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及普米克令舒分别予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a组加硫酸沙丁胺醇经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治疗b组加普米克令舒经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综综合治疗并观察3组病例其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a组(沙丁胺醇组)在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b组(普米克令舒组)在喘憋缓解、哮鸣音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基本无效,故建议不推荐用于临床;普米克令舒经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优越性,方便、安全。
- 陈灿华丁娴高风许将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硫酸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偏头痛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儿童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颅内动脉的功能状态。方法对86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TCD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颅内动脉管壁紧张度增高是偏头痛发作的原因之一。
- 陈灿华
- 关键词:偏头痛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脑动脉血流速度
- 纳络酮对36例昏迷患儿的疗效分析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昏迷患儿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甘露醇、吸氧、病因及并发症的处理等常规治疗方法上 ,36例昏迷患儿加用纳络酮治疗 ,并与对照组 2 8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意识及脑干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分别为 (1.2 4± 0 .76 )、(1.0 4± 0 .70 )天 ,较对照组的 (2 .85± 1.96 )、(2 .17± 1.5 5 )天明显减少 ,P均 <0 .0 1。结论 :昏迷患儿加用纳络酮疗效显著 ,可使意识及脑干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未见副作用。
- 陈灿华单春明曹坚
- 关键词:纳络酮昏迷疗效分析儿童
- 小儿脑性瘫痪28例临床康复体会
- 2000年
- 单春明陈灿华刘平吴艾梅
-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康复穴位封闭疗法胞二磷胆碱痉挛型
-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观察肝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设肝素雾化吸入(300U/kg)组为治疗组(n=80),α-糜蛋白酶吸入组为对照组(n=100),比较两组患儿在症状、体征方面的差异。结果:肝素吸入组在啰音、咳嗽、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肝素佐治小儿肺炎,可改善患儿症状与体征,有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 柏进陈灿华单春明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疗效肝素雾化吸入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19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减少,这种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与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 周婷杨娟韩雪花陈灿华单春明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CD4+CD25+T淋巴细胞
-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Apgar评分将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1例)、重度窒息组(39例)。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Scc、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1)窒息组CysC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重度窒息组CysC较轻度窒息组有显著升高(P<0.01);(2)窒息组Scc的异常率较高,而BUN、Scr的异常率相对较低;(3)Scc与BUN、Scr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17,0.848,P<0.01)。结论:CysC可作为判断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 杨娟钱玮和韩雪花陈灿华单春明
-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胱抑素C肾功能
- 早产儿心律失常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杨娟柏进陈灿华单春明
- 关键词:心律失常早产儿住院新生儿症状不典型无症状心电图
-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89例临床特点与病原菌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10年来收治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89例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对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分别为52.8%和47.1%。其中早产儿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7%;足月儿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大致相同。两组病原菌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儿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病死率高于足月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较足月儿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两者的病原菌构成有差异,根据其感染特点、胎龄迅速准确判断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伤残和病死率的关键。
- 丁娴陈灿华柏进
-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早发型
- 生物共振系统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治疗研究(附18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仪对小儿过敏性疾病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仪,所用过敏原标本共491种,通过红外线扫描检测系统选择测试程序,进行逐一测定过敏原标本,对过敏原进行检测。将检测出的致敏信号通过同步镜像转换,逆转过敏原产生的共振波,放大后输回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小儿过敏性疾病中以屋尘螨、霉菌、真菌混合物、粉尘螨、花草混合物等为常见过敏原,经生物共振仪脱敏治疗痊愈率44.5%,总有效率为86.3%。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3组疾病间显效率比较,对过敏性鼻炎组脱敏效果优于气管哮喘组和哮喘并鼻炎组。结论生物共振治疗仪检测过敏原种类全,脱敏治疗安全有效,无痛苦,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陈灿华钱涛成玉花单春明张琦陈芳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