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钢
- 作品数:51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 2025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医学院校研究生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民族聚居区域,是桂、滇、黔三省(自治区)结合部的医科院校,在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并且这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当前情况的调研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 陆钢黄衍强曾怡莫小强曾红覃艳春韦红玉陆娜黄干荣
-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服务课程设置
- 纳米银敷料辅助负压封闭引流在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稳定剂合成纳米银(AgNP)敷料辅助负压封闭引流(VSD)在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Ⅲ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敷料辅助VSD治疗,观察组采用AgNP敷料辅助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换药次数、肉芽长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疼痛因子[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创面渗出液中创面修复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透明质酸(HA)]水平,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肉芽长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8、5-HT、PGE2、NP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创面渗出液中VEGF、EGF、HA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BSHS-B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NP敷料辅助VSD用于Ⅲ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的修复可有效抑制创面炎症,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树霄黄志群梁飞腾韦柳兴陆钢谷世行唐强
- 关键词:创面修复纳米银敷料负压封闭引流
- 两种术式治疗Madelung综合征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术式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最佳治疗Madelung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 70例Madelung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开放性手术治疗51例,肿胀吸脂手术治疗19例,对两种术式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选择情况、单次手术的去除范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不同性别患者对两种术式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对两种术式单次手术的去除范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两种术式术后活动性出血、积血积液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对两种术式术口及外观恢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肿胀吸脂手术术口小、遗留瘢痕小,单次手术能去除更大范围的病变组织,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大多数男性患者更倾向于开放性手术,女性患者更倾向于肿胀吸脂手术。
- 卢柳黄志群韦达隆陆钢谷世行唐强滕景存梁飞腾李树霄
- 关键词:脂肪抽吸开放性手术
- 243例烧伤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病例特点及创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烧伤创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243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结果由243例烧伤患者烧伤创面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92株,烧伤创面感染79例,烧伤创面发生细菌混合感染16例。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后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预防使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为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订定合理预防性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 林自认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滕景存梁飞腾卢柳韦达隆李树宵陈玲
-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湿润烧伤膏对感染创面菌群特征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感染创面菌群种类、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应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样本,将治疗前样本纳入M_SM0组、治疗后样本纳入M_SM3组,扩增建库及上机信息采集后应用Illumina基因测序平台对微生物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测序,统计物种分类情况,分析物种组成、丰度、组间差异、α多样性与功能富集情况。结果共获得有效序列1168481条,物种分类多样,其中M_SM0组共涉及种类3821个、M_SM3组共涉及种类3701个;与M_SM0组相比,M_SM3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互养菌门以及葡萄球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嗜胨菌属、肠杆菌属及棒状杆菌属物种数量减少;与M_SM0组相比,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物种丰度发生改变;M_SM0组与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差异明显的前5个门分类与属分类标志性物种依次为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与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布氏杆菌属、脱硫弧菌属、布劳特氏菌属;M_SM0组与M_SM3组患者创面感染微生物物种α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均>0.05);M_SM0组和M_SM3组物种基因功能差异主要集中在安莎霉素代谢通路、糖酵解/糖异生、丙氨酸与硫等的代谢、硫传递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且每种基因功能均涉及多种物种(微生物)。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够通过调节致病菌的生物合成及代谢等抑制其增殖,改变创面菌群结构。
- 李树霄覃艳春黄志群卢柳林佳媚苏庆右张莉莉林晓群陆钢
-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创面致病菌菌群生物合成
- 一种新型磨痂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磨痂器,包括磨痂器本体,所述磨痂器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磨痂器本体的下端端面设有若干通孔以及若干用于磨痂的凸起部;所述磨痂器本体下端的周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磨痂器本体的外侧壁还设置有负压吸附装置,所...
- 唐强唐乾利张曼廖秋姣黄志群陆钢
- 文献传递
- 烧伤生肤剂主要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 黄志群韦贤陆钢廖长秀谷世行卢冬韦斯军黎为能唐奇燎薛强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课题,题目为《烧伤生肤剂主要药效学研究》。文件下达为《桂卫科教[2009]20号》,合同编号:Z2009273。于2009年开始研究工作2013年3月完成,历时5年。...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效学烧伤治疗动物实验
-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究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祛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88例,依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于手术2d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于手术2d后实施早期整形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二次手术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半年随访后,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有助于患者烧伤部位功能和外观的恢复,降低二次手术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谷世行黄志群陆钢唐强滕景存
- 关键词:烧伤整形治疗疗效
- 两种根治腋臭手术疗效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索一种较好的根治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 3 4例腋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6例采用平行双切口根治术 ,18例采用电灼术 ,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随访 3个月~ 1年 ,平行双切口术组总有效率 10 0 %,腋毛稀疏 ,腋汗明显减少 ;电灼术组总有效率 61.1%,腋毛及腋汗稍减少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平行双切口术疗效明显优于电灼术 ,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外观良好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根治腋臭方法。
- 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孙昇
- 关键词:腋臭电灼术切口腋毛手术疗效
- 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在儿童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为探讨早期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对防治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作用 ,临床观察 12例 2~ 6岁烧伤患儿在削痂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术后各项指征明显改善 ,SIRS发生率显著降低 (P <0 .0 1)。认为休克期病情不稳定 ,一次性超大面积次全削痂是防治小儿SIRS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术后效果良好 ,在中。
- 黄志群陆钢
- 关键词:儿童烧伤皮肤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