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荣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管结石8例的外科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常见症状与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腰背痛是胰管结石最常见症状,B超、CT、ERCP可明确诊断。5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尾联合脾切除术,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B超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胰管切开取石和胰管空肠吻合为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 刘李刘晓晨豆发福周亚东段建峰赵喜荣
- 关键词:胰管结石外科手术
- 婴儿肝脏局灶结节状增生破裂出血一例
- 2023年
- 患儿,女,1岁,以"咳嗽5 d,面色苍白伴呕吐半天"入院。5 d前患儿"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连声咳,呈非痉挛性,犬吠样,昼夜无差别,有痰不易咳出,咳嗽剧烈时伴面色憋红。当地医院予以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5 d,咳嗽症状稍有缓解。半天前家属发现患儿面色苍白,精神变差,并呕吐2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及胆汁。急查血常规提示Hb 80 g/L,急诊转至我院。
- 段建峰刘晓晨赵喜荣杨帆段昌虎吴林赵李飞
- 关键词:咳嗽症状破裂出血胃内容物痉挛性
- 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序贯经皮肾镜治疗难治性肝脓肿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形成的复杂性肝脓肿行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序贯经皮肾镜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汉中三二〇一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3例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形成难治性肝脓肿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肝转移瘤行介入形成肝脓肿1例、巨块型肝癌反复行介入治疗后肝脓肿1例、外伤性肝破裂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继发肝脓肿1例),3例患者均采用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序贯经皮肾镜治疗难治性肝脓肿,对其具体治疗过程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经CT检查、血常规、降钙素原、血培养及临床表现诊断为难治性肝脓肿,采用常规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后序贯经皮肾镜行肝脓肿坏死组织清除引流后肝脓肿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针对介入术后形成的难治性肝脓肿,常规穿刺治疗效果欠佳,且无法或患者难以耐受外科手术时,采用经皮经肝穿刺引流序贯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肝脓肿是安全、有效的。
- 段昌虎刘晓晨丁建龙段建峰赵喜荣杨帆吴林赵李飞邰升
- 关键词:肝脓肿引流术
- 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小儿Ⅰ-Ⅲ级外伤性脾破裂被引量:11
- 2017年
- 脾脏损伤的发生率在腹部创伤中高达40%-50%。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婴幼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切除脾脏后甚至可发生以肺炎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的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而致患者死亡。
- 段建峰刘晓晨豆发福赵喜荣李光华丁建龙周亚东段昌虎杨帆
-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开放性损伤凶险性感染
- 不同减黄手段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不同分型肝门部胆管癌(HCCA)所致黄疸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3例HCCA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TC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成功率、黄疸减退情况、肝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Ⅳ型引流成功率及总引流成功率分别为83.33%(10/12)和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22.22%(2/9)和75.47%(4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8.830,P=0.019、0.003)。观察组患者黄疸减退率为83.33%(50/60),高于对照组的50.94%(2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9,P<0.001)。减黄手术前,2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血清ALP、ALT、TBA及γ-GT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5/53)和5.00%(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2,P=0.583)。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处转移复发率分别为26.42%(14/53)和15.00%(9/60),3年生存率分别为16.98%(9/53)和26.67%(16/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62、1.532,P=0.133、0.215)。结论与ENBD相比,PTCD在治疗Ⅳ型HCCA时具有更高的引流成功率,可有效降低γ-GT水平,改善黄疸减退情况,并有助于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帆段建峰赵喜荣吴林丁建龙赵李飞段昌虎
-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肝门部胆管癌
- 胆囊癌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初探被引量:7
- 2014年
-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手术切除率较低,疗效及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在5%以下。目前对于胆囊癌本身的发病原因及高危因素仍然存在许多的疑问和不解。已有研究表明,炎症与肿瘤之间关系密切,是影响胆囊癌的重要因素。
- 段建峰刘晓晨豆发福丁建龙李光华周亚东刘李赵喜荣崔祥滨李煜庆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EB病毒感染手术切除率高危因素发病原因
- 腹腔镜联合ENBD治疗肝破裂TAE后继发腹腔感染体会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肝破裂行动脉介入栓塞(TAE)后继发腹腔感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汉中三二〇一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外伤性肝破裂行TAE后因胆漏继发腹腔感染的病例共22例,其中肝脓肿11例,膈下脓肿4例,肝脓肿合并膈下脓肿7例。患者经穿刺引流后效果不佳,后采用腹腔镜联合ENBD行腹腔感染灶清除及胆道减压引流术,总结术中注意事项及观察其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术后脓肿得到彻底清除,引流效果良好,脓肿无复发,胆漏治愈,病程缩短。结论对于肝破裂TAE后因胆漏继发的以肝脓肿为主的多种腹腔感染,经超声和CT引导穿刺引流置管不佳的情况下,及时行ENBD联合腹腔镜手术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段建峰刘晓晨赵喜荣丁建龙段昌虎杨帆吴林赵李飞
- 关键词:肝破裂
- 52例中晚期肝癌“三联”转化治疗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靶向及局部治疗相结合的“三联”转化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病人52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以及结合局部治疗的转化治疗方案,分析其转化后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以及总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评价转化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中,转化治疗后21例获得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率40.4%(21/52),手术后pCR 42.9%(9/21),其余31例治疗病人中CR 5.8%(3/52),PR 25.0%(13/52),PD 11.5%(6/52),SD 17.3%(9/52),总的ORR达到71.2%(37/52),DCR为88.5%(46/52)。不良反应表现为以皮肤为主的1~2级损害。结论对于中晚期潜在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以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为系统治疗、结合局部治疗的“三联”转化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转化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可控。
- 段建峰刘晓晨赵喜荣段昌虎杨帆陈青娟吴林赵李飞何桥
- 关键词:肝癌疗效分析
- HBx及Beclin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HBx 和Beclin 1在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指标,探讨HBx 和Beclin 1在HCC 的发病机制中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 -2015年12 月由病理确诊的 HCC 患者64例,取其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cm),患者术前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及Real Time PCR 方法检测 HBx 及 Beclin l 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将实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x 在肝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 技术均检测肝癌组织中 HBx 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 技术均检测肝癌组织中Beclin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发性肝癌中 HBx 与 Beclin 1 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HBx 和 Beclin 1 在HCC 中高表达,两者相互作用且共同参与HCC 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 HBx 和 Beclin 1 对判断HCC 的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是有潜力的肝癌治疗的候选靶基因.
- 段昌虎豆发福丁建龙段建峰赵喜荣周亚东李光华杨帆刘晓晨
- 关键词:HBXBECLIN1肝细胞癌聚合酶链式反应
- ERCP+ENBD序贯荧光导航LCBDE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经ENBD管推注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急诊行ERCP+ENBD联合择期经ENBD管推注ICG荧光导航下LCBDE治疗的1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合并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ENBD治疗,10例患者中9例行经ENBD管推注ICG荧光导航下LCBDE,1例中转开腹。中位寻找胆总管时间28.00(25.25,31.25)min,中位手术时间103.50(97.25,107.75)min,中位术中出血量47.50(36.25,63.75)mL,中位引流管带管时间5.00(4.00,6.50)d,中位首次排气时间23.00(21.25,27.75)h,中位术后住院时间8.00(7.00,9.75)d。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腹部切口感染1例,胆漏1例,腹腔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顺利出院。结论ERCP+ENBD序贯经ENBD管推注ICG荧光导航下LCBDE是一种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并AOSC安全、有效、微创的方式。
- 赵李飞赵喜荣杨帆何桥段建峰
- 关键词: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鼻胆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