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薛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肠
  • 6篇结肠
  • 5篇耶尔森氏菌
  • 5篇耶氏菌
  • 5篇小肠结肠炎
  • 5篇肠炎
  • 3篇小肠结肠炎耶...
  • 3篇结肠炎
  • 3篇肠结
  • 2篇毒力
  • 2篇猪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分型
  • 1篇致病特点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素
  • 1篇生物素标记
  • 1篇首次检出
  • 1篇探针

机构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卫生管理...

作者

  • 11篇郑薛斌
  • 3篇谢春
  • 2篇梁静娟
  • 2篇谢春
  • 1篇韩文瑜
  • 1篇刘佳娟
  • 1篇王世若
  • 1篇陈运东
  • 1篇黎诚耀
  • 1篇冯忠娜
  • 1篇杨萍
  • 1篇郑毅
  • 1篇朱莲娜
  • 1篇张爱联
  • 1篇盖欣
  • 1篇梁焕春

传媒

  • 3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预防兽医学进...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兽医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生物膜及其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1年
朱莲娜郑薛斌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致病特点难治性呼吸道感染
对比性评价三种分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培养基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寻找一种分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高效选择鉴别培养基。方法:收集70份猪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分离;将这70份标本用划线法种人三种选择鉴别培养基:S.S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CIN琼脂平板。分离出5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血清型03,生物型3,VP阴性变异株。然后比较这三种培养基的分离率。结果:CIN琼脂的分离率最高(100%),麦康凯琼脂的分离率最低(16%)。结论:分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用CIN琼脂最好,其次是S.S琼脂,最差是麦康凯琼脂。
谢春郑薛斌梁静娟
关键词:培养基菌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用体外法测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被引量:2
1999年
研究和评价七种测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体外法。用100 株来自不同国家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各种血清型和生物型菌株进行研究。体外法包括自凝试验、依钙试验、吡嗪酰胺酶试验、水杨苷发酵、七叶苷水解、刚果红菌落试验和毒力质粒。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七种体外法对于鉴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都是有用的,并表明我们实验室创立的刚果红菌落试验是一种简易和最有效的方法,能测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以及鉴定单个带质粒的菌落。
郑薛斌谢春
关键词:体外法菌株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依钙性被引量:1
1989年
测定60株从腹泻猪的粪便中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依钙性,与9株阳性对照菌株和4株阴性对照菌株作对比,结果证明全部试验株为37℃依钙性菌株。提示这些菌株是含有毒力质粒的致病性菌株。
郑薛斌谢春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从病兔分离假结核耶氏菌被引量:1
1992年
从来自不同兔场的2只病兔中分离到2株假结核耶氏菌,经鉴定、血清学分群,均为2b型。自1910年Albrechit从病孩中首次分离到假结核耶氏菌以来,陆续报道从人、多种动物、环境中分离到此菌。本文经系统分离鉴定证实,从2只病兔中分离出的2株菌为假结核耶氏菌,血清学分群确定为2b型,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郑薛斌郑毅刘佳娟
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变异株的分离及毒力特性的测定被引量:2
1994年
1992年1月至1993年4月广西4个猪场收集286份腹泻猪和健康猪粪便,分离到35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变异株。其特点是:VP、山梨糖、肌醇和岩藻糖均阴性,血清型O3、生物型3、5项毒力测定均阳性。这是我国首次报告从猪中离到这种变异株。
郑薛斌梁静娟谢春
关键词:猪病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
从广西腹泻猪粪中首次检出生物1型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被引量:1
1992年
于1991年4月从广西腹泻猪粪便中分离出一株生物1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该株耶氏菌与O∶3、O∶9、O∶8、O∶5、27血清不发生凝集.从腹泻猪粪中分离出生物1型耶氏菌在广西尚属首例.
冯忠娜郑薛斌杨萍周维林
关键词:耶氏菌小肠结肠炎
强毒小肠结肠耶氏菌生物素标记基因探针的研究
1992年
在构建的小肠结肠耶氏菌毒性质粒DNA基因文库pYB1~8与pYP1~6的基础上,筛选出了pYB7和pYP6克隆株.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I消化pYB7,Pst消化pYP6,可分离出3.8kb和6.4kb的插入性DNA片段.以这两个基因片段为目的基因,用生物素化dUTP和光敏生物素标记,获得了生物素标记的基因探针.该探针能检出10pg以上的强毒小肠结肠耶氏菌DNA,不与无毒小肠结肠耶氏菌及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种对照菌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pYB7与pYP6探针对不同血清型及来源的小肠结肠耶氏菌检测,其结果与自凝性试验、依钙试验等结果相符;对小肠结肠耶氏菌强毒株与无毒株检定的准确率为100%.
黎诚耀韩文瑜盖欣王世若梁焕春郑薛斌
关键词:生物素耶氏菌基因探针
耶尔森氏菌的分类和发展
1999年
郑薛斌
关键词:耶尔森氏菌肠道杆菌血清学分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依温毒性的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同时证实,62株地方分离株均为毒力株,具有致病性。本文采用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试验方法具可靠、经济、快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郑薛斌谢春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