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英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福县中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herniorrhaphy,TEP)、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TEP组与开放组,每组20例。TAPP组采用TAPP治疗,TEP组采用TEP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结果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7 d、6个月,3组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TAPP组、TEP组VAS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与精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与精力评分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P组与TE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P与TAPP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均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柳晓咏 李欣 郑明英 林平斌 张琴关键词: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某院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安福县中医院ICU收治的103例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患者标本中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03例ICU血流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占52.42%,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46株(占37.10%,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和真菌13株(占10.48%,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偏高(>80.00%),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75.00%),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00%;检出的真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均较高(>80.00%),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好。结论:ICU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 郑明英 胥丽云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血流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对急性胃炎(AG)患者疾病康复效果、胃功能改善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AG患者共80例,设计对照性研究路径,CZ组40例患者开展常规性护理,SXH组40例患者在CZ组的基础上构建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于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效果,检测胃功能指标(GAS、MTL、VIP),调查整体舒适度(GCQ量表)。结果:护理3d、7d后,SXH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CZ组(P<0.05);护理后,SXH组患者GAS、VIP均低于CZ组(P<0.05),MTL高于CZ组(P<0.05),且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CZ组(P<0.05)。结论:通过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构建可在促进患者生理功能改善、心理调适、环境支持的基础上提高急性胃炎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利于患者胃功能的康复,提高整体舒适度。 郑明英关键词:急性胃炎 胃功能 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手术前和术后第5天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ALB、PA、TF和Ig水平,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ALB、PA、TF水平和IgA、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血浆蛋白等的提高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术后康复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刘青 熊爱华 郑明英关键词:肠内营养 胃肠道肿瘤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2022年 目的:研究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再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根据病历末端奇偶数,将其随机分成5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采取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最终了解到关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再出血问题在患者得到预防性护理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干预后,研究组的知识储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预防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再出血中的运用,可以丰富病人的知识储备,增强病人的自控能力,有效控制出血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郑明英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再出血 预防性护理 中西医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而实验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一重要内服和外治为主,并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7%,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刘青 熊爱华 郑明英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