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书国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房颤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4篇心肌纤维
  • 4篇心肌纤维化
  • 4篇纤维化
  • 4篇肌纤维化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心房颤动患者
  • 3篇微小RNA
  • 3篇金属基质蛋白...
  • 3篇金属基质蛋白...
  • 3篇基质
  • 3篇基质蛋白
  • 3篇基质蛋白酶
  • 3篇MMP-9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后

机构

  • 8篇粤北人民医院
  • 4篇汕头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袁书国
  • 9篇徐新
  • 8篇唐良秋
  • 8篇张社兵
  • 7篇范文茂
  • 6篇何凤屏
  • 2篇陈勇
  • 2篇刘凤莲
  • 2篇胡秀莲
  • 2篇姜月平
  • 2篇马占忠
  • 2篇陈宝峰
  • 1篇陈锦峰
  • 1篇顾新元
  • 1篇吴东南
  • 1篇黄秀颜
  • 1篇肖政
  • 1篇范世平
  • 1篇蒋伟
  • 1篇刘向阳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第七届粤桂琼...
  • 1篇第1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和组织miR-223及MMP-9的表达及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索miRNA-223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和血清的表达差异及miRNA-223与MMP-9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1例,其中窦性心律患者15例,慢性房颤患者16例。另选取15名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房肌组织和血清miRNA-223的相对表达量。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肌组织miRNA-223和血清miRNA-22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0.0603±0.0228 vs.0.0261±0.0035,P<0.01;4.2281±0.9165 vs 2.7613±1.2166,P<0.05);房颤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4.2281±0.9165 vs 2.7613±1.2166,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 MiRNA-223表达增高及正向调控MMP-9的表达,共同影响心肌胶原的代谢,促进心肌纤维化,参与房颤发生与维持。miRNA-223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诊断标志物。
袁书国徐新何凤屏张社兵范文茂
关键词:心房颤动微小RNA金属基质蛋白酶-9心肌纤维化
P波时限及QRS波振幅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P波时限和QRS波群振幅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400例心力衰竭病人,按照P波时限大小的不同分为正常组及延长组,分别调查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波群振幅、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并对各组进行心功能分级,将数据记录对比分析。结果延长组与正常组相比,两组aVR导联QRS波群振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1);两组在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延长组和正常组心功能等级各分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P=0.02)。结论结合P波时限及QRS波群振幅对基层医院心力衰竭病人的诊断治疗有一定帮助。
范文茂徐新叶培机张社兵唐良秋陈宝峰胡秀莲袁书国
关键词:心力衰竭P波时限QRS波振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小板平均体积及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的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在肺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名被确诊为PE的患者以及100名门诊体检对照者的MPV及D-D联合检测在PE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对PE组及对照组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吸烟比例、MPV及血浆D-D水平等PE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PE中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及血浆D-D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对MPV及血浆D-D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联合检测结果真阳性率(χ~2=38.18,P=0.031)、真阴性率(χ~2=56.02,P=0.0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的MPV联合血浆D-D检测在PE中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PE筛选指标。
范文茂张社兵唐良秋刘向阳顾新元袁书国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平均体积D二聚体
茎环引物fqRT-PCR检测心肌梗死后重构患者血清miRNA-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建立茎环引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微小RNA(miRNA)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选择3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根据病情再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茎环引物fqRT-PCR、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检测其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慢性期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亚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亚急性期患者的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茎环引物fqRT-PCR检测miRNA-21,最低检出102 copies/μL的稀释标本,而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最低检出105 copies/μL的稀释标本。茎环引物fqRT-PCR与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检测miRNA-21比较,节约464个引物,节省时间208min。结论茎环引物fqRT-PCR检测miRNA具有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定量分析miRNA。
何凤屏徐新张社宾唐良秋马占忠刘凤莲袁书国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抗体技术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和组织microRNA-223及MMP-9的表达及新的标志物
目的:索miRNA-223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和血清的表达差异及miRNA-223与MMP-9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房颤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31例,其中窦性心律患者15例,...
何凤屏袁书国徐新张社兵唐良秋范文茂
MicroRNA-223及MMP-9在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miRNA-223与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在房颤心肌结构重构的发生机制。方法风心病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31例,其中风心病窦性心律组15例,风心病慢性房颤组16例。收集患者右心房心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房肌组织和血清miRNA-223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MMP-9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心房肌组织miRNA-223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03±0.0228 vs.0.0261±0.0035,P<0.01);房颤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81±0.9165)ng/mL vs.(2.7613±1.2166)ng/mL,P<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呈正相关(r=0.406,P<0.05);MiRNA-223表达水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223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范文茂徐新袁书国张社兵唐良秋姜月平陈勇
关键词:心房颤动金属基质蛋白酶-9心肌纤维化
吡格列酮对TPH-1巨噬细胞脂联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PH-1巨噬细胞脂联素受体1(AdipoR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予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处理TPH-1源性巨噬细胞,并加入ox-LDL孵育24 h,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胆固醇(TC)浓度;TBARS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Adipo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PH-1细胞先后经佛波酯(PMA)及ox-LDL共同孵育后,细胞内形成大量脂滴,胆固醇酯(CE)和MDA含量明显升高.高浓度的吡格列酮刺激负荷ox-LDL诱导的的TPH-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细胞质内的脂滴明显减少.5μmol/L吡格列酮组TC、CE、MDA[分别为(53.6±1.2) μg/mg、(30.2±3.6) μg/mg、(3.42±0.06)μg/mg]、50 μmol/L吡格列酮组TC、CE、MDA[分别为(25.6±1.8) μg/mg、(22.5±4.5)μμg/mg、(1.90±0.42) μg/mg]、100 μmol/L吡格列酮组TC、CE、MDA[分别为(16.8 ±2.2) μg/mg、(5.9±1.4) μg/mg、(0.65 ±0.05) μg/mg]均低于0μmol/L吡格列酮组[(98.2±3.5)μg/mg、(65.5±6.5)μg/mg、(8.50±1.21) μg/mg](均P<0.05);Western-blot检测吡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上调ox-LDL所诱导的TPH-1源性巨噬细胞中AdipoR1蛋白表达.5μmol/L吡格列酮组AdipoR1蛋白表达高于0μmol/L吡格列酮组(t=4.022,P<0.05),以此类推,50 μmol/L吡格列酮组AdipoR1蛋白表达高于5μmol/L吡格列酮组(t=4.072,P<0.05);100 μmol/L吡格列酮组AdipoR1蛋白表达高于50 μmol/L吡格列酮组(t=5.008,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引起ox-LDL诱导的TPH-1源性巨噬细胞中AdipoR1的表达上调.
蒋伟陈泽芳袁书国吴雪峰唐良秋
关键词:吡格列酮巨噬细胞脂联素受体1
血浆miR-21和TGF-β_1水平在心肌梗死后与心室重构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micro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以及调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例临床和心电图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浆,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浆miR-21和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21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为0.74±0.21 vs.2.62±0.23,vs.3.67±0.25,vs.4.13±0.27,P<0.05;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GF-β1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为0.98±0.18 vs.2.35±0.24,vs.3.67±0.25,vs.4.13±0.27,P<0.05。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21和TGF-β1随着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表达上调。血浆miR-21和TGF-β1mRNA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757、0.701,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血浆miR-21和TGF-β1表达上调,miR-21和TGF-β参与调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
何凤屏徐新张社兵陈宝峰马占忠袁书国黄秀颜刘凤莲范世平肖政吴东南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MICRORNA-21转化生长因子-Β1
MicroRNA与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关系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蛋白mRNA 3'端非编码区的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mRNA转录后的靶蛋白的表达或通过降解mRNA的方式调节特异基因表达。近来发现,miRNA与心房颤动有关,但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心房颤动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心房肌纤维化被认为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研究发现,miRNA在心血管疾病心肌纤维化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与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关系做一综述。
袁书国何凤屏徐新
关键词:微小RNA心肌重构心肌纤维化心房颤动
MicroRNA-223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在房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意义
目的检测MicrolRNA-223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表达变化,以探讨房颤患者结构重构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在粤北人民医院胸外科心脏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
袁书国徐新范文茂张社兵唐良秋姜月平陈勇
关键词:房颤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