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和单独使用SRP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做自身对照,每个患者选取病损情况相似的6个牙,每个牙至少有一个位点4 mm0.05),治疗后两组PD、BOP、BI均有改善(P<0.05)。SRP后5周实验组的PD和BOP改善优于对照组;SRP后7周实验组BOP和BI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应用PDT辅助SRP治疗较单独使用SRP效果更佳,多次PDT治疗效果更好。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恒牙深龋患者52例(患牙5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性去龋组)和对照组(完全去龋组)各26例(患牙26颗),分别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以对应方法去龋。根据去龋完成后是否露髓,采用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或TheraCal LC间接盖髓,流体树脂封闭牙本质层,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窝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术中露髓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和意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结果选择性去龋组的术中露髓率(0%)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选择性去龋组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为(2.9±0.7)分,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39);选择性去龋组的术后并发症(2例牙髓炎)与完全去龋组(1例根尖炎和2例牙髓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符合方案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91.30%)和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87.5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不计入=0.696,95%CI失访不计入:0.128~3.790,P失访不计入=0.675)。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92.31%,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8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全部失败=1.000,95%CI失访全部失败:0.328~3.047,P失访全部失败=1.000;RR失访全部成功=0.667,95%CI失访全部成功:0.121~3.666,P失访全部成功=0.641)。结论与传统完全去腐技术相比较,选择性去龋技术牙髓暴露风险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建议在恒牙深龋近髓患者中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无额外水分的临床疗效,并评估术前及术中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4年8月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的72颗患牙,根据是否诊间封湿棉球,分为一次完成组(n=35)及二次完成组(n=37)。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片评估两组成功率,分析患牙术前是否存在根尖周炎、炎症面积及术中材料是否超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一次完成组与二次完成组成功率分别为91.4%和97.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牙术前根尖周炎及术中材料超充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Root BP Plus应用于根尖屏障术,无额外水分,疗效可靠;严格控制感染,有效封闭根管,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短期疗效可不受根尖周炎症及材料适度超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