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普洱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高校思想政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高校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要求,也是衡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存在些许问题,无法全面树立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对此,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有新的策略,一方面要加强民族理论的推广,另一方面要增强学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度,相辅相成,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更好的着力点。
- 谭安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
-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很多高校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而进行扩招,让更多的高中生能够顺利走进大学的课堂。但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障碍,这种沟通上的缺失对高校的民族团结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同时要在校园内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且督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与宗教观。
- 谭安
- 关键词:思政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时代诉求
-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被引量:3
- 2013年
-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发展的生力军。解决好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问题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和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关系到高等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 谭安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
- 红河州布朗族分支(莽人)直过区村寨政治的变迁
- 布朗族(莽人)是我省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群体,至2008年总人口数为833人。莽人自称“莽”,意为高山上的人,在我国汉文史籍中属于“百濮”族群,2009年5月,经国家民委批准,归属为布朗族。论文从布朗族分支(莽人)的居住分...
- 谭安
- 关键词:民族政治
- 文献传递
- 普洱地区哈尼族丧葬习俗的特点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文化,从民族丧葬习俗中可以探视出其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其成员的日常行为方式。哈尼族丧葬习俗具有重视祭送死者亡灵回归祖先故地、凶死与善终的严格区分、浓厚的迷信色彩、普遍盛行"哭丧"、重杀牲祭灵等特点。
- 赵泽洪谭安
- 关键词:哈尼族丧葬文化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民族团结教育路径中应用研究
- 2018年
-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希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力量,因此,各大院校应充分重视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并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三个维度的作用,提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路径,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
- 谭安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团结教育
- 应用转型背景下师范类大专生就业调查分析——以普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调查为例
- 2015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师范类学生与非师范类专业的相比,就业渠道相对单一,市场和社会需求面较窄。通过选取普洱学院师范类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就业遇到的问题,探讨增强就业指导的意义,进而帮助学生完善发展。
- 谭安刘彦呈庄桂花
- 关键词:师范类大专生就业问题
- 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思考
- 2018年
- 实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是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首要任务。21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分水岭",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均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中等收入陷阱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矛盾,其反映在民族问题上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本文立足中国社会新时代的变化,从历史视角阐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解析相关理论内涵,提出有效性策略。
- 谭安
-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