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景
-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内治法概述被引量:14
- 2013年
- 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也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小儿脏腑功能娇嫩,为纯阳之体,抗邪能力不足,热邪传变迅速,易致邪气枭张而致壮热,甚者可出现邪热内陷心包,或热极生风、肝风内动之危象。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较好,现就中医内治法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作一概述。
- 赵淑景王芳周倩
-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内治法
- 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儿科体检0~6岁儿童548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静脉血抽取,检测血清Vit D水平。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Vit D水平差异、学龄前儿童Vit D缺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间Vit 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且女童较男童缺乏情况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不同季节间血清Vit D水平不同,夏季、秋季Vit D水平均明显高于春季、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季节间Vit D缺乏情况也有相同趋势(χ^(2)=97.63,P<0.001),春、冬季缺乏情况较为严重;不同年龄段Vit 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岁年龄组明显低于1~<3、0~<1岁年龄段,其他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6岁组儿童缺乏率最高。logitis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季节对Vit D水平均有影响(P<0.001)。结论沧州市学龄前儿童Vit D缺乏情况明显,在春季、冬季对学龄前儿童,尤其对于3~<6岁儿童进行Vit D检测及适量的Vit D补充是必要的。
- 冯娜娜赵淑景
-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学龄前性别
- 辨证论治小儿外感发热被引量:4
- 2013年
- 小儿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5岁以下儿童易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喉炎、中耳炎、肺炎,甚至诱发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或引起高热神昏、抽搐,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兹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谨遵辨证论治原则,采取宣肺解表、和中清热及渗湿化热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探讨如下。
- 王芳赵淑景
- 关键词:发热外感病证中医儿科疾病辨证论治
- 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免疫功能指标的干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早产儿(胎龄28~36周),随机分为观察组(n=75,配方奶+维生素D 800 IU/d)与对照组(n=75,单纯配方奶)。检测基线及干预后血清25-(OH)D、炎症因子(IL-2、IL-4、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及粪便菌群特征,采用Spearman分析菌群-免疫指标相关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25-(OH)D显著升高(24.48±2.02 vs.31.79±2.26 ng/mL,P<0.01),炎症因子呈现促炎/抗炎双向调控:IL-2升高(3.29±0.54→4.52±0.60 pg/L),IL-4(27.38±2.19→18.38±1.31 pg/L)及TNF-α(45.48±3.81→13.98±2.93 g/L)显著下降(均P<0.01)。体液免疫指标改善:IgA(0.069±0.010→0.078±0.020 g/L)、IgM(0.222±0.060→0.257±0.070 g/L)、IgG(7.853±0.680→8.350±1.170 g/L)及补体C3(0.52±0.08→0.67±0.10 g/L)、C4(0.10±0.02→0.17±0.03 g/L)均显著提升(均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观察组乳酸菌属丰度增加,α多样性指数(Shannon:3.02→3.85,P=0.013)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球菌属与25-(OH)D呈负相关(r=-0.705),与TNF-α正相关(r=0.632);乳酸菌属与IL-2(r=0.582)及IgA(r=0.514)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早期维生素D补充可有效提升早产儿25-(OH)D水平,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增强体液免疫及补体活性,协同改善免疫功能;同时通过富集有益菌(如乳酸菌属)、抑制条件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属)优化肠道菌群结构,菌群-免疫互作网络可能是其核心调控机制。
- 李娜张睿戴士俊董燕段东娜赵淑景
- 关键词:维生素D肠道菌群早产儿
- 刘玉书运用“健脑充髓”辨治小儿脑性瘫痪经验被引量:1
- 2024年
- 刘玉书教授博古通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小儿脑性瘫痪“健脑充髓”的治疗法则,认为“髓海失养,脑络损伤”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选用孔圣枕中丹为基本方药,随证行以健脾、补肾、疏肝、养心等治法,使脾胃升、肾气盛、肝气疏、心脉通,进而达到阴阳脏腑平衡,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 钱美加穆春宇赵淑景马志平冯晓纯刘玉书冯金花
-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孔圣枕中丹
- 先天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_1型合并肠道畸形1例
- 2015年
- 患儿,男,出生20 min,主因胎龄35-(+5)周,出生后呻吟,吐沫20 min于2014年7月2日上午8点经我院产科收入重症儿科。患儿特点:患儿为生后20 min新生儿;胎龄35-(+5)周,G4P2,无生后窒息,无胎膜早破,羊水Ⅲ度粪染,量约400 m L,脐带绕颈1周,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1 min、5 min、10 min分别为9分(肤色1分,余项均为2分)、10分、10分。体格检查:精神反应弱,呻吟,吐沫,周身胎脂附着,前卤平坦,张力不高,呼吸节律不规整,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 张金彪翟文燕杨国平赵淑景宁欣
- 关键词:肠道畸形呼吸节律脐带绕颈
- 兰紫解毒糖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兰紫解毒糖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外感发热(风热证)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兰紫解毒糖浆(中药治疗组)、双黄连口服液(中药对照组)及利巴韦林(西药对照组)口服,观察患儿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中药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均P<0.05)。结论兰紫解毒糖浆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证疗效显著。
- 赵淑景王芳王军
-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
-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研究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等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03月~2021年0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重度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作为Ⅰ组,将同期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轻度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作为Ⅱ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作为Ⅲ组,对不同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并分析结果。结果:①Ⅰ组的骨密度、GVSDS、身高、体重明显比Ⅱ组差,且Ⅰ组和Ⅱ组比Ⅲ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Ⅰ组的身材矮小率、运动功能落后率、夜惊发生率相比Ⅱ组明显高,且Ⅰ组和Ⅱ组的较Ⅲ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的群体中,因为维生素D缺乏会使得儿童生长发育受到限制,这会导致儿童骨骼组织的生长受限,所以针对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要引起关注,若检查存在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应尽早为其补充维生素D,以便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正常化。
- 冯娜娜金炳岑赵淑景
-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骨密度身材矮小
- 从五脏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被引量:6
- 2017年
-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以较长时间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则拒食为特点。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其对饮食的偏嗜,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若未及时治疗,则会因摄入不足致营养不良、贫血、并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所致。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
- 王芳李海华赵淑景
-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五脏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探讨
- 刘艳华林德湘郭翠芳于冬梅李永贞杨国平赵淑景石海香
- 该课题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目前,西医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很多,但有些方法在一般医院难以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从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探索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 关键词:
- 关键词: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