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曲

作品数:28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民事
  • 10篇诉讼
  • 7篇民事诉讼
  • 7篇沟通
  • 4篇交往理性
  • 4篇法院
  • 3篇当事
  • 3篇当事人
  • 3篇当事人陈述
  • 3篇人民法院
  • 3篇司法
  • 3篇权利
  • 3篇民法
  • 3篇纠纷
  • 3篇纠纷解决
  • 3篇法官
  • 3篇法律
  • 2篇商谈
  • 2篇社会治理
  • 2篇审判

机构

  • 27篇中南大学
  • 3篇湘潭大学
  • 1篇湖南省高级人...
  • 1篇长沙市委党校

作者

  • 28篇陈文曲
  • 1篇陈慧芳
  • 1篇周春梅
  • 1篇周春梅
  • 1篇伍贤华
  • 1篇邵华
  • 1篇郑宁
  • 1篇陈哲
  • 1篇陈小成
  • 1篇周赛男

传媒

  • 6篇湖南大学学报...
  • 5篇长沙铁道学院...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学海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商业研究
  • 1篇政法论丛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长沙航空职业...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时代法学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常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独立董事功能之替代
2003年
大多学者认为独立董事能够矫正失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反控“内部人控制”,制衡控股股东的应然性功能。近年来,独立董事之引人在中国炒得沸沸扬扬,不论是经济学者还是法学者均试图将独立董事作为拯救中国企业治理结构失衡的一剂良方。但毕竟独立董事只是英美国家“一元制”的产物,引入实行“二元制”的中国是否会造成“南橘北枳”,确实令人深思。
陈文曲周春梅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
转换与选择之进路: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被引量:10
2017年
学界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存在着一定偏差。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受多重因素影响,现阶段应是一种多元化的民事诉讼模式,但此种模式弊病诸多,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理论来统摄。在纠纷解决体系中,现代民事诉讼表现为一种规范化的全面合理性沟通平台,而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合理性以及商谈伦理与现代诉讼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正是交往合理性的体现,或许此种模式不失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之进路。
陈文曲陈哲
关键词:诉讼模式交往合理性商谈纠纷解决
当事人陈述证据价值之思考——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视角被引量:10
2007年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解释,对我国民事诉讼体制作出了重大的调整,从而对当事人陈述的证据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规则所确定的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建立的自认制度逐步瓦解了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存在之基础,且由于当事人陈述自身所难以克服的虚假性,决定了当事人陈述作为一种独立证据形式存在已经失去意义。
陈文曲
关键词:当事人陈述自认
略论支持起诉原则的缺陷与出路被引量:5
2002年
支持起诉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基本原则的指导性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具体操作,无法达到立法的预期目标。因而面临着要么被抛弃,要么由其他原则将其吸收的命运,从支持起诉原则的立法本意、现代民法的发展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等方面来看,被吸收是其最佳归宿。
陈文曲伍贤华
关键词:支持起诉命运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化——以法律商谈为视角被引量:3
2010年
当事人陈述制度化是抛弃将当事人陈述仅作为独立证据的传统观点,理念上从"为权利而斗争"转变为"为权利而沟通",遵循交往理性真实、正当、真诚三原则,通过完善当事人陈述的具体程序规则、制度,充分激活当事人陈述的表明、催化、调控等功能,推动我国民事诉讼的现代化。
陈文曲
关键词:当事人陈述制度化
司法裁判稳定性与正确性张力之消解被引量:2
2022年
裁判稳定性与正确性张力在目的理性主导的纠问式诉讼中近乎不存,但却以案件不断再审为代价。该张力在规范理性主导的抗辩式诉讼中基于程序而得以消解,但却以未能充分兼顾实质正义为新代价。基于商谈理论对诉讼本质的分析,裁判稳定性之形成,需充分保障当事人主体间性,遵守法律规范与程序条件进而对案件结果达成商谈性共识,故应从案件源头和审判过程两方面入手来化解裁判稳定性与正确性张力。在主观诚、客观真、规范妥的条件下,良判得以形成,此时不存在裁判稳定性与正确性张力问题。但当主观恶意、客观事实改变、规范运用失当时均会导致张力重现,此时需法官从主客观因素及规范适用层面把握“再审以重塑裁判正确性”的“度”。
陈文曲李皓然
关键词:司法裁判既判力交往理性
我国美好生活权的程序主义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在“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一人权观念下,我国美好生活的人权证立需要跳出“义务论-目的论”二分的传统人权研究范式,反思实体主义研究倾向,回归人权作为人类解放之堡垒的批判精神。程序主义的交往权力概念为我国美好生活权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程序主义视域中,美好生活权是人在生活世界背景下通过交往形成的共识性力量,具有丰富的交往内涵。结合我国尊重、发展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实践来看,程序主义的美好生活权旨在推动人权通过中心解构和创生建构实现法治化重构,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陈文曲李皓然
关键词:人权程序主义
法学专业教学改革:回应与思考被引量:4
2010年
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针对法学教育的双重性特点,根据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创新的法学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达到的目标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避免生产出虽然具有高学历,但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产品"。因此,应该从法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出发,改进法学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陈文曲邵华
关键词:教学改革社会学方法案例教学
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独立证据价值之否定被引量:6
2007年
当事人陈述具有悠久之历史,也曾在民事诉讼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增强,其所具有的证据价值正在减退。就我国而言,民事诉讼新证据规则的出台,确立了当事人自认制度,导致当事人陈述与现代诉讼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现,当事人陈述作为独立证据种类的存在应予否定。
陈文曲
关键词:民事诉讼当事人陈述
论法官的消极释明义务
2006年
法官的释明制度是大陆法系各国普遍规定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内容,它是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对辩论主义原则的“补正”,有利于促进诉讼效率的提高,更有力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释明应该界定为法官的义务,这样才能使法官正确的进行释明,实现释明制度的价值和目的。另外,法官的释明应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建立法官的消极释明义务。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审判方式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民事诉讼中建立法官消极释明义务制度比较妥当。
陈文曲陈慧芳
关键词:释明释明义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