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海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直肠
  • 6篇肠癌
  • 5篇直肠癌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超声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教学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直肠癌根治
  • 2篇直肠癌根治术
  • 2篇直肠肿瘤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普通外科
  • 2篇微泡
  • 2篇胃癌

机构

  • 2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20篇顾海涛
  • 11篇王继见
  • 9篇李洋
  • 6篇张剑波
  • 6篇王亚旭
  • 3篇朱鹏
  • 3篇朱代华
  • 3篇刘光艺
  • 2篇徐浩
  • 1篇丁雄
  • 1篇蔡洪科
  • 1篇彭磊
  • 1篇王志刚
  • 1篇周世骥
  • 1篇李冬雪
  • 1篇汪伟民
  • 1篇刘航
  • 1篇孙勇
  • 1篇杨成

传媒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循证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级普通外科专业研究生28人分别作为PBL组和传统教学模式(LBL)组。课程完成后,将两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PBL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LBL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李洋顾海涛王继见朱代华王亚旭朱鹏
关键词:教学方法普通外科
超声响应性纳米粒子用于超声/光声成像引导下声动力/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制备载四苯基卟啉锌(TPZ)、葡萄糖氧化酶(GOD)与全氟戊烷的超声响应性纳米粒子(NP)TPZ-GOD NP,并评估其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及介导声动力治疗(SDT)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以薄膜水化法制备载TPZ及GOD的NP。观察TPZ-GOD NP基本特性,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超声辐照下释放GOD量,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与TPZ-GOD NP共同孵育后细胞吞噬情况,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超声辐照后TPZ-GOD NP细胞毒性活性氧产生情况。检测TPZ-GOD NP增强体内外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效果;观察TPZ-GOD NP介导SDT、饥饿治疗及二者联合对移植瘤小鼠模型的作用。结果成功制备TPZ-GOD NP,颗粒呈球形,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62.10±62.92)nm。超声辐照后,GOD释放量随时间而增加。TPZ-GOD NP可被CT-26细胞吞噬,超声辐照后可产生大量细胞毒性活性氧;可发生液气相变,增强体内外超声造影效果。体外光声成像显示,TPZ-GOD NP光声信号值随浓度而呈线性增加。经尾静脉注射TPZ-GOD NP后,小鼠肿瘤区域内光声信号明显增强;SDT或饥饿治疗均可杀伤部分CT-26细胞,二者联合效果更佳。结论制备TPZ-GOD NP具有超声响应性,可用于超声/光声双模态成像引导下声动力联合饥饿治疗小鼠结直肠癌。
徐伟李洋顾海涛张剑波王志刚王继见
关键词:结直肠癌卟啉锌光声成像
HIF-2α-VEGF-Notch信号通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不完全消融后肝癌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HIF-1α、HIF-2α、VEGF、Notch等基因在高强度聚焦超声不完全消融肝癌血管新生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实验共分5组,HIFU残留肝癌细胞亚系为实验组,未处理肝癌细胞为对照组,转染HIF-2α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残留肝癌细胞为抑制HIF-2α组,转染VEGF基因沉默重组慢病毒残留肝癌细胞为抑制VEGF组,转染空载慢病毒残留肝癌细胞为空载组。免疫荧光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VEGF表达。低氧(1%O_2)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0、6、12、24 h,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HIF-2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IF-1α、HIF-2α、VEGF、Notch、DLL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VEGF蛋白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中均有表达。HIF-1α在低氧处理12 h达到顶峰,随后下降,而HIF-2α、VEGF随着低氧处理时间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HIF-2α、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转染慢病毒后,抑制HIF-2α组HIF-2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实验组显著下调(P<0.05),抑制VEGF组VEGF、Notch、DLL4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实验组显著下调(P<0.05),实验组HIF-2α、VEGF、Notch、DLL4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2α-VEGF-Notch信号通路参与调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残余肝癌血管新生。
刘航汪伟民张剑波顾海涛王继见周世骥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癌
机器人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最佳获益人群特征
2025年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结局指标的影响,探索机器人手术开展前、中期的最佳手术获益人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基于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手术部位进行PSM,主要结局是匹配后队列的术后短期结局(二次手术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次要结局是匹配后队列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术中输血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31例患者资料,将机器人组(n=147)与腹腔镜组(n=884)患者进行1∶1 PSM后,共保留142对研究对象。匹配后的队列中,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机器人组[179.48(69.88)min vs 237.98(82.27)min,U=6.849,P<0.01],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估计失血量[50(20)mL vs 50(30)mL,U=2.746,P=0.006]、首次进食流食时间[(3.86±1.87)d vs(4.27±1.70)d,t=2.194,P=0.028]、首次排气时间[2.0(1.0)d vs 3.0(1.0)d,U=2.022,P=0.043]、术后住院时间[9.5(2.0)d vs 10.0(4.0)d,U=2.790,P=0.005]、总住院时间[14.0(4.0)d vs 15.0(6.0)d,U=2.574,P=0.010]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1.3%vs 23.2%,P=0.008)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中输血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二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年龄<65岁、女性、BMI为18.5~23.9 kg/m2、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是机器人手术的最佳获益人群。结论机器人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腹腔镜手术,建议术者在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前、中期,对年龄<65岁、女性、BMI为18.5~23.9 kg/m2患者可优先考虑行机器人手术。
李航顾海涛李冬雪肖敏凤
关键词:结直肠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辅助
腹腔镜Mile′s术后经腹膜外与经腹膜内造口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经腹膜外与经腹膜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人工肛门控制排便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腹腔镜Mile′s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造口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腹膜外造口)54例(失访3例)和对照组(经腹膜内造口)59例(失访8例),采取电话、书信、QQ、邮件、门诊等方式比较2种造口方式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1年控制排便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率[0.0%(0/51)]较对照组[13.7%(7/5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P=0.019),造口水肿发生率[19.6%(10/51)]明显高于对照组[5.9%(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术后半年,两组人工肛门控制排便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人工肛门控制排便能力及综合评价优良率[66.7%(34/51)]均高于对照组[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Mile′s术后经腹膜外造口可明显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且具有更好的控制排便能力,是临床首选的造口方法。
崔宏帅王继见顾海涛唐云昊钱修珍
关键词:腹膜造口术剖腹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62例,随机分为静脉化疗组29例和HIFU联合静脉化疗组(联合治疗组)33例,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病灶大小评价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水平并对比分析对HIFU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化疗第4、6周期后联合治疗组病灶总直径分别为(13.012±4.004)cm、(12.319±2.298)cm,较静脉化疗组[(19.624±4.697)cm、(21.756±5.237)cm]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体有效23例,静脉化疗组有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IFU治疗后NK细胞、CD3+及CD4+百分率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CD8+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效果优于单纯静脉化疗,且HIFU治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顾海涛王继见王亚旭朱代华李洋朱鹏丁雄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转移疗效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e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IRI)过程中肠黏膜的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及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kD,GRP7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ER应激在肠I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9组:缺血再灌注0、1、3、6、12、24、48、72 h组,以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均用无创性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实施再灌注来建立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然后采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GRP78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损伤程度及细胞凋亡指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于再灌注3 h达峰值(与其他组各组比较均P<0.001);再灌注后,GRP78的表达明显增加,于1 h达第1个小高峰(与0 h组和3 h组比较P<0.05),但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步减少,再灌注12 h后开始回升(与6 h组比较P<0.004),于24 h达峰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均P<0.05),72 h降至对照组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69)。结论:GRP78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变化,可能与其对肠IIRI保护机制有关。
徐浩李洋王继见刘光艺顾海涛
关键词:葡萄糖调节蛋白78小肠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载多西紫杉醇超声微泡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载多西紫杉醇超声微泡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确定适宜的多西紫杉醇浓度,细胞分为6组,比较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载药微泡+超声组24、48、72 h(0.9336±0.0015);﹙0.9654±0.0018﹚;﹙0.9872±0.0015﹚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载药微泡+超声组的细胞凋亡率(45.558±8.455)最高(P=0.000),LDLM+US(0.79±0.27)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升高最明显,其实验数据为(90.52±0.48)。结论LDLM联合UTMD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为后续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炯顾海涛
关键词:超声微泡多西紫杉醇乳腺癌MCF-7细胞
精氨酸强化的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精氨酸强化的免疫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采集所有研究精氨酸强化的免疫营养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表年限为1996年至2017年1月。并通过互联网检索相关学位论文、会议摘要等灰色文献。采纳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联合修改后的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两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的文献,并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1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样本量为947例。Meta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应用精氨酸强化的免疫营养可降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率(比值比0.42,95%可信区间0.21~0.86,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CD3+T细胞亚群均数差4.95,95%可信区间3.82~6.08,P<0.000 01;CD4+T细胞亚群均数差5.38,95%可信区间3.02~7.74,P<0.000 01;CD8+T细胞亚群均数差-1.46,95%可信区间-2.53^-0.39,P=0.008;CD4+/CD8+比值均数差0.26,95%可信区间0.02~0.50,P=0.03;且试验组反映体液免疫功能的各指标(Ig A、Ig G、Ig M等)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氨酸强化的免疫营养可增强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欧阳暂姜雅慧张剑波顾海涛吴思佳王亚旭
关键词:胃癌免疫营养精氨酸META分析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质量而非数量与美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相关:来自一项前瞻性研究的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结直肠癌目前居全球发病谱第3位和死因谱第2位,分别占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10.0%和9.4%。饮食是一种可改变的因素,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过早死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王亚旭教授团队利用美国的一项大型老年人群前瞻性队列数据。
顾海涛
关键词:死因谱胃肠外科结直肠癌老年人群发病谱碳水化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