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楠楠

作品数:87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食品
  • 15篇催化
  • 10篇催化剂
  • 8篇活性炭
  • 6篇响应面
  • 6篇课程
  • 6篇光度
  • 6篇光度法
  • 6篇超临界
  • 5篇动力学
  • 5篇动力学光度法
  • 5篇荧光
  • 5篇教学
  • 5篇改性
  • 5篇催化动力学
  • 5篇催化动力学光...
  • 4篇饮料
  • 4篇食品专业
  • 4篇教学改革
  • 4篇工科

机构

  • 78篇郑州科技学院
  • 10篇郑州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河南安必诺检...
  • 1篇武汉商学院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洛阳职业技术...
  • 1篇沧州海之岩食...

作者

  • 87篇郭楠楠
  • 20篇孔欣欣
  • 13篇张娜
  • 13篇段秋虹
  • 12篇游新侠
  • 12篇李利民
  • 9篇高向阳
  • 9篇徐三魁
  • 8篇马荣琨
  • 8篇张杰
  • 8篇魏龙
  • 7篇张朋
  • 4篇王晓栋
  • 4篇张如意
  • 4篇岳希举
  • 4篇张小燕
  • 3篇潘道东
  • 3篇王莹莹
  • 3篇张永芳
  • 2篇李蕊

传媒

  • 9篇食品科技
  • 6篇食品工业
  • 6篇粮食与油脂
  • 5篇农产品加工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工程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广州化工
  • 2篇肉类研究
  • 2篇肉类工业
  • 2篇食品与发酵科...
  • 2篇现代食品
  • 2篇第八届全国催...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8篇2025
  • 8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16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聚乳酸材料在肉类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作为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在食品包装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PLA的耐热性、韧性和阻隔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PLA的性能,使其满足肉类包装的需求。本文详细讨论改性PLA的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以及在肉类包装中的气体阻隔性、抗菌性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应用。
李晓郭楠楠王成孔欣欣潘道东张涛
关键词:肉类
火龙果皮柚子皮复合保健生鲜面的研制被引量:6
2018年
在传统面条的基础上加入具有保健功能的火龙果皮和柚子皮,研制一种新型营养保健生鲜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鲜面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以干面粉的质量为基数,柚子皮与水在制浆时的质量比为1∶2,柚子皮浆与火龙果皮浆质量比为1∶1,混合浆添加量30%,压延次数10次,食盐添加量1.0%。制得的产品组织细腻,色泽呈悦目的淡紫红色,口感光滑有弹性,无特殊异味且具有柚子的清香。
游新侠郭楠楠贾庆超
关键词:柚子皮
杂粮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探讨以红豆和薏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得出杂粮果冻的最佳配方比例。结果表明:以水的质量计,分别添加2%的红豆薏米粉、5%的魔芋粉、8%的混合糖(红糖与木糖醇质量比为2∶8)、0.10%的柠檬酸为杂粮果冻的最佳配方。此果冻晶莹透红,是一种安全健康并且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果冻。
郭楠楠游新侠黄伟杰
关键词:杂粮红豆薏米果冻
一种搅拌均匀的乳制品搅拌机
一种搅拌均匀的乳制品搅拌机,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桶体、顶盖、支撑架、搅拌装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部设置有顶盖,桶体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架;桶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旋接有出料盖...
张娜郭楠楠张小燕张如意
文献传递
干热处理小麦粉对面团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干热处理小麦粉对面团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粉分别在80、100、120、140℃温度下干热处理1.0 h,对不同干热处理小麦粉制得面团的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粉质特性、麦谷蛋白溶胀指数、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动态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蛋白间分子作用力进行测定。结果与未处理组相比,80、100和120℃干热处理湿面筋含量升高2.65%、3.56%和2.21%,140℃干热处理湿面筋含量降低32.07%,100℃和120℃干热处理,面筋指数升高5.88和1.47,100℃干热处理1.0 h可以使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达到最大值;面团的形成时间从3.5 min增加至6.0 min,稳定时间从5.0 min增加至7.0 min;面团的拉伸力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小麦粉中游离巯基含量降低,二硫键含量在100℃处理1.0h时达到最大值9.55μmol/g。此外,小麦粉100℃干热处理提高了面团的黏弹性,面团中的高聚物含量增加;面团中面筋蛋白网络结构形成的更加均匀;面团中蛋白质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作用力增强。结论干热处理小麦粉提升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本研究可为生产高质量小麦粉提供理论依据。
王成郭楠楠孔欣欣
关键词:干热处理面团流变学特性麦谷蛋白大聚体
提高地方本科高校食品专业新工科建设敏捷性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敏捷性”最早源于“敏捷制造技术”,其理念已推广至教育领域,敏捷教学具有反应快速性、高度灵活性和动态适应性的特点。以专业为基本分析单元,敏捷性可以用3个维度描述:专业设置敏捷性、教育资源整合敏捷性和教学运行敏捷性。地方本科高校在食品专业新工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当高度重视并着力实施敏捷教学。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研究认为实施敏捷教学时,应当将“用户”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区域产业需求灵活设置特色专业方向,着力构建新工科共生教育生态链,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运行模式。
孔欣欣贾庆超郭楠楠
关键词:敏捷性地方高校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种以超临界CO<Sub>2</Sub>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的钌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超临界CO<Sub>2</Sub>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的钌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活性炭放入反应釜内,用高压注射泵将CO<Sub>2</Sub>充入,达到的压力8.0MPa~1...
李利民徐三魁郭楠楠王晓栋张朋
不同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研究不同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以草鱼肉作为试验原料,研究2次清水、3次清水、清水+0.1%紫苏提取物、清水+0.3%紫苏提取物、清水+0.5%紫苏提取物这5种漂洗条件对鱼糜凝胶白度、持水性、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p H值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清水+0.3%紫苏提取物漂洗鱼糜凝胶的持水性最高,蒸煮损失率最低。在此条件下,漂洗鱼糜凝胶硬度增加到1459.18 g,凝胶强度提高至226 g·cm,较好地改善了鱼糜凝胶的品质。同时,采用紫苏提取物漂洗鱼糜还能够稳定样品的p H值,降低TVB-N值。结论:清水+0.3%紫苏提取物漂洗可以有效改善鱼糜凝胶的品质,且与传统3次清水漂洗方法相比,可减少漂洗用水量。
张慧敏张杰王成郭楠楠
关键词:草鱼鱼糜紫苏提取物漂洗
基于SPOC的“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及评价设计
2022年
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食品毒理学”课程组结合实际情况重新规划教学内容,引入中国大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平台资源,构建了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食品毒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采取了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实施线上线下多方位评价体系。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2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食品毒理学”的教学及评价提供参考。
王彦花郭楠楠张永芳
关键词:食品毒理学混合式
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快速测定乳品中的噻菌灵残留量
2025年
目的建立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快速检测乳品中的噻菌灵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的最佳试验条件并将其应用与乳品中噻菌灵的测定。结果乳品中噻菌灵残留含量为0.1580~0.1611mg/kg,检出限为0.0018μg/mL,定量限为0.0060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5%(n=6),加标回收率为99.4%~106.7%。与GB 23200.8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及乳制品中噻菌灵残留量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作对比,经过F检验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无需绘制工作曲线和测定空白溶液,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加标回收率高和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乳品中噻菌灵残留的快速检测,为测定乳品中噻菌灵残留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
郭楠楠
关键词:噻菌灵分子荧光乳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