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子
  • 2篇黏附分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黏附
  • 2篇细胞黏附分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可溶性粘...
  • 1篇血小板
  • 1篇血症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机构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5篇邵惠萍
  • 3篇刘永铭
  • 3篇严祥
  • 1篇吴济荫
  • 1篇彭晓
  • 1篇刘玲琳
  • 1篇柴立文
  • 1篇于海建

传媒

  • 3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在肺部表现
2002年
邵惠萍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肺部表现
特殊影像学表现结节病误诊为肺结核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3年
邵惠萍于海建
关键词:肺结节病肺结核误诊
男性吸烟者细胞黏附分子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被引量:50
2002年
目的 :观察男性吸烟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浓度和血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方法 :选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正常的健康青年男性吸烟者 2 8名为吸烟组 ,5分内吸烟 1支 ,观察吸烟前及吸烟后 5分时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 ) 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 )浓度的变化 ,血小板P 选择素、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 1、ICAM 3的表达 ,同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8、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 ;吸烟指数为每日吸烟支数与吸烟年限的乘积。选择无吸烟史的健康男性 2 2名作为对照组。  结果 :吸烟组吸烟前血清sE Selectin、sICAM 1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及P <0 0 2 )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吸烟组吸烟前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吸烟前后无明显变化 ;吸烟指数与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及sE Selectin、sICAM 1相关 (γ值分别为 0 5 10、0 43 3及 0 42 9,P <0 0 1、P <0 0 5及P <0 0 5 )。白细胞L 选择素、ICAM 1及ICAM 3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吸烟组吸烟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吸烟刺激后仍无明显改变。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两组差异不明显 ,吸烟后亦无明显变?
刘永铭彭晓严祥邵惠萍辛鹏程
关键词:吸烟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分子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73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P -选择素 ,白细胞L -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 (I CAM) - 1、ICAM - 3的表达 ,年龄相当而无重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正常人 2 7例作为对照 ,观察患者与正常对照黏附分子表达指标间的差别 ,并分析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与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t=3 .890 ,P <0 .0 0 1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 (t=2 .1 2 6及 2 .46 6 ,P <0 .0 5 ) ;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百分率与空腹血糖、P -选择素阳性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呈正、负相关 (γ =0 .3 0 9,P <0 .0 1 ;γ =- 0 .2 6 1 ,P<0 .0 5 ) ;L -选择素阳性单核细胞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负相关 (γ =- 0 .2 4 4 ,- 0 .2 4 6 ,-0 2 74,P均 <0 .0 5 ) ,L -选择素阳性淋巴细胞与舒张压、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γ =- 0 .2 4 1 ,- 0 .2 5 6 ,P <0 .0 5 ) ;ICAM - 3阳性单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与年龄呈负相关 (γ =- 0 .
刘永铭刘玲琳柴立文邵惠萍严祥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白细胞黏附分子
血脂康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含量的观察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观察血脂康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32例高脂血症患者 ,使用血脂康治疗 8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E Selectin、sICAM 1、sVCAM 1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 1β、TNF浓度。 结果 血脂康治疗后 ,TC、TG、LDL C显著下降 ,P均 <0 0 0 1,HDL C上升 ,P <0 0 1;sE Selectin、sICAM 1下降 ,P <0 0 2及P <0 0 1;IL 1β下降 ,P <0 0 0 5,TNF无明显改变 ,P >0 0 5。结论 血脂康治疗能使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sE Selectin、sICAM 1含量下降 ;并可使细胞因子IL 1β下降。
吴济荫邵惠萍刘永铭严祥
关键词:可溶性粘附分子血清高脂血症SICAM-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