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冰
-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宁波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rush poppers使用与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宁波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使用rush poppers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宁波市参加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929名MSM为研究对象,调查其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并检测其HIV感染状况。比较不同特征及不同性行为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和HIV抗体阳性率差异,分析MSM rush poppers使用和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宁波市MSM rush poppers的使用与文化程度(χ^(2)=8.49,P=0.01)、户籍地(χ^(2)=18.04,P<0.01)、本地居住时间(χ^(2)=10.27,P=0.02)、性取向(χ^(2)=9.93,P=0.02)、群交行为(χ^(2)=9.59,P=0.01)等有相关性。大专和本科(OR=2.15,95%CI:1.31~3.54)、外省户籍(OR=2.27,95%CI:1.41~3.65)、6个月内经常有群交行为(OR=3.62,95%CI:1.24~10.58)、6个月内未做过HIV检测者(OR=1.66,95%CI:1.07~2.56)是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影响因素。929名MSM中,rush poppers使用者的HIV抗体阳性率14.15%(15/106)高于未使用者3.28%(27/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P<0.01)。其他民族(OR=5.51,95%CI:1.58~19.15)、6个月内未做过HIV检测(OR=2.09,95%CI:1.08~4.05)、6个月内肛交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OR=2.31,95%CI:1.21~4.43)是MSM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论宁波市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与同等水平城市相比较高,而rush poppers使用会增加HIV感染在该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应重点关注宁波市外省户籍的高学历和高收入流动人口的防控工作。
- 王慧王海滨童思未陈冰冰褚建峰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2017—2020年宁波市海曙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结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海曙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状况,为今后海曙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海曙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各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各抽取8~10岁非住校学生42人(抽取的42人要求每个年龄组各14人,男女各半)。每个乡镇、街道再随机抽取21名孕妇(早、中、晚孕期各7人)。采集学生和孕妇家中食用盐进行碘含量检测,采集学生和孕妇的随意尿样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其中2018年对抽取的学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计算甲状腺肿大率,2020年对抽取的孕妇进行补碘率调查,计算孕妇补碘率。结果学生家中食用盐碘含量中位数较稳定,2017—2020年分别为22.3 mg/kg,22.2 mg/kg,22.2 mg/kg,23.3 mg/kg;学生尿碘中位数逐年下降,但仍处于100~199μg/L的碘营养适宜水平,2017—2020年分别为201.1μg/L,178.4μg/L,175.3μg/L,146.9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1.43%,低于国家5%肿大率的要求;孕妇家中食用盐碘含量中位数较稳定,2017—2020年分别为23.3 mg/kg,23.1 mg/kg,22.2 mg/kg,22.7 mg/kg;孕妇尿碘中位数逐年下降,2017—2020年分别为141.3μg/L,136.4μg/L,110.1μg/L,104.2μg/L;孕妇补碘率为95.24%,高于国家90%补碘率的要求。结论2017—2020年海曙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中技术指标要求,但儿童和孕妇合格碘盐覆盖率以及孕妇尿碘中位数均较低,应加强对儿童和孕妇的干预,提高其碘营养水平。
- 徐利华陈冰冰王海滨
- 关键词:盐碘含量尿碘含量
- 浙江省宁波市某监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海曙区某监管场所收押的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4-6月对宁波市海曙区某监管场所收押的439名女性性工作者开展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丙肝)血清学监测。结果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62%;吸毒率为5.01%;最近1年性病患病率为19.39%;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83.17%;最近1个月内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占53.29%。HIV抗体阳性率为0%,梅毒检测阳性率为21.87%、丙肝检测阳性率为1.37%。结论该监管场所在押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梅毒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亟需进一步普及性病和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
- 江军王海滨方雯曼孙嘉璐陈冰冰薄丁旖董薇薇
- 关键词:艾滋病女性性工作者
- 2018-2020年宁波市海曙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分析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8—2020年宁波市海曙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情况及效果,为查验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2020年海曙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数据资料,并分析查验情况。结果2018—2020年托幼机构和小学查验率均为100.00%;2018—2019年托幼机构和小学漏证数均为0,2020年小学漏证数高于托幼机构。2018—2020年查验后疫苗全程免疫率均高于查验前,查验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查验后,补种疫苗单剂次占比最高的是A+C群流脑多糖疫苗,2018—2020年分别占37.10%、39.38%、35.63%。2018—2020年托幼机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率分别为95.65%、91.00%、88.97%,小学分别为96.21%、92.39%、87.66%。结论海曙区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较高,预防接种证查验可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
- 徐利华陈冰冰李保军王海滨
- 关键词: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
- 宁波某监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流行现状调查
- 目的:了解监管场所收押的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我区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4-6月对我区某监管场所收押的439名女性性工作者开展问卷调查和HIV、梅毒和丙肝血清学监测。...
- 江军王海滨方雯曼孙嘉璐陈冰冰薄丁旖董薇薇
- 关键词:艾滋病女性性工作者血清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宁波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调查宁波市大型集会活动引起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分析其引发的传播链和各代病例感染情况。方法针对宁波市2020年1月19日大型佛教集会活动(1.19活动)引起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1月29日开展所有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筛查,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其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宁波市2020年1月26日至2月20日报告确诊病例6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例,与1.19活动相关。首发病例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源,其二代病例29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首发病例和确诊病例23例及无症状感染者3例的密切接触史为共同乘坐旅游巴士,罹患率为33.82%(23/68),感染率为38.24%(26/68),与首发病例同车人员的发病风险和感染风险分别是活动其他参与者的28.91倍和26.01倍。本次疫情三代及以上确诊病例37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罹患率为2.88%(37/1283),感染率为4.76%(48/1008)。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同车密切接触和家庭内传播。结论这是一起大型集会活动为起因的超级传播者引发的聚集性疫情事件,该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 叶莉霞王海滨陆怀初陈冰冰朱莹莹谷少华王建美潘兴强方挺董红军
-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
- 宁波市海曙区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
- 2007年
- 2005年8-9月,宁波市海曙区对辖区4个奶牛场开展了人畜间布病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 方雯曼王海滨陈冰冰
- 关键词:布鲁氏菌奶牛血清学检测
- 宁波市海曙区10年麻疹疫情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海曙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海曙区历年麻疹发病相关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689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4/10万,城乡结合区域发病率高于中心城区。非户籍人口报告发病262例,占病例总数的38.0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小于8月龄婴幼儿,分别占发病数的54.14%和22.06%。对689例病例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8.87%,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8.62%和32.51%。结论人口流动频繁和流动人口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常住人口易感人群的积累使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
- 王海滨方雯曼陈冰冰孙嘉璐庄鲁若唐倩如
-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影响因素
- 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新近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降低HIV新近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HIV抗体检测及HIV感染途径等相关信息。结果共完成调查335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6.64±14.31)岁,其中男性293例(87.46%)、未婚168例(50.15%)、本地户籍210例(62.69%)、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8例(47.16%)、在本市居住时间>5年131例(39.10%)。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86例(55.52%),其中本地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43例(62.45%),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120例(68.57%)。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本地感染、年龄、感染途径和确证前是否做过HIV检测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7—2020年宁波市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染时间以新近感染为主,本地感染、低年龄组(<50岁)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新近感染的危险因素,需针对经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等特定高危人群开展溯源调查,以查明并控制本地AIDS新近感染风险。
- 王慧王海滨童思未陈冰冰李萍萍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影响因素
- 宁波市海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分析宁波市海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易感接触者续发的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24日至3月10日,共报告18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确诊病例5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0例。发病日高峰是1月22日(7例),报告日高峰是2月3日(14例)。病例集中在集士港镇,以50-69岁、家务及待业女性为主。代际发病为第一代9例,第二代17例,第三代及以上34例。家庭总续发率为30.16%,同住者续发率高于非同住者(OR=2.535 95%CI[1.060,6.062])。结论:家庭聚集性疫情病例数占比大,应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早期隔离密切接触者。
- 袁月荣王海滨陈冰冰童思未唐倩如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