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武
- 作品数:48 被引量:3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生态调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回顾分析国内外生态调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开放复杂生态网络系统特质、多重胁迫的生态响应关系揭示以及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调控机制的建立方面对生态调度发展的制约和挑战。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包括整体战略、调控理论方法、技术保障及长效机制等方面的生态调度总体发展策略的建议。
- 谭红武杜强
- 关键词:生态调度环境流量生态响应河流健康评价
-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及其概念模型被引量:28
- 2011年
- 通过对人类主导下的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论分析,在对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等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分区、分期、分级"属性以及"量、质、序"递进综合约束作用等基本内涵,并提出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在以二元水循环为驱动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互动机制基础上,建立了流域社会-经济-河湖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区耦合概念模型,并以"人水和谐"思想为核心提出了水生态承载力承载度的综合评价基本思想,及其"分区、分期、强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评价模型的实现思想。以太子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 谭红武杜强彭文启李靖
-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
- 太子河流域河道内生态需水分区估算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结合流域三生用水格局以及污染源分布格局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格局,以流域内水生态系统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对太子河干流水体及其周围陆地所在的空间单元进行分类与整合,生成了11个太子河流域生态需水估算分区,分区内具有相对一致的生态需水特性;在分区的基础上,结195合6—太2子00河8干年流以水及生19态56特—征19,73通年过两水个文实系测列流分量析系,列选,择采小用市水、文本学溪法、对葠观窝音、阁辽水阳库、以小下林的子7个和分唐区马进寨行6个了水逐文月河站道内生态需水估算,估算结果显示了近天然水文情势的生态水量过程变化,有助于太子河干流水环境改善以及水生态恢复;估算的各站年生态需水量占年径流量的30%左右,能够在不影响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态需水要求。
- 李国强张士杰彭文启谭红武
- 关键词:生态水文太子河流域
- 察尔汗盐湖地区盐业开发与水体变迁的关系研究
- 针对柴达木盆地尾闾湖泊盐业开发过程中的水体变迁及生态影响问题,以察尔汗盐湖地区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在盐业开发过程中水体变迁过程,并对该区域的水量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湖和...
- 王思雅诸葛亦斯石岳峰谭红武陈一迪张馨予杜强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水循环生态蒸发
- 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谭红武刘兰芬陈凯麒杜强朱瑶
-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宁远河下游,是海南省水资源配置的重点工程。大隆水库总库容4.68亿m<'3>,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是一座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修建后可以显著提高三亚...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生态需水量水质预测
- 长江江豚栖息地特性分析
- 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物理特征及其指标时保护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长江江豚研究和保护成果,分析了长江江豚物理栖息地的特征、弯道和分汉河道水力学特征和栖息地水质,认为长江江豚对弯道、有分汉水流和江心洲滩分布的河...
- 朱瑶廖文根冯顺新谭红武
- 关键词:栖息地特征
- 一种环境流量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流量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水系历史数据,根据水系历史数据计算环境流量的阀值,阈值包括基础环境流量和适宜环境流量;获取当前水系的实时环境流量数据,与阈值进行对比,得到实时环境流量数据的偏...
- 杜强诸葛亦斯李国强余晓谭红武彭文启杜霞张天吉谭宏刘晋高张倩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的实践、问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9
- 2009年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河流管理进入河流生态修复的新阶段。其中,从调整大坝的运行调度方式入手,开展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调度实践及研究,证实了生态调度是一种有效的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
- 谭红武李国强朱瑶苏红兵杜强
-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调度方式河流管理大坝
-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9
- 2019年
- 针对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未能较好地反映近年来洱海水环境治理效果这一问题,本文系统收集了洱海1992 -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多个水质指标,从水质和湖泊富营养化两个方面出发,对洱海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与单因子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来看, 1992-2003年期间洱海水质逐渐变差,2003年之后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从年内变化来看,洱海水质非汛期好于汛期(6-10月),湖中心区水质好于南部和北部。整体而言,洱海富营养化水平由贫营养逐渐向中营养转变。与单因子评价结果相比,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更好地反映洱海近20年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 张倩李国强诸葛亦斯余晓谭红武杜强
- 关键词:水质评价洱海
- 一种流域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生态流量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S2、通过分区自动划分方法,对生态流量管理系统模型进行自动划分,得到各个生态流量分区;S3、通过分类计算方法,计算各个生态流量分区的生态...
- 余晓诸葛亦斯彭文启刘晓波杜强李国强谭红武魏小帆聂睿李双双陈一迪王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