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
-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腕关节三角软骨板的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了解腕关节三角软骨板主要的形态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对40例成人腕骨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后观察三角软骨板的大致形态,对其直径厚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对标本进行解剖及测量后得出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得出结果为:腕关节三角软骨板背侧的厚度为(5.38±0.56)mm,尺侧缘厚度为(6.45±0.32)mm,桡侧缘厚度为(2.58±0.48)mm,掌测的厚度为(7.49±1.27)mm,中央最薄处厚度为(1.05±0.20)mm,掌背侧直径(17.62±3.56)mm,尺桡侧直径为(13.04±2.67)mm。结论通过解剖测量得出了三角软骨板较为完整的数据;临床应用中按照三角软骨板测量数据及解剖特点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其损伤的发生。
- 陈博刘鸿刘雷陶圣祥余国荣阿米特简超肖紫春
- 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 2019年
- 就肿瘤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质量予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大大提高,让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胡聂陈博
-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肿瘤护理质量管理
- 一种下肢骨折牵引固定装置
- 一种下肢骨折牵引固定装置,包括腰托、连接板、一对搁腿板和牵引柱;腰托的两侧设置有可相连接的腰带;连接板与腰托相连接,其内设置有角度调节器;搁腿板长度可调地分别铰接于两长度可调的倾斜过渡板的高端,两过渡板的低端铰接于角度调...
- 陈博胡聂余国荣余黎陈天洪
- 浅谈医疗机构对临床试验项目的立项审查
- 本文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并分析政策,探讨了在临床试验机构由资格认定逐步转变为备案制的新形势下,医疗机构改进临床试验项目的立项审查流程及强化审查重点等内涵工作,以期提高机构立项审查能力,保证承接项目质量,建立标准化立项审查流程...
- 蔡君龙吴建元陈博周晶晶林军黄建英
- 关键词:风险管理
-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样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2
- 2020年
-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与产业化正飞速的发展,产品类型各异,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越来越多,为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及有效性,对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现行法规及具体实际,以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用样本为重点,从试验准备阶段方案设计、试验阶段样本筛选使用、收尾阶段样本处理,浅谈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样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完善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样本的监督管理提供借鉴。
- 吴建元陈博胡汉宁汪再兴徐雪莹黄建英
- 关键词:体外诊断试剂
- 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9
- 2020年
- 该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临床试验用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及诊断试剂的使用特点,建议可行性的管理模式,并对验收、发放、保管、回收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为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 陈博吴建元胡汉宁杨晓秋黄建英
- 关键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化
- 一种护理手套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护理手套,其包括: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指套部、掌套部及手腕部,所述掌套部夹设于所述指套部及所述手腕部之间,所述手腕部的内侧连接有透气层,所述手腕部围设于所述透气层的外周;防水透气组件,所述防...
- 胡聂刘熠陈博黄玺
- 激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该研究介绍了国内激光类医疗器械分类情况,探讨了激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如对照选择、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入排标准的确定、盲法的应用,强调了试验过程中的医疗器械缺陷管理的重要性,为方案涉及人员提供参考。
- 吴建元黄志民蔡君龙陈博黄建英
- 关键词:激光医疗器械
- 医疗机构对临床试验项目立项审查工作的改进方法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及现场数据核查等政策新形势,探讨了临床试验立项审查工作对医疗机构承接优质项目、规避医疗风险的重要性。本文以立项审查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医疗机构立项审查程序,即项目洽谈-立项申请-项目初筛与受理-立项审查。此外,对立项审查内容及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也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剖析,探讨了对项目研究基础及科学意义、试验设计、伦理符合性、研究团队等重要方面的审查内容和方法,并强调对项目是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出口、出境相关活动的重点审查。本文围绕临床试验项目立项审查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为医疗机构建立规范化立项审查流程提供了科学、规范、严谨、实用的管理机制和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旨在加强医疗机构立项审查能力,保证项目质量。
- 蔡君龙吴建元陈博周晶晶林军黄建英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术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2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完全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的患儿资料,术前高度怀疑神经损伤20例,其中桡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13例,1例正中神经伴发尺神经损伤。19例术前出现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或搏动减弱情况。入院后对22例伴有严重神经或血管损伤的患儿在1~8h内行手术治疗,选择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或外固定架外固定。结果22例患儿术后达解剖复位,20例患儿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Ⅱ期愈合,无感染及肘关节功能障碍。19例血管损伤患儿,术后2周内18例恢复较好,桡动脉搏动正常,1例因活动不当致血管再次断裂,经再次手术后恢复较好,术后6个月复查桡动脉损伤症状消失,触及桡动脉搏动良好。3例桡神经损伤患儿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8例正中神经损伤患儿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1例伴有尺神经损伤的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善,1例再次出现神经症状,2例患儿均行二次手术神经探查,分别发现正中神经部分离断和正中神经被周围软组织增生压迫出现神经症状,分别行神经探查吻合及周围软组织松解术,2例患儿术后9个月复查时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损伤延迟治疗的病例因术后并发症较多,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 刘鸿陶圣祥余国荣陈博刘雷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血管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