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华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8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7
- 2011年
- 目的:比较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与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亮丙瑞林注射液)或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手术加GnRH-α、手术加妈富隆及单纯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都较治疗前下降,月经量下降例数百分比分别为82.1%、83.3%和55.8%。手术加GnRH-α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加妈富隆组(0.93±1.30VS2.00±1.88,P=0.027),且其痛经缓解和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另两组(P=0.023;P=0.019)。3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14.3%、22.2%和39.5%。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相比,年龄、初潮年龄、产次、瘤体大小、瘤体位置、手术方式及治疗前月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肌瘤病灶多发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发患者(P=0.003),且绝大部分复发患者在治疗前有痛经。结论:病灶切除手术后无论是否辅助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助GnRH-α药物治疗能更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对于经济困难或不能耐受GnRH-α药物不良反应者口服避孕药物是不错的选择。
- 李金芯洛若愚廖仕翀梁华谭爱丽赵玉字熊霞鹂邹华兰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口服避孕药
-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调经治疗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调经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患者,经人工周期调经(50例,观察组)和口服复合避孕药调经(35例,对照组)6个周期治疗后,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撤药性岀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3月末和第6月末复查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调理青春期功血中人工周期调经效果较复合避孕药效果好。
- 熊霞鹂洛若愚熊平安谭爱丽邹华兰李金芯陈芬
- 关键词: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调经无排卵性功血青春期功血激素反应大脑中枢
- 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EMs患者40例(EMs组),因盆腔炎行腹腔镜手术且排除EMs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前均抽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Ms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Ⅰ~Ⅱ期患者高(P〈0.05),EMs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125≥35 u/mL为临界值,诊断EMs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8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诊断EMs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0%;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95.0%,特异性7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可提高EMs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 邹华兰洛若愚熊霞鹂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芳香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