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梅 作品数:30 被引量:348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肠内外营养对重度克罗恩病患者身体成分和疾病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营养不良是炎症性肠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常见于克罗恩病(CD)患者。部分肠内营养与部分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是重度CD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对重度活动期CD患者身体成分和疾病活动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6年8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重度活动期CD患者纳入研究。入院后在抗感染和诱导缓解治疗的同时给予部分肠内营养与部分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评估入院时以及治疗1、2、3周后营养状况、身体成分指标和疾病活动性的变化。结果:入院时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0%,其中90.3%为重度营养不良。经3周规范的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度营养不良占比显著降低(34.7%对90.3%,P<0.05),体质量、体质指数、肌肉量、脂肪量、蛋白质含量、基础代谢率等身体成分指标逐渐改善(P<0.05),疾病活动性由重度活动逐渐向中、轻度活动过渡(P<0.05)。结论:重度活动期CD患者采用肠内、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和身体成分指标,降低疾病活动性,促进疾病缓解。 陈亚梅 王谊 江春华 熊双双 刘占举关键词: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CROHN病 身体成分 疾病活动性 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食物不耐受状况,为对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饮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IBD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分析患者对单一食物和多种食物不耐受的状况,对IBD患者IgG抗体阳性食物进行饮食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对10种食物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克罗恩病(CD)患者对12种食物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其中阳性率和食物不耐受程度最高的都是蛋黄蛋清。UC和CD患者对两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别是27.14%和39.69%,对3~5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别是15.71%和27.84%;对更多种食物同时不耐受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对食物不耐受IBD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后,IBD患者生存质量问卷(IBDQ)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饮食干预2个月和4个月后,患者的肠道症状、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提高,IBDQ总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根据IB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改进饮食习惯及饮食种类,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提升情感与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熊双双 王晓蕾 江春华 陈亚梅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IGG抗体 食物不耐受 饮食干预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8 2005年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可参考的标准陈旧;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医院护理人员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院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中高职称比例低;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大等。对策:建议修订配置标准;适当增加医院临床护士数量;提高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加强护士的在职培训和学校教育;规范护理技术职称的评审,保持护理队伍合理的技术职称结构。 陈亚梅 黄金关键词:护理人员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星软件通过互联网进行发放,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抗疫一线的28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严格进行数据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288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中焦虑人数155例(53.8%),抑郁人数209例(72.6%);单因素分析显示,职称、赡养老人数目、是否参加过灾害急救培训、抗疫科室性质、抗疫地点、有无传染病抗击经历、工作环境暴露风险大小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参加过灾害急救培训、抗疫科室性质、工作环境暴露风险大小是影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管理者应积极关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状况,采取针对性心理调适方法,确保医务人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应对疫情的防治,提高疫情防控与救治能力。 袁静 陈亚梅 牟旭红 齐丹朋 闵文珺 周玉 罗蒙关键词:医务人员 焦虑 抑郁 基于CFIR循证实践模式的中西医管理方案对卒中患者早期肌力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基于CFIR循证实践模式的中西医管理方案对卒中患者早期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循证实践前纳入42名患者为对照组,循证实践后纳入的30名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方案,干预组患者采用循证实践干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肌力分级及医务人员对证据的执行情况。结果循证实践后,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肌力分级≥4级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实践后医护人员对证据的执行率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FIR循证实践模式的中西医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肌力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张琳 陈淑娟 孙晓 于晓丽 朱晓萍 陈亚梅 陶宇 刘晓青 张雨 颜琼枝关键词: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切实提高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循证护理能力,为后期开展证据转化项目夯实基础。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月选取上海市11家三甲医院,在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病区工作的20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循证护理能力总均分为(51.03±25.67)分,情境评估及应用能力维度得分最高,为(2.47±1.08)分,证据整合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1.91±1.2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学历、现任职务、有无科研经历等因素对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有影响(P<0.05)。其中,是否参加过循证护理实践活动,工作中是否尝试过循证护理实践进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是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专业护士循证护理能力亟待提高。 林梦月 陈亚梅 曹品娟 朱姗姗 陈伟仙 孙素亚关键词:护理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固定盘、压迫杆和压迫盘,固定盘包括组织接触面和通孔,压迫杆通过通孔穿射于固定盘,压迫盘位于固定盘的组织接触面一侧、且通过弹性件与压迫杆连接,压迫盘包括与组... 许虹 朱晓萍 尹小兵 陈亚梅 田梅梅 傅君 祝祺文献传递 基于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种模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上海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 王丽雅 杜冰 陈亚梅 樊晶晶 周浩然 冯婷婷 谢爽关键词:腹膜透析 心理弹性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病人护理安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08年 近年来,“病人安全”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的重视。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和护患关系双赢的局面,已是现代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在临床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防患未然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己成为现今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陈亚梅 施雁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 病人安全 护理服务模式 护患关系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分级营养管理方案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级营养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21年1月~6月、2021年7月~12月期间入住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 翟大红 陈亚梅 莫敏玲 张少丽 李杨 林梦月 闵文珺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