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雷击闪络判据是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CIGRE推荐的先导发展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模型没有考虑高海拔、先导通道内部压降El和末跃过程。因此,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V串和I串悬挂方式的±800 k V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在正极性雷电冲击下的50%击穿电压U50%和伏秒特性试验。结果表明:V串绝缘子U50%比相同绝缘长度的I串低,且伏秒特性曲线较为陡峭。基于绝缘子/空气间隙放电的物理过程,考虑先导通道内部压降Ul和末跃长度hf,提出了改进的先导发展模型。结合伏秒特性试验数据,I串和V串绝缘子正极性先导发展法系数k与临界先导起始场强E0值分别修正为0.73′10^(-6)m^2/(V^2·s)、495 k V/m和0.53′10^(-6) m^2/(V^2·s)、440 k V/m。修正后的先导发展模型可以作为高海拔地区I串和V串绝缘子的闪络判据。
为了兼顾电网经济与节能的双重目标,笔者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s,LCC)理论,考虑节能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变压器设计方案LCC评价方法。通过全面分析LCC各项组成,考虑负荷变化对负载损耗的动态影响,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变压器LCC模型,并通过折现率与通货膨胀率对其进行了经济学修正。基于上述完善的变压器LCC模型,引入临界电价的概念,提出了损耗外LCC与损耗电量的对比分析方法,实现了一个变压器LCC评价辅助决策平台。以某500 k V变压器方案比选为例,论证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并验证了其节能效果。
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接地方案开展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从系统主接线方式、入地电流要求、直流偏磁和继电保护要求等理论分析接地方式和接地电阻的取值范围,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磁暂态模拟程序(power system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electric magnetic transient in DC system,PSCAD/EMTDC)软件中建立基于柔性直流的±10 kV直流配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来分析单极接地故障时关键位置的电流和电压特性,并验证接地方案的可行性,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