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疟疾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恶性疟
  • 2篇农药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状况
  • 2篇消除疟疾
  • 2篇疾病预防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恶性疟
  • 1篇医疗机构消毒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情分析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应急
  • 1篇应急管理

机构

  • 13篇鄂州市疾病预...
  • 1篇黄冈市中医医...

作者

  • 13篇赵江义
  • 3篇赵敏
  • 2篇付小强
  • 2篇廖学舟
  • 2篇刘华艳
  • 2篇江光荣
  • 1篇杨颖
  • 1篇王步还
  • 1篇曾春桂
  • 1篇杨爱莲
  • 1篇王焕章
  • 1篇欧阳芳
  • 1篇张有林
  • 1篇严绍文
  • 1篇吴三明
  • 1篇余双
  • 1篇朱蕾
  • 1篇孙强
  • 1篇李莎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群体聚餐引起的O139型霍乱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2012年10月湖北省内发生的一起群体聚餐引起的O139型霍乱疫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共确诊26例霍乱感染者,无死亡病例。通过黄石、鄂州和武汉等地的联防联控,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赵江义付小强李莎赵敏曾春桂
关键词:霍乱疫情分析
2012-2013年鄂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及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鄂州市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H5N1感染及外环境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方法2012-2013年采集鄂州市从事家禽养殖、屠宰等人群血清标本,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H5N1抗体;对在城乡活禽市场等外环境采集的污水、鸡粪和鸡笼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又称A型流感病毒,Flu A)H5、H7、H9核酸。结果共采集职业暴露人群160人份血清标本,H5N1抗体均为阴性;环境标本240份禽流感病毒核酸监测,阳性标本为36份,阳性率为15.00%。A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布于鄂州市3个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 047),以华容区阳性率最高;各种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 024),污水的阳性率最高;不同监测场所标本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城乡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各个季度采集的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第二季度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禽流感H5亚型在鄂州市职业暴露人群中未发现隐性感染,鄂州市监测点外环境存在H5、H9禽流感病毒,城乡活禽市场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高风险场所。
付小强赵江义
关键词:禽流感
鄂州市2007-2011年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被引量:2
2012年
蔬菜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食物构成比为33.7%,其污染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目前我国出现的蔬菜安全以农药残留超标最为突出。在我国使用杀虫剂中,高毒有机磷占较大比例。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有助于更好的监管蔬菜安全。
赵江义余双
关键词: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安全农药残留量污染状况构成比
鄂州市梁子镇一起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鄂州市梁子镇发生一起因食用饮食摊售卖的油饼和鸡柳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20人食用,11人发病,罹患率为55.00%。结论证实为将呋喃丹当作食品原料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
孙强赵江义江明昊江光荣
关键词:食物中毒剧毒农药食品污染
鄂州市4例输入性恶性疟疫情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2011年3月17日至3月23日,鄂州市梁子湖区共发现4例恶性疟病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测情况,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此4例确定为一起输入性恶性疟疫情。
赵江义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疫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
湖北省鄂州市疟疾防治历程及消除疟疾对策与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鄂州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鄂州市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鄂州市1951—2014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鄂州市曾发生两次大范围疟疾暴发流行,流行高峰年份发病数达26 005例,发病率4 150/10万。1987年以后,鄂州市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2007年以来鄂州市没有发生本地疟疾病例,报告病例主要是输入性恶性疟,全部为非洲务工返乡人员。经过实验室确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防治工作经历控制流行、常态化管理、消除疟疾3个阶段。结论鄂州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9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
严绍文刘华艳赵敏赵江义
关键词:消除疟疾
鄂州市卫生应急形势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赵江义
关键词:卫生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急事件手足口病应急管理
鄂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鄂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对鄂州市2004年、2005年两年来城区各集贸市场、超市、餐馆所采集的92份样品进行致病菌监测。结果:生肉和熟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皆为13.3%,其次为水产品,检出率为7.1%,蔬菜中致病菌检出率为5.6%;在所检测的致病菌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5.4%,其次为O157:H7,检出率为4.3%。结论:沙门菌、O157:H7在食品当中检出率相对较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加强对其相关食品的监管力度。
赵江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2005年鄂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赵江义欧阳芳张有林
关键词:消毒灭菌工作消毒灭菌效果工作状况
鄂州市输入性恶性疟疾流行趋势及防治对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05~2014年输入性恶性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1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青壮年男性为发病主要人群。主要感染来源为非洲国家地区。结论鄂州市输入性恶性疟疾疾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要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疾疟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加强医疗机构疟原虫血检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疾的防控与管理。
廖学舟赵江义
关键词:恶性疟疾输入性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