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小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耐药
  • 7篇血流感染
  • 7篇细菌
  • 7篇细菌耐药
  • 7篇耐药监测
  • 7篇革兰
  • 5篇阳性菌
  • 5篇阴性菌
  • 5篇革兰氏阴性菌
  • 3篇耐药性
  • 3篇革兰氏阳性
  • 3篇革兰氏阳性菌
  • 2篇药物
  • 2篇原菌分布
  • 2篇尿路感染
  • 2篇细菌耐药监测
  • 2篇路感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机构

  • 12篇自贡市第三人...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滨州医学院附...
  • 7篇甘肃省中医院
  • 7篇济宁医学院
  • 7篇河南大学
  • 7篇陕西省人民医...
  • 7篇胜利油田中心...
  • 7篇丽水市中心医...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云南省第二人...
  • 7篇浙江省中医院
  • 7篇连云港市第一...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安阳地区医院
  • 7篇荆州市第二人...
  • 7篇荆州市中心医...
  • 7篇荆州市第一人...
  • 7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颜小平
  • 7篇刘丹
  • 7篇杨青
  • 7篇张利侠
  • 7篇周义正
  • 7篇戴媛媛
  • 7篇陈云波
  • 7篇乔登嫣
  • 7篇丁卉
  • 7篇徐红云
  • 7篇肖永红
  • 7篇董海新
  • 7篇全博
  • 7篇李爱云
  • 7篇曹俊敏
  • 7篇刘永云
  • 7篇王际亮
  • 7篇黄颖
  • 7篇孔海深
  • 7篇茆海丰

传媒

  • 7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8至2019年度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通过研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其耐药性监测,准确掌握我国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按操作规程分离自血培养的感染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集50家成员单位147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4117株(27.9%),革兰阴性菌10661株(72.1%)。最常见的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5500株(37.2%)、肺炎克雷伯菌2519株(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438株(9.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85株(8.7%)、铜绿假单胞菌546株(3.7%)、屎肠球菌504株(3.4%)、鲍曼不动杆菌501株(3.4%)、阴沟肠杆菌424株(2.9%)、其他链球菌属414株(2.8%)和粪肠球菌344株(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4%(394/1438)和70.4%(905/1285),未检测到对糖肽类耐药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4%(2/504),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非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分别为50.4%(2731/5415)、24.6%(493/2001)、35.2%(31/8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5%(85/5500)、20.6%(518/2519);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8.3%(27/32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8%(14/501)和3.4%(17/501);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8.9%(103/546)。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主要耐药现象;MRSA的检出率显著降低;耐碳青霉烯大
陈云波嵇金如应超群王培培刘志盈杨青杨青丁卉孔海深茆海丰丁卉刘永云茆海丰黄颖杨正海戴媛媛李艳红朱丽莎张立平李艳红徐红云曹俊敏虎淑妍满思金董海新廖智香满思金刘丹金炎周义正刘丹陈凤訇周义正王际亮梁金花顾蓓青王际亮沈继录郑琳李爱云胡红霞全博张利侠梁坤鹏全博王世富梁坤鹏康建邦夏修三颜小平康建邦栾亮王建中李卓乔登嫣张琳李卓乔登嫣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抗药性细菌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
2023年
分析PDCA循环法对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效果。方法 抽选86例本院危急值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危急值管理,实验组用PDCA循环法管理,分析两组管理质量。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管理质量和效果较好,P<0.05。结论 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积极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PDCA循环法的管理效果理想,能保障各项决策的有效性,优化临床管理质量与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检验结果回报及临床干预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一定程度上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医院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值得推广。
徐晓玲颜小平何成玲
关键词:PDCA循环法
2010年—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动态研究
2014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583株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结果:P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30.2%)、重症监护病房(26.4%)、神经外科(13.9%)、胸外科(11.0%)以及普外科(9.1%)。分离的PA标本主要为痰液(76.0%)、脓液(6.3%)、伤口分泌物(6.0%)、尿液(5.7%)和血液(3.3%)。PA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陈芳余梅郝玉清颜小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某三甲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了解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素及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就诊患者尿液标本3802份,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美国SIEMENS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39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411株,占比76.25%;革兰阳性菌128株,占比23.75%;其中前5位的菌株416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4株(54.55%)、粪肠球菌46株(8.53%)、肺炎克雷伯菌38株(7.05%)、屎肠球菌23株(4.27%)、奇异变形杆菌15株(2.78%)。前5位3种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及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40.00%,庆大霉素为35.71%,其余均在30.00%以内;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为52.63%,其次是头孢唑林为42.11%、头孢噻肟为36.84%、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均为31.58%,其余均在30.00%以内;奇异变形杆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60.00%,其次环丙沙星为53.33%、妥布霉素为46.67%,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和氨曲南均为33.33%,其余均在30.00%以内。前5位2种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为86.96%,其次红霉素为76.09%、利福平为54.35%,环丙沙星为32.61%、左旋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均为30.43%,其余均在30.00%以内;屎肠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100%,其次青霉素G为95.65%、莫西沙星为91.30%、利福平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为82.61%、四环素为65.22%,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4.35%,其次为利奈唑胺为5.26%、呋喃妥因为8.70%。结论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加强与实验室合作,重视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
陈月华颜小平江利沙郝玉清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病原菌分布药敏抗菌药物
2023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革兰阳性菌
2025年
目的通过监测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病原谱分布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诊治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3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阳性的革兰阳性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60家成员单位4385株革兰阳性菌,分离菌株数排在前五位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44株(35.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41株(32.9%)、屎肠球菌574株(13.1%)、粪肠球菌385株(8.8%)和α-溶血链球菌187株(4.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流行率分别为26.2%(405/1544)和69.8%(1006/1441)。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利奈唑胺、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及依拉环素的敏感率均>97.0%。未检测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1.7%(10/574),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3%(1/385)。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在我国不同地区中显示差异性(χ^(2)=17.674和148.650,P值均<0.001)。北部地区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省级医院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均高于地市级医院(χ^(2)=14.111和4.828,P<0.001和P=0.028)。人均GDP<89358元地区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均高于人均GDP≥89358元地区(χ^(2)=18.986和4.477,P<0.001和P=0.034)。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整体流行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屎肠球菌检出超过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地域的革兰阳性菌状况有不同,主要耐药菌在省级医院和人均GDP较低地区更为突出。
应超群嵇金如刘志盈杨青孔海深孔海深丁卉李岩岩丁卉李岩岩戴媛媛茆海丰刘永云周义正刘永云周义正王际亮金炎黄东红徐红云张鹏郑琳何宏郑琳曹俊敏刘周黄颖耿燕廖国林刘丹陈凤訇张利侠张保华李艳红李小燕董海新张秋莹刘东华张秋莹胡雪飞宋迪静满思金尹佑东梁坤鹏李爱云李卓李爱云李卓梁金花刘强董银樵沈继录虎淑妍栾亮李建孟灵乔登嫣孟灵乔登嫣汪大红全博颜小平韩春华颜小平沈萍王世富沈萍
关键词: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2022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革兰阳性菌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通过监测全国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病原谱分布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提供更为合理的防控方案。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2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革兰阳性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3163株革兰阳性菌,分离菌株数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47株(3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28株(29.3%)、屎肠球菌369株(11.7%)、粪肠球菌296株(9.4%)和α-溶血链球菌192株(6.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流行率分别为26.4%(303/1147)和66.7%(619/928),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及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95.0%。屎肠球菌分离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均为0.5%(2/369),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我国南部地区的MRSA检出率低于其他地区(χ^(2)=14.578,P=0.002),而北部地区的MRCNS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χ^(2)=15.195,P=0.002)。省级医院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均高于地市级医院(χ^(2)=13.519和12.136,P<0.001)。人均GDP≥92059元地区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均高于人均GDP<92059元地区(χ^(2)=9.969和7.606,P=0.002和0.006)。结论我国引起血流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MRSA整体流行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屎肠球菌检出率超过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不同地域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和耐药谱略有不同,MRSA和MRCNS在省级医院和人均GDP≥92059元地区更为突出。
应超群陈云波嵇金如刘志盈杨青杨青茆海丰孔海深田鹏鹏茆海丰丁卉王际亮金炎刘永云王际亮金炎戴媛媛周义正耿燕刘丹张鹏李岩岩刘丹宋迪静曹俊敏李艳红张秋莹廖国林李艳红张秋莹郭良黄颖康海全黄东红李爱云李卓黄东红满思金李卓刘东华徐红云董海新刘东华徐红云虎淑妍李建郑琳栾亮沈继录张利侠全博沈继录张利侠全博颜小平夏修三乔登嫣梁金花沈萍孟灵
关键词:革兰阳性菌细菌耐药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BRICS)2021年度报告被引量:21
2023年
目的通过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1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110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782株(25.3%),革兰阴性菌8231株(74.7%)。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141株(37.6%)、肺炎克雷伯菌2076株(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078株(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7株(6.3%)、铜绿假单胞菌401株(3.6%)、屎肠球菌397株(3.6%)、鲍曼不动杆菌308株(2.8%)、粪肠球菌296株(2.7%)、阴沟肠杆菌276株(2.5%)和其他克雷伯菌属233株(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流行率分别为25.3%和76.8%,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的敏感率>95.0%。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49.6%、25.5%和39.0%;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2%和15.8%;7.9%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头孢比罗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阿维巴坦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60.0%,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分别为5.5%和4.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8.9%。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大肠埃希菌占1/3;MRSA的流行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仍呈较高水平流行,但已有下降趋势,耐
陈云波嵇金如刘志盈应超群杨青杨青王际亮孔海深茆海丰王际亮丁卉茆海丰周义正金炎刘永云耿燕戴媛媛黄东红张鹏黄颖黄东红陈凤訇沈继录徐红云董海新宋江勤刘丹董海新张利侠李艳红曹俊敏张利侠李艳红刘东华李卓刘强刘东华徐荣董银樵虎淑妍梁坤鹏全博郑琳梁坤鹏全博郑琳刘卫平胡雪飞田鹏鹏颜小平胡雪飞李健颜小平李爱云乔登嫣夏修三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菌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496例尿路感染者尿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培养的结果及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96例尿路感染者,进行了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入组496例尿路感染者细菌菌谱中革兰阴性菌(G-)为322株,构成比为64.9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52株(30.65%);革兰阳性菌(G+)为169株,构成比为34.07%,主要为粪肠球菌48株(9.68%)和屎肠球菌41株(8.27%);其中真菌感染为5株,构成比为1.01%。选取全部菌种中5类主要菌种进行药敏分析: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G+菌耐药率较高,其中屎肠球菌对于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8.57%。结论尿路感染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便于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
陈芳郝玉清颜小平余梅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培养耐药性抗菌药物
2023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革兰阴性菌
2025年
目的监测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病原谱分布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及细菌耐药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23年1至12月分离自血培养阳性的革兰阴性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性测定。采用WHONET 5.6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60家医院革兰阴性菌11492株,其中肠杆菌目细菌10098株(87.9%),非发酵菌1394株(12.1%);前5位分离株菌为大肠埃希菌5741株(50.0%)、肺炎克雷伯菌2999株(26.1%)、铜绿假单胞菌581株(5.1%)、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573株(5.0%)及阴沟肠杆菌复合体477株(4.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46.8%(2685/5741)、18.3%(549/2999)和44.0%(77/175);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分别为1.3%(76/5741)及15.0%(450/2999);CREC和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32.9%(25/76)和78.0%(351/450),对氨曲南/阿维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4.7%(72/76)和90.2%(406/450),对亚胺培南/瑞来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7.9%(44/76)和79.1%(356/4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复合体的检出率为64.6%(370/573),对替加环素、依拉环素及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均高于80.0%。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为17.0%(99/581)。不同地区收集的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上存在差异,其中CREC、CRKP、CRPA及CRAB复合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8.6、10.8和19.3,P<0.05);省级医院的ESBLs(+)大肠埃希菌、CREC、CRAB和CRKP检出率均高于地市级医院(χ^(2)=12.5、9.8、12.7和57.8,P值均<0.01)。结论我国革兰阴性菌是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仍占首位,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占比呈上升趋势。CRKP呈缓慢上升趋势,CREC保持低水平流行,CRAB复合体仍保持高
嵇金如刘志盈应超群杨青孔海深孔海深丁卉李岩岩丁卉李岩岩戴媛媛茆海丰刘永云周义正刘永云周义正王际亮金炎黄东红徐红云何宏郑琳何宏郑琳曹俊敏刘周黄颖耿燕廖国林刘丹陈凤訇张利侠张保华李艳红李小燕董海新张秋莹刘东华张秋莹胡雪飞宋迪静满思金尹佑东梁坤鹏李爱云李卓李爱云李卓梁金花刘强董银樵沈继录虎淑妍栾亮李建孟灵乔登嫣孟灵乔登嫣汪大红全博颜小平韩春华颜小平沈萍陈云波沈萍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2022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革兰阴性菌被引量:10
2024年
目的监测全国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病原谱分布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及细菌耐药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成员单位2022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阳性的革兰阴性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1家医院革兰阴性菌9035株,其中肠杆菌目细菌7895株(87.4%),非发酵菌1140株(12.6%);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510株(49.9%)、肺炎克雷伯菌2340株(25.9%)、铜绿假单胞菌534株(5.9%)、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405株(4.5%)及阴沟肠杆菌327株(3.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大肠埃希菌、EBSLs(+)肺炎克雷伯菌和EBSLs(+)变形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47.1%(2095/4452)、21.0%(427/2033)和41.1%(58/141);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分别为1.3%(58/4510)和13.1%(307/2340);CREC和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2.1%(36/58)和9.8%(30/307)。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复合体的检出率为59.5%(241/405),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为18.4%(98/534)。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及主要耐药菌在不同地区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CRKP和CRP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9和20.252,P<0.001)。省级医院的CREC、CRKP、CRPA、CRAB、ESBLs(+)大肠埃希菌及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高于地市级医院(χ^(2)=11.953、81.183、10.404、5.915、12.415和6.459,P<0.01或<0.05);人均GDP≥92059元地区的CRPA检出率高于人均GDP<92059元地区(χ^(2)=6.240,P=0.012)。结论我国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上升明显;ESBLs(+)大肠埃希菌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
刘志盈陈云波嵇金如应超群杨青杨青茆海丰孔海深田鹏鹏茆海丰丁卉王际亮金炎刘永云王际亮金炎戴媛媛周义正耿燕刘丹张鹏李岩岩刘丹宋迪静曹俊敏李艳红张秋莹廖国林李艳红张秋莹郭良黄颖康海全黄东红李爱云李卓黄东红满思金李卓刘东华徐红云董海新刘东华徐红云虎淑妍李建郑琳栾亮沈继录张利侠全博沈继录张利侠全博颜小平夏修三乔登嫣梁金花沈萍孟灵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抗药性血流感染耐药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