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 prtN 突变引起甲氧苄啶耐药被引量:1
- 2024年
-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O1)在临床感染过程中造成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其耐药机制有助于临床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野生型,ΔprtN表现出明显的甲氧苄啶(Tmp)抗性。为了了解其抗性出现的机理,测定了Tmp作用靶点folA的表达情况。相比于PAO1,folA在ΔprtN中的表达并未升高,反而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PrtN调控的S型绿脓杆菌素基因和prtN的双突变体对Tmp的抗性稍有降低,而脂多糖缺陷菌株ΔwbpL对Tmp的抗性略有升高。在ΔprtN中活性氧(ROS)相关基因(oxyR,katA,ahpC)的表达水平、生物被膜及外排泵相关抗生素抗性检测结果都显示与野生型无显著性差异。综上,prtN基因突变引起的Tmp抗性可能是通过PrtN调控S型绿脓杆菌素及脂多糖相关靶标作用的结果。
- 肖悦王冲司玉洁韩雪段康民陈林
- 关键词:绿脓杆菌素甲氧苄啶脂多糖ROS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致病性共选择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世界范围内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状况下,包括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共选择、共进化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和筛选提供新靶点。本文综述了PA致病性与耐药性共选择机制的遗传物质基础,并简单讨论二者变化关系及相关应用。
- 宁唤唤李晶王严李博王波波张悦陈林沈立新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铜绿假单胞菌内在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研究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持续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临床细菌的耐药性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感染领域引人瞩目的问题之一。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主要在临床中引起一定...
- 陈林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抗性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调控对电催化性能的增强作用
- 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SWNTs)由金属型(metallic,m-)和半导体型(semiconducting,s-)单壁碳纳米管组成,SWNTs几何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电...
- 陈林
-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电催化性能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4
- 2010年
-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体内能引起严重的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高水平的内在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使其引起的感染难以治愈.为解决该问题,弄清病原菌抗生素抗性的分子机制是一个关键.本实验构建了含有17000个铜绿假单胞菌转座突变株文库,并在LB固体平板上,用7种抗生素在最小抑制浓度(MIC)和1/2MIC条件下,筛选抗生素抗性发生变化的突变株.结果确定了43株转座突变株,每个突变株对至少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表现出增加3倍或降低1/2的表型.通过随机PCR和DNA测序,确定了这些铜绿假单胞菌突变体中转座子在基因组上的插入位点,确定了被破坏的基因.其中,9个是已知的与抗生素抗性相关基因,包括mexI,mexB和mexR;24个是以前未知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包括一个菌毛合成基因pilY1,这个菌毛合成基因的破坏导致菌株对羧苄青霉素的MIC增加了128倍.此外,43个基因中有12个是功能完全未知的基因.这些基因的筛选鉴定有助于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中抗生素抗性的产生机制,这些基因或许可成为控制或扭转抗生素抗性的作用靶点.
- 陈林杨亮赵兴艳沈立新段康民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基因组
- 铜绿假单胞菌中新型的β内酰胺酶介导的羧苄青霉素抗性
- 2016年
- 为了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抗羧苄青霉素的机制,通过基因敲除以及克拉维酸钾和羧苄青霉素协同实验对羧苄青霉素抗性菌株进行研究。在对羧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转座突变体基础上敲除amp C后,其对羧苄青霉素抗性没有变化;8株羧苄青霉素抗性转座突变体菌株克拉维酸钾协同实验呈阳性。基因组中预测为β内酰胺酶的PA5514基因的敲除突变菌株及过表达菌株对氨苄青霉素以及羧苄青霉素的敏感性也没有变化。结果说明amp C及PA5514表达升高并不是羧苄青霉素抗性转座突变体抗性产生的原因,基因组中存在新的受克拉维酸钾抑制的β内酰胺酶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抗羧苄青霉素的一种新机制。同时,克拉维酸钾与羧苄青霉素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羧苄青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抗性菌株的治疗效果。
- 董萌萌梁清清张会群郭子晟陈林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克拉维酸钾
- 一株具有抗菌作用的P. polymyxa sp.菌株的分离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对辣椒疫病具有防治作用的一株桔抗细菌。方法从辣椒植株根的韧皮部分离出对辣椒疫霉(Phytophora capsic Leonian)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辣椒植株内生细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与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的数据库中进行对比,鉴定该菌株。采用平皿对峙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分离出的该菌株确定为Peanibacillus polymyxa sp(其后简称为J),其对辣椒疫霉(phytophora capsic Leonian)、西瓜枯萎(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小麦赤霉(Gibberella saubinetii(Mont.)Sacc.)、马铃薯干腐(Gibberella pulicris)、烟草赤星(A.alternata(Fr.)Keisslerf.sp.nicotianae)和番茄早疫(Alternariasolani)病害真菌具有抑菌活性。结论对Paenibacillus polymyxa sp.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它还可固定大气中的氮,且无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它同宿主属互惠共生关系。因此,该菌株可能是适用于生物防治的一株优良菌株。
- 陈林董兆麟段康民
- 关键词:拮抗作用内生细菌
- 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中文名称的使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 2025年
- 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是一种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等毒素通过作用于线粒体而造成机体损伤,机体中毒后死亡率高于30%,并且尚无特效药。B.gladioli pv.cocovenenans的分类学历史颇为曲折,从描述到被正式命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加及深入,出现了多个不同的中文名称,目前仍然存在不同的表述。这不仅阻碍了研究的开展,也会影响医护治疗成本,甚至延误病患的抢救时机。本文梳理了B.gladioli pv.cocovenenans的生物分类学历史,对其中文名称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致病变种”可能是更为合适的译名。同时也对另外3类致病变种的中文名称做出展望。
- 张巨玮赵军龙陈林
- 关键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椰酵假单胞菌米酵菌酸毒黄素
- 一种解磷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磷菌及其应用,所述解磷菌的分类命名为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株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ZGSX‑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
- 陈林南梦月宋一鸣
- PA2580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环境压力耐受性相关
- 2014年
-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O1 PA2580基因的功能。【方法】构建了PA2580的敲除突变体及突变体互补体,通过最小抑制浓度测定、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蛋白体外表达纯化等方法,对PA2580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PA2580突变体对羧苄青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增强。PA2580基因的表达还受到不同种类的低于抑制浓度的抗生素的调节。PA2580蛋白产物以NADPH为电子供体,能够高效还原多种醌类物质。此外,PA2580突变体对过氧化氢敏感性增加,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在PA2580突变体中的表达降低,表明PA2580与铜绿假单胞菌氧化压力耐受性相关。【结论】PA2580产物是NADPH-醌类的还原酶,其功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环境压力的耐受密切相关。
- 赵琳李娟陈林沈立新段康民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