者,选择形态学发育正常的胚胎植入。植入后观察胚胎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共对25例此类患者的281个胚胎进行了PGS筛查。在Y染色体AZFc区缺失患者、Yqh+患者、Yqh-患者胚胎中男性(XY)及性染色体非整倍性胚胎的比例分别为34.21%、68.75%和45.00%。PGS组患者胚胎着床率(33.93%)和临床妊娠率(44.00%)与非PGS组(30.42%和44.95%)相近,PGS组胚胎流产率(9.09%)低于非PGS组(14.2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胚胎中,男性与性染色体非整倍性胚胎占有较高比例,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患者胚胎行PGS筛查以避免带有性染色体基因缺陷的胚胎被盲目植入。PGS技术对胚胎的着床、发育及辅助生殖治疗无负面影响,其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 王珺罗亚宁马夜肥黄剑磊李丽王晓红
- 关键词:胚胎男性不育
- 透明带不同激光薄化范围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影响:一项400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评估透明带不同激光薄化范围对玻璃化冷冻的D3天胚胎解冻移植周期的种植率、临床妊娠 率的影响,确定最合适的激光薄化范围。方法:选择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解冻D3天卵裂期胚胎进行冷...
- 罗亚宁刘赛李丽周婷马夜肥刘闯王晓红
-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
- 文献传递
- 冷冻周期中获卵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 石永乾李博李丽马夜肥刘闯张亨德王晓红
- Y染色体异常不育患者胚胎植入前性染色体筛查结果分析
- 2013年
- 要目的分析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胚胎性染色体组成,探讨辅助生殖治疗中对此类患者胚胎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PGS)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Y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AZFc区缺失、Yqh+、Yqh-)男性不育症患者经ICSI技术形成胚胎。同意进行PGS的患者,对其胚胎行单卵裂球活检,采用Vysis CEPX/YDNA探针和FISH技术检测胚胎的性染色体组成,选择女性胚胎植入。不同意进行PGS的患者,选择形态学发育正常的胚胎植入。植入后观察胚胎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共25例此类患者的281个胚胎进行了PGS筛查,其性染色体组成及所占比例为:在Y染色体AZFc区缺失患者胚胎中XX为65.79%,XY及非整倍性为34.21%;在Yqh+患者胚胎中分别为31.25%和68.75%;在Yqh-患者胚胎中分别为55.00%和45.00%。PGS组患者胚胎着床率(33.93%)和临床妊娠率(44.00%)与非PGS组(30.42%和44.95%)相近,PGS组胚胎流产率(9.09%)低于非PGs组(14.2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Y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胚胎中,男性(xY)胚胎与性染色体非整倍性胚胎占有较高比例,因此对此类患者胚胎行性染色体PGS是必要的。PGS技术对胚胎的着床及发育影响较小,对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其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 王珺罗亚宁马夜肥黄剑磊李丽王晓红
- 关键词:Y染色体不育
- 短时受精联合补救性ICSI在不孕不育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 在不孕不育的诊疗过程中,受精失败的病例发生,一直困扰着生殖医学的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既能保证患者有优质胚胎可用,又能保证患者胚胎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曹泽磊李丽马夜肥张亨德李博王晓红
- t(6;13)(q23.3;q31.3)易位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治
- :对一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遗传学诊断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方法: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技术对夫妇双方外周血,以及实施试管婴儿助孕过程中流产绒毛组织以及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夫妇双方外周血检测均未见异...
- 王珺张靖李懋黄剑磊马夜肥张振强王晓红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遗传学诊断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