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肺癌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晚期
  • 4篇化疗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哮喘
  • 3篇儿童
  • 2篇多西他赛
  • 2篇医学伦理
  • 2篇医学伦理学
  • 2篇治疗晚期非小...
  • 2篇顺铂
  • 2篇吸入
  • 2篇疗法

机构

  • 1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4篇赵德辉
  • 8篇唐瑜琦
  • 5篇付荣
  • 5篇单彬
  • 4篇郭丽霞
  • 3篇李文红
  • 3篇于志丹
  • 1篇韩云波
  • 1篇孙维佳
  • 1篇穆伟斌
  • 1篇王晓东
  • 1篇刘延章
  • 1篇杨春富
  • 1篇喻光
  • 1篇张淑丽
  • 1篇梁明辉
  • 1篇张伟
  • 1篇张晓茹
  • 1篇詹瑜琦
  • 1篇陈大同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哮喘68例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本研究对我院68例儿童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唐瑜琦赵德辉于志丹李文红
关键词:儿童哮喘吸入治疗布地奈德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哮喘患者
PACS系统数字化影像诊断结果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医学影像数据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诊断结果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肝癌(PHC)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以PACS系统对20例PHC患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的资料进行收集,并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等血清性肿瘤标记物测定的结合,对临床PHC进行联合诊断。结果:CT、MRI扫描的检出阳性率为85.0%,显著高于AFP的55.0%,CEA的30.0%,CA199的50%,CA125的40.0%;AFP、CA199、CA125及CEA的灵敏度分别为60.0%、45.5%、44.4%、33.3%,特异度分别为50.0%、44.4%、27.3%、18.2%,联合检测中,4类指标联合CT、MRI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最高,分别为94.4%,83.3%。结论:以PACS系统对PHC患者CT、MRI影像学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与AFP、CA199、CA125及CEA等血清性肿瘤标记物测定相结合,更利于临床诊断,值得推荐。
陈大同穆伟斌张淑丽王晓东梁明辉万勇刚赵德辉
关键词:PACS系统数字化影像肿瘤标记物
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吉西他滨组30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多西他赛组32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吉西他滨组46.7%和多西他赛组43.8%,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吉西他滨组白细胞产减少率为76.7%,多西他赛组为8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率分别为26.7%和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两者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临床一线治疗。
赵德辉唐瑜琦付荣单彬
关键词:肺癌吉西他滨多西他赛顺铂化学疗法
放疗同步不同方案化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喻光赵德辉韩云波郭丽霞单彬张伟刘延章陈春荣付荣
技术方案:1.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2009年3月-2010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共94例。这些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NSCLC;②按WHOTNM分...
关键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组织学
临床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及对策
2010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教学产生了新的伦理学冲突与困惑。针对,临床教学的特点,分析,临床案例教学中的伦理学问题,提出加强伦理学教学、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改进临床教学方法等解决措施。
赵德辉詹瑜琦付荣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医学模拟教学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5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O例NSCLC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本组5O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4例,无变化(SD)21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2%。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为主,大部分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可恢复正常。对于个别骨髓抑制严重患者,化疗时间适当延后或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按时进行化疗。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水钠潴留、过敏反应和心脏损害,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一、二线用药治疗方案。
赵德辉张晓茹付荣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顺铂化疗
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时辰化疗期医院感染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时辰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增强临床诊治水平,延长患者生命。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13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时辰化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并观察其感染发生率。结果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进展率分别为33.85%、44.61%,观察组患者分别为43.08%、27.69%;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肝肾毒性、水钠潴留及感染率分别为75.38%、47.69%、63.07%、69.03%、60.00%、44.61%、23.08%及33.85%,观察组患者分别为50.77%、30.77%、36.92%、47.7%、3.38%、30.77%、13.85%及2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辰化疗可提高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降低感染率、提高生存质量。
陈春荣宋爱英高玉艳赵德辉
关键词:时辰化疗晚期小细胞肺癌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疗效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30.9%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达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单一的卡培他滨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赵德辉唐瑜琦郭丽霞单彬
关键词:卡培他滨放疗直肠癌
氧驱动吸入万托林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氧驱动吸入万托林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116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组氧驱动吸入万托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分别为81.7%和96.6%,对照组为71.4%和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气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吸入万托林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唐瑜琦赵德辉于志丹李文红
关键词:氧驱动吸入万托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0.05 mg,ti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3.5 mg,qd。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20 d。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IL-10、IL-13]、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呼吸力学指标(平均气道压、呼吸阻力、静态顺应性、平台压测定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Th1/Th2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FN-γ、IL-2、IL-10、FVC、FEV1、PEF水平均显著升高,IL-5、IL-13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患儿IL-4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IL-2、IL-4、IL-10、FVC、FEV1、PE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气道压、呼吸阻力、平台压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静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控显率为7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患儿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从而改善气道呼吸力学参数。
唐瑜琦赵德辉孙维佳杨春富
关键词:哮喘炎症因子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