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盈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奉贤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水稻
  • 4篇杂交
  • 4篇栽培
  • 4篇肥料
  • 4篇肥料运筹
  • 3篇氮肥
  • 3篇栽培技术
  • 3篇直播
  • 3篇试种
  • 3篇水稻品种
  • 2篇氮肥用量
  • 2篇氮肥运筹
  • 2篇优质稻
  • 2篇优质水稻
  • 2篇运筹
  • 2篇杂交粳稻
  • 2篇栽插
  • 2篇栽插密度
  • 2篇早熟
  • 2篇早熟品种

机构

  • 20篇上海市奉贤区...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上海市奉贤区...
  • 1篇上海温兴生物...

作者

  • 20篇顾盈
  • 11篇金秀华
  • 10篇苏瑞芳
  • 9篇江健
  • 7篇唐建国
  • 5篇方群英
  • 5篇李丹
  • 4篇冯斌
  • 4篇吴培清
  • 4篇曹磊
  • 3篇王华
  • 3篇夏伟
  • 3篇陈俞
  • 2篇周建新
  • 2篇胡利权
  • 2篇吴书俊
  • 2篇徐英
  • 2篇王建军
  • 2篇汪明
  • 1篇张敏

传媒

  • 13篇上海农业科技
  • 6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沪香粳106”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给"沪香粳106"示范推广提供丰产栽培技术支撑,2015~201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量、不同施氮量及前后期施氮比例对"沪香粳106"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沪香粳106"作单季稻人工直播栽培,在播种量67.5 kg/hm^2、施氮总量270 kg/hm^2、基蘖肥∶穗肥为8∶2的情况下,单株发育良好,群体协调适宜,可获得较高产量。
江健顾盈曹磊朱雷鹰黄亮吴培清苏瑞芳金秀华吴书俊
关键词:播种量
2010年奉贤区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5
2011年
为提高稻米品质,提升种植效益,对新引进的6个优质稻品种进行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9-34"、"银香18"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佳、适口性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江健金秀华苏瑞芳顾盈陆金余
关键词:优质稻
水稻品种‘美谷2号’不同种植模式下适宜播期和移栽期筛选试验初报
2024年
为探明优质水稻品种‘美谷2号’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适宜播期和移栽期,特采用水稻机穴播、机插秧种植模式,设置不同播期、移栽期,开展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美谷2号’作为单季晚稻,在机穴播种植模式下,播期宜安排在6月1日前后;‘美谷2号’作中晚熟粳稻,在机插秧种植模式下,移栽期宜安排在5月30日—6月10日之间。
徐懿邵京金唐建国吴培清冯斌夏伟顾盈
关键词:水稻播期移栽期
超高产杂交籼稻试种简报
2012年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探索超高产杂交籼稻在上海地区种植的适应性、生育特点及产量表现,对"Y两优2号"、"两优1128"2个超级稻品种进行了小面积试种,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不太适宜种植这两个杂交籼稻品种。
江健苏瑞芳金秀华顾盈吴培清
关键词:超高产Y两优2号两优1128杂交籼稻
蚯蚓有机肥在机插稻育秧及大田生产上的应用初探
2017年
为缓解机插稻育秧生产中育秧土取土难的问题及提高秧苗素质,研究了蚯蚓有机肥作育秧基质和作基肥施用在水稻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蚯蚓有机肥作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根系生长良好,栽插后返青活棵快,分蘖发生早且多。同时,大田施用蚯蚓有机肥作基肥的增产效果明显,采用蚯蚓有机肥作育秧基质和基肥施用蚯蚓有机肥的3个处理较未施用蚯蚓有机肥的CK_2每667m^2增产30.0~81.4kg、增幅4.5%~12.2%。
曹磊陈俞江健顾盈金秀华苏瑞芳许磊高文
关键词:机插稻育秧基质秧苗素质
肥料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青贮玉米肥料运筹试验,研究了青贮玉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雅玉8号适宜的施肥量为285~375kg/hm2,且干物质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肥量315kg/hm2时,采用重基肥不施穗肥的施肥方式,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成分好。
金秀华金昕李丹方群英陆雪珍张婉英唐建国俞梅芳顾盈
关键词:青贮玉米肥料运筹生物产量营养成分粗蛋白
杂交粳稻“花优14”窄行距栽插适宜株距初探
2015年
为筛选出窄行距插秧机最适宜的栽插密度,对新引进的窄行距(行距为25cm)水稻插秧机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花优14"作单季晚稻机插栽培,采用25cm窄行距插秧机栽插,以株距12cm为宜。
唐建国江健金秀华苏瑞芳顾盈徐英
关键词:窄行距栽插密度株距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粳型水稻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比较
2025年
为研究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粳型水稻稻米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成因,以2个粳型糯米品种‘太湖糯’和‘沪香糯1911’,2个粳型软米品种‘银香38’、‘沪香软450’和2个普通粳米品种‘秀水134’和‘沪香粳209’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质构特性、糊化特性、淀粉精细结构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粳型糯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均最低,表明糯米糊化特性较弱;其米饭硬度最低、弹性最小、附着性最强,推测与其直链淀粉含量最低、短支链淀粉含量最高有关;其米粉糊化快可能与其淀粉分子量大有关。普通粳米米饭弹性大,硬度高,黏性小,附着性弱,其冷胶黏度、消减值、回复值高,表明冷饭容易回生;其米饭食味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粳型软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表明其糊化特性较强;粳型软米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硬度、弹性和附着性均介于粳型糯米和普通粳米之间,综合了粳型糯米的柔软性和普通粳米的弹性。本研究可为优质食味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张丽霞夏伟顾盈王华闫影叶俊华胡泽军吴书俊
关键词: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品质
基于稻鳝综合种养模式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在稻鳝综合种养模式下,比较分析6个水稻品种(早熟品种3个、中晚熟品种3个)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稻米的品质。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青角22全生育期最短,沪早香软1号全生育期最长,中晚熟品种中沪软1212全生育最短,秋优金丰全生育期最长;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的株高和穗长优势明显;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分蘖力最高,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沪软1212的有效穗数最高;早熟品种沪早香软1号、中晚熟品种沪软1212的成穗率最高;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产量优势显著,且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趋势一致;稻米的碾磨品质以秋优金丰最佳;外观品质中早熟品种松早香1号、中晚熟品种秋优金丰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低于同类品种;稻米营养及食味品质中通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分析早熟品种青角22、中晚熟品种南粳46食味品质最佳。适合稻鳝种养结合的品种中,秋优金丰以产量及外观品质占优,南粳46以食味品质占优;如需早熟品种,综合评价产量和品质,则松早香1号为佳。
王华孙小淋顾盈张静文姚春霞周文宗吕卫光
杂交晚粳‘花优14'机插栽培高产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花优14'为材料,对机插水稻的育秧、移栽、肥料运筹等进行定量栽培调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芽谷最适播种量为155~175g/盘;在行距30 cm固定情况下,栽插株距14 cm最有利于发挥‘花优14'的个体质量及群体水平;大田施氮量300 kg/hm^2、基蘖肥:穗肥=7:3处理产量最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的显著提高是‘花优14'机插栽培增产的主要因素。
苏瑞芳江健方群英顾盈李丹唐建国周建新金秀华
关键词:机械插秧播种量栽插密度肥料运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