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逸

作品数:2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找矿
  • 9篇成矿
  • 6篇地质
  • 6篇矿床
  • 5篇东昆仑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多金属
  • 4篇多金属矿
  • 4篇找矿前景
  • 4篇找矿潜力
  • 4篇金属矿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东昆仑造山带
  • 2篇岩体
  • 2篇造山带
  • 2篇找矿标志
  • 2篇找矿前景分析
  • 2篇找矿潜力分析

机构

  • 21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21篇赵志逸
  • 8篇李玉龙
  • 5篇卢世银
  • 4篇李积清
  • 4篇陈秉芳
  • 4篇韩杰
  • 3篇王泰山
  • 3篇张尧
  • 3篇王秉璋
  • 3篇王涛
  • 2篇田世洪
  • 2篇刘英超
  • 2篇薛万文
  • 2篇杨竹森
  • 2篇金婷婷
  • 2篇张启龙
  • 2篇张鑫利
  • 1篇张江伟
  • 1篇李焕学
  • 1篇殷占虎

传媒

  • 5篇甘肃冶金
  • 3篇矿产与地质
  • 3篇矿产勘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中国地质
  • 1篇青海科技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西部资源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格尔木市苏海图钨锡多金属矿找矿前景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苏海图矿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构造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为本区下一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地质找矿方向。
赵志逸李玉龙马存玉莫伟功
关键词:成矿环境找矿前景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浆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勘查模型与研究进展
2025年
【研究目的】为提升我国Cu-Ni-Co资源供应安全,有必要梳理青藏高原东北缘东昆仑造山带的岩浆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研究方法】为建立矿床勘查模型,本文剖析了代表性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并系统总结了东昆仑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中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中二叠世—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5期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结果】东昆仑在显生宙存在2期岛弧基性或基性—超基性岩体:(1)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背景下形成的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基性岩体;(2)中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古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与之对应,存在2期碰撞后伸展基性—超基性岩体,分别为中晚志留世—早中泥盆世和中晚三叠世。辉石岩地幔可能是东昆仑部分岩浆型镍矿床的源区,板块断离-折返模型可较好解释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年龄与高压—超高压退变质年龄一致的现象。针对幔源岩浆硫化物饱和机制,大体识别了有利地壳混染与有害地壳混染的种类,并深入分析结晶分异对硫化物饱和影响,提出了矿体优选赋存的位置,对比了成矿岩体与非成矿岩体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学、时代、蚀变、围岩种类代表性差异。【结论】建立了东昆仑造山带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勘查模型。
刘月高张江伟冯志兴杨顺龙王义忠李积清赵志逸王治安李树雷陈正国王厚方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
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东昆仑Au元素低背景区的应用及成效——以格尔木市深沟地区1:2.5万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例被引量:7
2019年
以格尔木市深沟地区以往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与1:2. 5万沟系土壤测量成果对比,发现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青藏高原东昆仑Au元素低背景区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揭露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分布规律,为以后综合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杨鸿鹏赵志逸赵志逸邱炜韩杰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昆仑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成矿类型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二道沟钨钼矿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构造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属于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钼矿床。通过对成因类型初步探索,为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张尧张尧韩杰王泰山赵志逸韩杰李建亮
关键词:地质特征
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10
2024年
大格勒碳酸岩是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火成碳酸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该碳酸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研究,初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大格勒碳酸岩的化学组成以CaO和MgO为主,CaO含量为24.17%~30.40%,MgO含量为15.56%~18.91%,SiO_(2)含量为0.61%~6.25%,CO_(2)含量为25.09%~36.09%,其CaO/(CaO+MgO+FeO^(T)+MnO)(CCMF)在0.41~0.51之间,属于镁质碳酸岩。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在515~1863μg/g之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284~589),无明显的Eu、Ce异常(δEu=0.89~1.23,平均1.01,δCe=0.96~1.11,平均1.05)。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明显富集Nb、Sr、Th、U、Pb、P,相对亏损Rb、K、Ti元素,Ba、Zr、Hf及HREE等元素接近原始地幔,Nb含量在126~5009μg/g之间(平均1568μg/g)。碳酸岩样品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3718~0.703964)和低ε_(Nd)(t)值(-1.07~-0.33),δ^(13)CV-PDB值为-8.5‰~-5.7‰,δ^(18)OV-SMOW值为8.9‰~14.4‰,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其具有幔源特征,并在碳酸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热液蚀变作用,可能与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后伸展作用导致的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
王泰山李五福李五福王秉璋王涛李积清薛万文李玉龙林艳海王春涛张鑫利袁博武郑英郑英李青张新远赵志逸金婷婷韩晓龙
关键词:碳酸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地幔源区特征
东昆仑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24年
东昆仑志留纪岩浆活动强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演化晚期大洋俯冲阶段与碰撞阶段转换地质过程。本次研究对东昆仑大格勒农场南志留纪基性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30.2±2.4 Ma,形成时代为中志留世。辉长岩SiO_(2)(51.40%~53.66%)含量较低,MgO(18.56%~22.16%)和FeO^(T)(7.54%~10.64%)含量高,Mg^(#)为79~82。微量元素富集Rb、Th、Ba、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高Ni(276~973μg/g)、Cr(2152~3574μg/g)和Sc(35.5~53.1μg/g)含量,低Nb/Ta值(3.23~8.68)和εHf(t)值(-7.3~-3.6)。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岛弧基性岩特征,其成因可能是流体和俯冲沉积物加入的富尖晶石橄榄岩部分熔融的结果。综合区域资料表明,大格勒农场南辉长岩形成于东昆仑原特提斯洋俯冲晚期阶段,进一步限定原特提斯洋晚期俯冲与碰撞转换时限为中志留世,随后转入碰撞造山阶段。
李玉龙韩杰韩杰李积清赵志逸王秉璋李积清
关键词: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志留纪东昆仑造山带
东昆仑祁漫塔格寒武纪岛弧:来自拉陵高里河地区玻安岩型高镁安山岩/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3
2021年
祁漫塔格构造带是东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藏高原北部早古生代汇聚板块边缘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祁漫塔格构造带在早古生代通常被认为是弧或弧后盆地,但其早期形成阶段的地质记录尚未报道,初始俯冲的时代也有待进一步限定。本文选择了祁漫塔格东段拉陵高里河地区祁漫塔格群火山岩和闪长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学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火山岩以安山岩为主,安山岩SiO 2含量中等(54.02%~63.99%),具有低TiO 2(0.19%~0.24%)、Al 2O 3(10.67%~12.86%)、P 2O 5(0.03%~0.05%)和低FeO T/MgO比值(0.80%~1.04)的特征,具有高的MgO(7.86%~11.44%)和Mg#(63~69);闪长岩SiO 2含量为53.62%~55.81%,也具有低TiO 2(0.19%~0.25%)、Al 2O 3(10.58%~11.52%)、P 2O 5(0.02%~0.04%)和低FeO T/MgO比值(0.9~1.0)的特征,同样具有高的MgO(9.86%~11.63%)和Mg#(64~66)的特点。高镁安山岩和闪长岩微量元素组成相近,Th(0.22~1.23μg/g)、Rb(4.11~16.11μg/g)和Ba(66.7~166μg/g)含量低,Cr(286~668μg/g)和Ni(57~181μg/g)含量高,δEu=0.91~1.47,Sr/Y比值(19.7~36.1)较低,∑REE含量介于11.8~27.3μg/g,(La/Yb)N=1.3~4.3,轻重稀土分馏弱。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和Pb具明显的正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和Ti具有明显的负异常。高镁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519 Ma;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520 Ma和516 Ma,两者锆石Hf同位素组成相似,εHf(t)值分布在+10.5~+15.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祁漫塔格东段拉陵高里河地区高镁安山岩/闪长岩源于亏损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原特提斯洋俯冲早期的岛弧环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祁漫塔格构造带古洋盆俯冲时代早于520 Ma,该认识也为恢复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早期俯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地质资料。
王秉璋潘彤任海东王涛赵志逸封建平张金明
关键词:寒武纪
青海省雪水沟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11年
通过对青海雪水沟铅锌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矿源层主要为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容矿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岩浆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矿区找矿标志,可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赵志逸陈秉芳张维宽张启龙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地球化学特征
青海察汗森地区白钨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被引量:2
2019年
察汗森矿区位于青海省欧龙布鲁克陆块边缘,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达肯大板岩群地层,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优越。通过对该地区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化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混合岩化热液与碳酸岩接触交代是成矿的主要原因,矿化与矽卡岩化关系密切。初步总结了该区成矿模式,认为该区具有形成与混合岩化有关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条件,为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韩杰韩杰杨鸿鹏赵志逸
关键词:成矿特征混合岩化找矿潜力
桂东-诸广山岩体地质、锆石U-Pb年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华南地区广泛存在过铝花岗岩,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有不同的认识。桂东-诸广山岩体是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加里东期花岗岩。本文通过对桂东-诸广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学习,得知桂东花岗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32±2 Ma(MSWD=3.8),诸广山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43±4 Ma(MSWD=4.9)。根据锆石U-Pb年龄,桂东-诸广山岩体为一复式岩体,分两期侵入。
赵志逸陈秉芳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花岗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