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桂婷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周
  • 4篇脂肪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条件培养液
  • 3篇培养液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根端
  • 3篇分化
  • 2篇动力疗法
  • 2篇信号
  • 2篇牙胚
  • 2篇牙周病
  • 2篇牙周炎
  • 2篇牙周组织
  • 2篇牙周组织再生
  • 2篇通路
  • 2篇龈下
  • 2篇龈下刮治
  • 2篇龈下刮治术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口腔医...

作者

  • 13篇郑桂婷
  • 7篇徐燕
  • 5篇赵璇
  • 4篇程楠
  • 3篇李颂
  • 3篇李午丽
  • 3篇路晶晶
  • 2篇黄万元
  • 2篇张雷
  • 2篇董瑶
  • 2篇汪洋
  • 2篇汪婧
  • 1篇沈继龙
  • 1篇夏斐然
  • 1篇江崇英
  • 1篇袁萍
  • 1篇赵春晖
  • 1篇孙晓瑜
  • 1篇何家才
  • 1篇伍雪丽

传媒

  • 3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14
  • 6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化锂介导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生长环境下不同浓度氯化锂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①从3周龄SD大鼠腹股沟脂垫分离出脂肪组织,使用0.1%Ⅰ型胶原酶消化后置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以0、2.5、5、10、20、40 mmol/L浓度的氯化锂作用ADSCs24、48、72 h,用MTT法测定氯化锂对细胞增殖的作用;②ADSCs加入含0、2.5、5、10、20、40 mmol/L氯化锂的成骨培养液中培养7 d后测定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③用RT-PCR法检测成骨诱导3 d后,不同浓度氯化锂作用7 d时ADSCs中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AKP的表达。结果在体外环境培养下,低浓度氯化锂(2.5、5、10 mmol/L)促进干细胞增殖,高浓度氯化锂(20、40 mmol/L)抑制细胞增殖。5、10 mmol/L氯化锂促进ADSCs中AKP的活性,但是40 mmol/L具有明显抑制AKP活性的作用。同时,氯化锂能上调β-catenin和AKP的表达。结论氯化锂在体外对大鼠ADSCs增殖有双重影响,并且促进AKP活性和ADSCs成骨分化,具有剂量依赖性。5 mmol/L浓度的氯化锂可作为促进大鼠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适浓度。
赵璇徐燕郑桂婷沈继龙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脂肪干细胞氯化锂成骨分化
发育期牙胚根端复合体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分离培养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veloping apical complex,DAC)细胞并收集上清,经不同方法制备条件培养基培养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
郑桂婷董瑶孟明理汪洋夏斐然徐燕
关键词:条件培养液发育期ADSCS
文献传递
超级粘结剂固定牙周病松动牙1年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选择15例牙周炎患者共计47颗Ⅰ度~Ⅱ度松动牙,采用超级粘结剂将松动牙清洁、酸蚀、粘结、固定。12个月后对粘结固定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粘结材料有无松脱、患牙松动度、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和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显示经固定后患牙咀嚼功能改善,能满足患者美观及舒适度要求,探诊深度减少了1.09 mm,探诊出血率减少了44.99%,牙槽骨的骨小梁密度增加,骨白线出现,并有少量牙槽骨的再生。治疗有效率达70.2%(P<0.05)。15例患者中2例在固定3个月时材料松脱,行再固定。2例未能按时复诊,牙周炎复发,治疗失败。
徐燕路晶晶程楠郑桂婷赵璇
关键词:牙齿松动固定术菌斑控制
发育期牙根端复合体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veloping apical complex,DAC)条件培养基(DAC conditioned medium,DACCM)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0 d SD大鼠分离其下颌磨牙DAC,并采用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DAC细胞;经HE、免疫组化染色鉴定DAC后,收集原代培养的DAC细胞上清,分别用过滤和不过滤的方式制备不同条件培养基并用其对ADSCs进行培养;分别于培养3、5、7 d各时间点,MTT法检测ADSCs增殖能力;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及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DSCs的ALP蛋白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培养的DAC细胞CK-14、vimentin均为阳性表达;DACCM-未滤培养组ADSCs的增殖活性、ALP蛋白活性以及ALP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α-MEM培养组和DACCM-过滤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经过滤的DAC细胞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对ADSCs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郑桂婷徐燕赵璇沈继龙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化
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和单独使用SRP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做自身对照,每个患者选取病损情况相似的6个牙,每个牙至少有一个位点4 mm0.05),治疗后两组PD、BOP、BI均有改善(P<0.05)。SRP后5周实验组的PD和BOP改善优于对照组;SRP后7周实验组BOP和BI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应用PDT辅助SRP治疗较单独使用SRP效果更佳,多次PDT治疗效果更好。
程楠徐燕黄万元路晶晶汪婧郑桂婷赵璇汪洋董瑶夏斐然
关键词:牙周炎光动力疗法亚甲基蓝
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恒牙深龋患者52例(患牙5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性去龋组)和对照组(完全去龋组)各26例(患牙26颗),分别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以对应方法去龋。根据去龋完成后是否露髓,采用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或TheraCal LC间接盖髓,流体树脂封闭牙本质层,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窝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术中露髓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和意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结果选择性去龋组的术中露髓率(0%)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选择性去龋组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为(2.9±0.7)分,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39);选择性去龋组的术后并发症(2例牙髓炎)与完全去龋组(1例根尖炎和2例牙髓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符合方案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91.30%)和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87.5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不计入=0.696,95%CI失访不计入:0.128~3.790,P失访不计入=0.675)。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92.31%,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8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全部失败=1.000,95%CI失访全部失败:0.328~3.047,P失访全部失败=1.000;RR失访全部成功=0.667,95%CI失访全部成功:0.121~3.666,P失访全部成功=0.641)。结论与传统完全去腐技术相比较,选择性去龋技术牙髓暴露风险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建议在恒牙深龋近髓患者中推广应用。
李午丽赵春晖孙成郑桂婷孟丹婕李颂
关键词:龋齿
显微超声技术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根管和远中中根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结合超声根管治疗仪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额外根管即近中中根管(MMC)和远中中根管(MDC)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1年06月至2024年06月进行根管治疗的166例患者175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利用显微镜观察结合超声清理,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额外根管(MMC/MDC)总的发现率为17.14%,其中25个患牙发现MMC(14.29%),5个患牙探查到MDC(2.86%),MMC发生率高于MDC(P<0.001)。各年龄组间MDC/MMC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MC/MDC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同时左右两侧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OM和超声根管治疗仪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牙科医生探查和疏通额外根管(MMC/MDC),有利于控制根管系统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郑桂婷项坤李午丽王璐孙成李颂
关键词: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显微镜超声
氯化锂及发育期牙胚根端复合体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分离培养发育期根端复合体(developing apical complex DAC)并收集上清,制备不同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脂肪干细胞,检测发育期根端复合体细胞上清液对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
郑桂婷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氯化锂
文献传递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无额外水分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无额外水分的临床疗效,并评估术前及术中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4年8月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的72颗患牙,根据是否诊间封湿棉球,分为一次完成组(n=35)及二次完成组(n=37)。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片评估两组成功率,分析患牙术前是否存在根尖周炎、炎症面积及术中材料是否超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一次完成组与二次完成组成功率分别为91.4%和97.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牙术前根尖周炎及术中材料超充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Root BP Plus应用于根尖屏障术,无额外水分,疗效可靠;严格控制感染,有效封闭根管,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短期疗效可不受根尖周炎症及材料适度超充的影响。
郑桂婷项坤李午丽吴晓婷李颂
关键词:根管充填根尖周炎
WNT/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中重度牙周炎的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牙周组织丧失严重,其最有效的治疗是牙周组织再生技术。WNT/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促进牙周膜细胞、成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维持牙周膜不断更新,促进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形成和再生。本文就WNT/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以及WNT/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在牙槽骨和牙骨质形成及再生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郑桂婷徐燕
关键词:WNT牙槽骨牙骨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