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媛媛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肿瘤
  • 3篇肿瘤患者
  • 3篇病原菌
  • 2篇血流感染
  • 2篇细胞
  • 2篇耐药
  • 2篇基因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PCT
  • 2篇IL-6
  • 2篇病原
  • 2篇并发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蛋白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感染
  • 1篇血功能

机构

  • 10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0篇陈媛媛
  • 6篇于秀艳
  • 6篇李铤
  • 5篇田春迎
  • 4篇吴雪峰
  • 4篇刘晓峰
  • 2篇张晓伟
  • 2篇野丽莉
  • 2篇朱华
  • 2篇高海燕
  • 1篇缪晓丽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和卵巢恶性肿瘤首诊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良性病变组53例,卵巢癌组83例,另取同期体检的5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并留取血清,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ST2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A125和HE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卵巢癌的性能,计算截断值(Cut-off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以AUC值代表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采用Kendall法分析血清中ST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HE4、P53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卵巢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比较,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T2的AUC值为0.719 (95%CI:0.616~0.822), CA125的AUC值为0.868 (95%CI:0.794~0.942), HE4的AUC值为0.867 (95%CI:0.793~0.942), ST2+CA125+HE4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94 (95%CI:0.832~0.95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肿瘤最大直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与TNM分期、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CA125水平、HE4水平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ST2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CEA、CA199水平和P53水平无相关性(P>0
田春迎李铤陈媛媛刘玟妍李睿尧于秀艳
关键词:卵巢癌糖类抗原125
miR-29参与调节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目的:阐述miRNA-29与肿瘤细胞抑癌基因、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形成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搜索miRNA-29与肿瘤细胞抑癌基因、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转移、肿瘤细胞凋亡及...
田春迎野丽莉刘晓峰陈媛媛于秀艳
PCT、CRP、IL-6、SAA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中的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4种血清学感染指标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120例临床确诊血流感染且血培养阳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血培养阴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血清PCT、CRP、IL-6、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对4种感染指标进行诊断效能分析,计算单项检测与多项目联合检测水平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观察组血清PCT、CRP、IL-6、SAA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较大(0.935),最佳截断值0.594 ng·mL-1,此时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是96%、83%,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具备足够的敏感度;PCT、CRP、SAA、IL6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0.981),敏感度达到了92%,诊断效能最佳,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年龄较大并伴有基础疾病,机体抵御病原菌侵袭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血流感染。PCT、CRP、SAA、IL6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血流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陈媛媛李铤田春迎李膺函于秀艳吴雪峰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流感染
EGCG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主要是从细胞周期,肿瘤发生发展及信号途径方面阐述EGCG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EGCG对乳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EGCG通过其分子作用靶点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为乳...
李铤野丽莉刘晓峰陈媛媛于秀艳
血液学相关指标在ICU肿瘤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测定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肿瘤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水平,探讨其在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256例肿瘤患者完整临术资料,根据临床细菌感染标准分为感染组(67例)和非感染组(189例),根据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193例)和死亡组(63例),测定感染组和非感染组ICU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指标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以及PCT预测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ICU肿瘤患者PT、APTT、DD、PCT和NL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PCT<0.25μg·L^-1组比较,0.25μg·L^-1≤PCT<2.00μg·L^-1、2.00μg·L^-1≤PCT<10.00μg·L^-1和PCT≥10.00μg·L^-1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DD和NL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2.00μg·L^-1≤PCT<10.00μg·L^-1和PCT≥10.00μg·L^-1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PT和APTT均明显升高(P<0.05)。PT、APTT、DD、NLR和PCT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60.8%和59.1%,0.622、64.6%和58.1%,0.672、69.6%和58.1%,0.752、74.7%和65.6%以及0.855、70.9%和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CT预测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803(95%CI:0.749~0.857),临界(Cut-off)值为6.72μg·L^-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2%和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APTT、DD、PCT和NLR可作为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NLR灵敏度最高,PCT特异度最高,PCT可作为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指标。
李铤陈媛媛孙洪帅于秀艳吴雪峰
关键词:凝血功能指标细菌感染肿瘤
动态监测PCT、IL-6水平预测ICU肿瘤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
2025年
目的 动态监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肿瘤患者并发感染后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PCT和IL-6对ICU肿瘤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入住ICU的208例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ICU期间生存预后分为存活组163例和死亡组45例。所有患者入住ICU第1、3、5、7天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PCT和血浆IL-6,比较两组间两个指标水平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估两个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肿瘤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中机械通气和发生休克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第7天PCT、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第7天PCT、IL-6及联合对肿瘤并发感染患者存活和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死亡的AUC面积分别为0.679、0.664和0.699,灵敏度分别为75.6%、60%和77.8%,特异度分别为61.3%、63%和60.7%。结论 动态监测PCT、IL-6水平对ICU肿瘤并发感染患者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铤田春迎陈媛媛孙洪帅吴雪峰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
肿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由于肿瘤患者通常会接受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或是放射治疗,无论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式或是几种联合的治疗方式,均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增加感染的风险性,随着留置导尿管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及时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对临床合理、及时、准确治疗至关重要。
朱华陈媛媛张晓伟吴雪峰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革兰阴性杆菌屎肠球菌
1498例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血流感染(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和毒素侵入血循环,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导因子释放,引起全身感染、中毒和炎症反应。结果可以导致血压下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陈媛媛刘晓峰高海燕于秀艳缪晓丽
关键词:血流感染耐药性分析感染病原菌肿瘤患者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
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10月住院患者240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痰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2...
刘晓峰陈媛媛高海燕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机制
长春地区7716例女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1]),人是其唯一宿主。HPV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有性生活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大约75%~80%概率会感染HPV^([2])。虽然大多数HPV感染(70%~90%)无症状,并会在1~2年内自愈,但持续感染(或多次再感染)会导致发病甚至死亡^([3])。目前已经发现的HPV基因型大约有200种不同分型,其中20多种是已知或可能会致癌的分型^([3]),根据其致病性分为高危型HPV(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和低危型HPV(Low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LR-HPV)两大类。
陈媛媛李铤田春迎张晓伟孙洪帅朱华
关键词:HPV基因型性传播感染高危型HPV无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